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曾說過漢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漢字音美以感耳:漢字的讀音抑揚頓挫,豐富多腔。
大家一起讀讀“貓”“雞”“鴨”這三個字,你發(fā)現(xiàn)什么?貓,小貓喵喵叫;雞,小雞嘰嘰叫;鴨,鴨子嘎嘎叫。這些動物的名字發(fā)音和它們的叫聲很相似。這個人笑嘻嘻,遇到開心事、喜事了,“喜”字字音和嘻嘻笑的聲音很接近;這個人遇到難過事,唉聲嘆氣,悲哀的“哀”就像嘆氣的聲音。發(fā)現(xiàn)了嗎?漢字的讀音也在表達大自然和人類生活的景象呢。
漢字形美以感目:漢字像是我們中華民族童年時代的繪畫作品。
看,“山”“石”“田”“土”“燕”“鼠”“虎”“鹿”“休”“停”這些文字都很像簡筆畫,有的是一幅畫,有的是幾幅畫的疊加組合。還有根據(jù)假想出的形象畫的畫:“龍”是我們中國人獨創(chuàng)出來的想象中的神奇動物,集合了很多動物的優(yōu)點,頭上角像鹿,身體像蛇,腳像鷹爪等。
漢字意美以感心:中國人用滿含溫情的目光看待天地人生,“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鳥啼花落,皆與神通。
春天到了,草兒發(fā)新芽了,剛長出的新葉青青的,綠綠的,讓人看了覺得很舒服,很美好。比如帶有“青”的字所表示的事物,大都有美好的感覺:清水的清、晴天的晴、可以看到美好事物的眼睛的睛……
事實上,漢字的“音美”“形美”“意美”并不是割裂的,而是水乳交融的。漢字“字音像物之聲,字形像物之形”,前面說的“龍”字字形就像一條龍的樣子,讀音也有貫通之感。龍能上天入地,興云降雨,非常厲害,承載著中國人的騰飛夢想。
中國人站在天地之間,“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創(chuàng)造出了有聲、有色、有形象、有意味、有氣韻的美的中國字。
更神奇的是,直到今天,漢字依然生機勃勃,充滿青春活力地融進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學(xué)習(xí)、生產(chǎn)之中,讓我們處處離不開它,并且不斷滋養(yǎng)、激發(fā)、承載著一代代中國人不竭的靈性和美的創(chuàng)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