丁 一
(湖北省群眾藝術館,湖北 武漢 430064)
隨著當前社會整體發(fā)展速度的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在獲得全面性的提升,這也使得在物質保障的前提下,使人們的精神世界獲得了全面發(fā)展,這也使得人們的審美出現了提升和變化,所以對于藝術的追求來看,人們在追求滿足自身精神世界發(fā)展的藝術作品時,也實現了對藝術形式的有效創(chuàng)新。當前攝影作為一種能夠提升人們審美能力的藝術表達形式而言,其自身并不只是一種技術的表現方式,更加是通過情感的融入和美感的傳播來實現對藝術作品的升華。在藝術攝影形式發(fā)展的過程中,形式美是一種具有獨特價值表現體系的藝術美感形式,并且其自身有著特殊的應用價值,它能夠幫助攝影者和觀看者針對同一幅作品產生相應的共鳴,從而通過聯想的活動的開展,來真正實現帶動人們情感的變化。
形式美其實指的就是在構成藝術表現形式的各種自然事物當中,通過組合不同形態(tài)的事物來實現組合規(guī)律的展現,這樣通過重新構建就能使畫面展現出一種獨特的審美特性。在藝術攝影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形式美的主要構成主要分為兩個方向:第一種是根據不同攝影作品進行組合排列規(guī)律的顯現;另一種是構成畫面形式美的具體形態(tài)。一般而言,形式美的說法其實是在人類發(fā)展的過程中,通過對美的感受進行表達,并實現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而這就是對美的形式規(guī)律進行概括和總結的過程。同時,其應用的手法主要包括對比、對稱、調和、統(tǒng)一等方式,這也使得在探究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造過程中,由于形式美的法則不同,進而就會給不同人群帶來不同的感受[1]。
形式美不僅能夠增強人們對于形式美的敏感度,并且也能指導人們更加主動地去探索生活當中的美好事物,因此將形式美與攝影作品進行有效融合,更能凸顯攝影作品的獨特性,并確保攝影作品更具沖擊力。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在追求全新的精神領域時,針對美的感受也有了全新認知,而藝術攝影在過去當中,僅僅是藝術與技術的結合,所以在進行攝影的同時,必然是對技巧和內容的展現。但是,形式美更加來源于生活當中的細微瞬間,并在短時間內實現對細微、美好事物的捕捉,這樣通過整體構架的調整來實現展現的目的,就能將形式美與攝影進行有效結合,并通過攝影技術的表達來凸顯形式美的特性,從而才能實現利用形式美的展現來推進社會美學工作的落實,進而才能實現滿足人們的精神領域獲得發(fā)展,并確保藝術層次的提升,可以真正實現推進社會的發(fā)展。
1)提高藝術感染力。攝影師在進行攝影作品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必須要實現在自然環(huán)境內獲取獨特的攝影元素,這樣才能確保自身作品的獨特性。而且,在實際捕捉生活當中具有美感價值的攝影工作開展時,必然也需要通過過濾關鍵性元素來實現對重點內容的有效突出,并且還要實現把握空間整體的變化,這樣才能保證攝影作品既有主次分明的特點,又有空間邏輯性。一般而言,攝影作品必須要有形式美的展現,而且優(yōu)質作品還要體現出美感表達的內容,這樣才能通過作品自身的特性來傳遞出作者的思想感情[2]。形式美可以有效提高攝影作品自身的感染力,更能在人們第一時間觀賞其作品內容時,就能通過作品內容的整體結構與明暗關系對比來吸引人們的目光,并在第一時間內對其進行感知,這樣也能實現與作者進行心靈上的溝通。此外,形式美極具創(chuàng)造性,且有著藝術美感,因此在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形式美能夠給予攝影作品更加頑強的生命力和生命感染力,并確保能夠欣賞到此作品的人,都能夠深深被作品所吸引。
2)提高藝術表現力。想要確保提高形式美的應用效果,則必須要保證在進行攝影作品創(chuàng)作時,將其出發(fā)點放在有效選擇形式的表達方式上,這樣通過增強藝術創(chuàng)作的形式選擇,就能保證形式美的應用與創(chuàng)造內容具有高度的統(tǒng)一性。而且,通過組合形式的整合,也能實現將形式美與攝影物品進行交融,這樣就能在作品當中,直接凸顯出形式美的作用。攝影師在創(chuàng)作作品時,除了要關注自身內容以外,還要確保形式和內容的統(tǒng)一,進而才能在作品展現時,確保作品的內涵與形式美的應用可以真正實現引發(fā)人們的共鳴[3]。
3)提高藝術共情力。在攝影師創(chuàng)造攝影作品時,往往會將自身的情感進行寄托,這也使得作品內容是一種展現攝影師情感的表達方式,而形式美的有效應用,能夠推進情感的表達,并且可以通過攝影師利用巧妙的構圖來實現將畫面與內涵進行統(tǒng)一結合,這樣就能實現提高藝術動力,并引發(fā)人們的深思。同時,當攝影師可以借助形式美傳達作品的思想和情感時,也需要秉持著。創(chuàng)新精神并添加時代元素,這樣才能使構圖更加具有全面性,同時發(fā)揮出攝影師的主觀能動性,這樣通過將生活的縮影濃縮在攝影作品中,才能讓人們感受到藝術的創(chuàng)造性
1)動態(tài)感。對于形式美的表現手法而言,動態(tài)感是一種特殊的表現手法。因為,在藝術美當中,動態(tài)感既是一種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占據整體攝影藝術當中語言的表達方式之一。畢竟,只有確保動態(tài)感的存在,才能夠使攝影作品更具獨特的感染力,而且想要保證作品自身的動態(tài)感得到有效體現,也需要實現攝影人員提高自身的攝影技術能力,并通過將攝影技術與藝術進行有效融合,來真正發(fā)揮藝術語言的實際作用,進而才能確保動態(tài)的畫面感,可以真正引發(fā)人們的深思。
2)立體感。如果一位攝影藝術家沒有立體感,必然就不能把攝影作品的真實內容呈現在人們眼前。而且,人們生活在三維空間內,任何事物都是以三維動態(tài)形象而展示出來的一種表象,所以在塑造真實性與生動性的過程中,攝影人員必須有較高的技術,這樣才能雕塑生活當中的真實感。同時,雕塑創(chuàng)作對于攝影作品而言也是主要表達立體感的一種方式,它能實現在二維照片內體現三維空間的整體藝術結構,并且也能通過攝影師自身對周邊環(huán)境的利用來進行組合式應用,這樣通過三維空間的表達,就能突破平面造型的限制。
3)空間感??臻g感需要保證空間透視與空氣透視二者的有效聯動,這樣就能保證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實現利用光影結合來轉換不同事物當中的不同表象。而且,空間感可以通過近大遠小的排列方式來突出自身的特性,這也使得在交互應用下,就能保證借由空間層次感的提升來實現提高藝術作品的形式美。
對于藝術的表達形式而言,人們在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時,往往需要將自身的感受結合實際作品進行表達,這也使得藝術作品除了具有美感價值外,還有傳遞人文精神內涵的特性。因此,形式美對于藝術攝影工作而言,能夠真正實現通過形式美自身的體現引起人們的共鳴,并真正傳遞作品的深層次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