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認(rèn)牙不認(rèn)人的牙醫(yī)華大夫,摳團(tuán)鞋泥就能捏出人像的“泥人張”,給墻壁刷漿時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diǎn)的“刷子李”,幾下拿捏就能接上人摔傷胳膊的“蘇七塊”……一個個奇人的故事,構(gòu)成了一本有趣的書——《俗世奇人全本》。奇人“奇”在哪兒?講奇人故事的人又是誰?
《俗世奇人全本》是馮驥才的作品。馮驥才是誰?他1942年出生于天津,不僅是作家,還自幼習(xí)畫,專事摹古,功力深厚。
馮驥才為什么要寫《俗世奇人全本》?
馮驥才喜歡寫天津,他說:“我想讓大家知道天津不僅僅有煎餅果子,還有更多可愛的東西?!碑?dāng)年,天津既是水陸交通要道,也是世人矚目的開放城市。所以,在天津生活的人,“不強(qiáng)活不成,一強(qiáng)就生出各樣空前絕后的人物”。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攜帶著那個年代特有的氣息撲面而來,可謂是煙火氣十足。書中描寫的幾十個極具鮮明特點(diǎn)的人物,個個都身懷絕技。他們既是凡夫中的俗子,恰恰又是凡夫中的奇人。
那么,“奇人”奇在哪兒?
俗世有百態(tài),藝精方為奇。何謂“俗世”?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他們有的現(xiàn)身于上流社會,有的混跡在市井民間,都是“俗世”中人;然而他們又不是普通人,他們所做的事情令人匪夷所思,是“俗世”中的“奇人”。何謂“奇人”?書中幾十個人物,人人都有自己獨(dú)特的能耐。他們不卑不亢,不急不躁,在俗世的喧囂中,將尋常的手藝經(jīng)營得波瀾起伏,風(fēng)生水起。這一個個的奇人絕活,在馮驥才的筆下,那簡直是神了奇了,讀完你一定會驚嘆不已!
怎樣閱讀《俗世奇人全本》?
書中的54篇故事配有58幅馮驥才親自畫的插圖,你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圖文對照,品味馮老獨(dú)特的語言魅力,欣賞傳神幽默的馮氏插畫,別有一番閱讀的趣味。書中人物眾多,特點(diǎn)鮮明,你還可以用思維導(dǎo)圖的形式畫一畫書中的諸多奇人,當(dāng)你讀完全書,一張豐富立體的思維導(dǎo)圖呈現(xiàn)在眼前,你也對全書了然于胸。
說了這么多,你也許產(chǎn)生了一些懷疑:真有那么“奇”嗎?別急,奇人故事這就上演——
張大力
張大力,原名叫張金璧,津門一員赳赳武夫,身強(qiáng)力蠻,力大沒邊,故稱大力。津門的老少爺們喜歡他,佩服他,夸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張大力就有這么一件事,當(dāng)時無人不曉,現(xiàn)在沒人知道,因此寫在下邊——
侯家后一家賣石材的店鋪,叫聚合成。大門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鎖,鎖把也是石頭的。鎖上刻著一行字:
凡舉起此石鎖者賞銀百兩
聚合成設(shè)這石鎖,無非為了證明它的石料都是堅實(shí)耐用的好料。
可是,打石鎖撂在這兒,沒人舉起過,甚至沒人能叫它稍稍動一動,您說它有多重?好賽它跟地殼連著,除非把地面也舉到頭上去!
一天,張大力來到侯家后,看見這把鎖,也看見上邊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問一問,輕輕一撼,竟然搖動起來,而且賽搖一個竹籃子,這就招了許多人圍上來看。只見他手握鎖把,腰一挺勁,大石鎖被他輕易地舉到空中。胳膊筆直不彎,臉上笑容滿面,好賽舉著一大把花兒!
眾人叫好呼好喊好,張大力舉著石鎖,也不撂下來,直等著聚合成的伙計老板全出來,看清楚了,才將石鎖放回原地。老板上來笑嘻嘻說:
“原來張老師來了,快請到里頭坐坐,喝杯茶!”
張大力聽了,正色說:“老板,您別跟我弄這套!您的石鎖上寫著嘛,誰舉起它,賞銀百兩,您就快把錢拿來,我還忙著哪!”
誰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會張大力的話。待張大力說完,他不緊不慢地說道:“張老師,您只瞧見石鎖上邊的字了,可石鎖底下還有一行字,您瞧見了嗎?”
張大力怔了。剛オ只顧高興,根本沒瞧見鎖下邊還有字。不單他沒瞧見,旁人也都沒瞧見。張大力腦筋一轉(zhuǎn),心想別是老板唬他,不想給錢,以為他使過一次勁,二次再舉不起來了,于是上去一把又將石鎖高高舉到頭頂上,可抬眼一看,石鎖下邊還真有一行字,竟然寫著:
唯張大力舉起來不算
把這石鎖上邊和下邊的字連起來,就是:
凡舉起此石鎖者賞銀百兩" 唯張大力舉起來不算
眾人見了,都笑起來。原來人家早知道唯有他能舉起這家伙。而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贊自己——張大力當(dāng)然明白。
他扔了石鎖,哈哈大笑,揚(yáng)長而去。
試一試:同學(xué)們,在這本書里,還有許多精彩的奇人妙事。讀完后,你可以試著用精練的語言為每一位奇人“畫像”,列出其外貌、動作、技能……并按照你的想法,給他們排排序,制作一份“奇人排行榜”。
想一想:閱讀《西游記》《水滸傳》時,我們是不是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制作一份“妖怪排行榜”“綠林好漢排行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