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柏竹
( 沈陽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麻醉科 , 遼寧 沈陽 110036 )
目前臨床上髖臼破壞、股骨頭壞死、髖關節(jié)強直、髖關節(jié)關節(jié)炎等疾病較為常見,且以老年群體居多,而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質疏松情況,病情較為嚴重,治療難度大,目前針對此類疾病,臨床治療以HA為主,可促進患者肢體功能恢復,但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同時麻醉會產生應激性刺激,且老年患者機體耐受能力減弱,術后容易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影響患者機體恢復,因此臨床重視選擇合理麻醉方式,降低可能引發(fā)的應激性刺激[1-3]。本文探究了EA與SEA用于老年HA的臨床麻醉效果及其對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7月-2019年12月在沈陽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接受HA的94例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將研究對象分為2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7例)。對照組男22例,女25例,年齡61-83歲,平均(72.73±3.87)歲,ASA分級:II級27例,III級20例。觀察組男23例,女24例,年齡62-84歲,平均(73.72±3.91)歲,ASA分級:II級25例,III級22例。上述資料,組間差異小,可比。
2 麻醉方法:全部患者均接受HA治療,做好患者常規(guī)檢查和手術準備工作,入室后創(chuàng)建靜脈通道,給予患者常規(guī)吸氧,監(jiān)測生命體征,常規(guī)消毒鋪巾。對照組采取EA方式,引導患者側臥,確定腰椎L2-3節(jié)段,以此作為穿刺點,穿刺成功后向頭端放入硬膜外導管,留置3cm左右,隨后將患者調整為平臥位,頭部稍微抬高,經由硬膜外導管給藥,藥物選擇布比卡因(5%)(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31022840)。觀察5分鐘,判斷患者是否出現(xiàn)中毒或全脊麻情況,若無可再次注入5ml布比卡因。觀察組給予患者SEA,患者體位和穿刺方法同對照組,待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確定蛛網(wǎng)膜下腔,取25G穿刺針進行穿刺,觀察腦脊液流出情況,待腦脊液流出后,取1.5ml布比卡因(0.5%),與0.5ml葡萄糖注射液混合,緩慢注入,速度控制為0.2ml/s,隨后退出腰穿針,置入硬膜外導管,深度控制為3cm左右,改為平臥位,通常追加布比卡因3-5ml。
3 觀察指標。(1)麻醉效果評估。標準[4-5]:①顯效:患者手術期間體征、血流動力學指標平穩(wěn),患者安靜,嗜睡無反應;②有效:患者術中血流動力學指標波動,但不影響手術操作,患者較為安靜,但有定向力;③無效:不符合上述標準,總有效率為顯效率和有效率之和;(2)麻醉時間比較。包括:麻醉起效時間、阻滯完全時間、蘇醒時間;(3)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包括:平均動脈壓(MAP)和心率(HR),時間段:麻醉前、麻醉后5分鐘、麻醉后10分鐘。
5 結果
5.1 2組麻醉效果對比:觀察組麻醉總有效率為95.75%,高于對照組的82.98%,P<0.05,詳見表1。
表1 2組患者麻醉效果比較(n,%)
5.2 2組麻醉時間對比:觀察組麻醉起效時間、阻滯完全時間和蘇醒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2。
表2 2組患者麻醉時間比較
5.3 2組血流動力學指標對比:麻醉前2組MAP、HR比較,差異較小,P>0.05,麻醉5分鐘、麻醉10分鐘后上述指標均下降,與麻醉前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3。
表3 2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HA創(chuàng)傷較大,會嚴重影響患者機體狀態(tài),容易產生應激性刺激,尤其對于老年患者而言,患者機體功能衰退,且合并基礎疾病,會影響手術耐受能力,其中麻醉操作對患者刺激較大,在麻醉藥物作用下,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出現(xiàn)波動情況,若控制不當會影響手術操作,不利于治療工作開展,甚至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因此臨床重視結合實際需求,選擇科學有效的麻醉方式,目前EA、SEA應用較為廣泛,二者如何選擇值得進一步探究[6-7]。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麻醉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麻醉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原因分析如下[8-10]:在HA操作過程中,EA應用廣泛,但具體操作需椎間給藥,而老年患者隨著年齡增長,機體組織結構多發(fā)生明顯變化,椎間隙變窄,椎間組織存在退行性變化情況,會對麻醉藥物發(fā)揮作用起到干擾,而為了達到手術需要的麻醉效果,便需增加麻醉藥物給藥量,麻醉效果控制難度較高,此外老年患者基礎疾病較多,麻醉藥物用量控制不當會增加麻醉風險,使用限制較大。SEA在HA中應用同樣廣泛,具有起效快、麻醉藥物用量少的優(yōu)勢,可發(fā)揮腰麻、EA雙重作用,對麻醉平面控制效果較高,能夠更好地保證肌松狀態(tài),交感神經阻滯作用理想,從而降低了創(chuàng)傷或麻醉對患者造成的應激性刺激,利于維持血流動力學指標穩(wěn)定。
綜上所述,針對老年HA患者,SEA較EA效果更為理想,起效快且對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影響較小,有利于手術進程和患者術后康復,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