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初學者應該如何配制餌料?
回答:初學者該怎么配制餌料?這是個難題,確切地說,這個問題沒有完美的答案。
我要和這位釣友說的是,釣魚的餌料有幾點講究。第一,貨真價實。你所用的餌料絕不能投機取巧用各種香精之類的東西;第二,別迷信魚餌的成分。魚餌的狀態(tài)遠比成分重要。在水庫釣魚,老手的一把玉米面加點白面就能秒殺你的商品餌,但是反過來,你用玉米面可能只能當笑話存在,因為你掌握不好魚餌的狀態(tài)。
如果你能掌握餌料的狀態(tài),我要問你:你需要達到什么目的?如果連目的都不知道,餌料還怎么配制?配制魚餌不是無的放矢,是根據(jù)具體情況想應對辦法,最終配制出來。
提問:吃鉛大的浮標怎么調釣?
回答:起初看到這個提問時,我有點發(fā)懵,我在想吃鉛大的浮標和吃鉛小的浮標在調釣的時候有什么不同嗎?仔細想來,似乎有那么點區(qū)別。比如用吃鉛30克的浮標作比較,就有些不一樣。吃鉛量這么大的浮標常用在滑標磯釣竿上,比如我們調的是3目,那么釣目基本要在3目以上,低于3目鉛墜很可能離底,這是和我們平時手竿垂釣的最大區(qū)別。我舉這個夸張的例子是想說,吃鉛大的浮標調目和釣目相差得不會太多——這里所說的吃鉛大是指標尾浮力大,總吃鉛量也大。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手竿用的浮標吃鉛不小,但標尾浮力極小,也就是說吃鉛雖大,但是精度依然高。這樣的浮標調釣的空間很大,可以按照設想的魚口去任意調釣,和吃鉛小的浮標區(qū)別不大。
提問:水庫里的魚從來沒吃過商品餌,該怎么釣?
回答:水庫的魚從來沒吃過商品餌,并不代表它們不吃商品餌,不過有些時候確實有拒食的現(xiàn)象,尤其是成年魚。在這種情況下,用商品餌只能釣一些小雜魚或者小魚苗。實際上,應對這種水庫的辦法很簡單,只要餌料足夠原生態(tài)即可。既然它們不吃商品餌,那就不用商品餌,我們可以在路邊買一棒青玉米,水庫的野魚沒有不喜歡它的。除了玉米,麥粒、稻穗、蚯蚓、螞蚱,甚至草葉、蘆葦葉,都是純粹的原生態(tài)魚餌。另外,水庫原生的小魚、小蝦、田螺等也可以作釣餌,它們不僅足夠原生態(tài),還是該水庫食物鏈金字塔最下端的東西,它們很可能就是該水庫中的大魚的主要食物。
提問:為什么用蚯蚓釣到的都是小魚?
回答:嗯,這個現(xiàn)象確實存在,只是很多人沒注意。他們注意到的是,用蚯蚓會引起小雜魚爭食,卻忽略了一些大型魚的幼苗也鐘情于蚯蚓,比如鯉魚。大家釣大鯉魚時很少用蚯蚓,因為效果不好,但是用了蚯蚓后,比瓜子殼大一些的小鯉魚會瘋狂鬧鉤。
同樣是鯉魚,差別咋這么大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我們釣魚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在釣大一些的成年魚時,它們的后代們咬鉤的熱情非常高,長輩們還沒來得及進窩,小家伙們已經(jīng)在窩子里面“大鬧天宮”了。還是以釣鯉魚為例,小鯉魚苗的上鉤頻率遠遠超過大鯉魚。為什么?拿我們人類為例,有句話叫“十七八的半樁子,個個都是飯缸子”,說的是正值青春期的年輕人飯量大。人在生長發(fā)育的旺盛期食量大,葷素兼吃,來者不拒,魚也是如此。小雜魚本身就對葷腥敏感,它們吃蚯蚓跟狗吃骨頭一樣,本能使然;那些長大后對蚯蚓不太敏感的魚類幼苗,因處在生長的旺盛期,對食物同樣格外敏感,自然對營養(yǎng)更為豐富的蚯蚓無法抗拒。所以,用蚯蚓不但有大量小雜魚光顧,一些大魚的幼苗也會愛不釋口。
不過,這并不是說用蚯蚓只能釣小魚,而是釣的小魚相對較多而已。用蚯蚓也能釣到大鯉魚,但是往往要在春末季節(jié),且數(shù)量不多(個別水庫除外)。這說明,成年鯉魚對蚯蚓并不完全拒食,只是吃得少而已。鯉魚長大后自然會形成自己的食物圈子,這和它們的生長環(huán)境有關,但是它們骨子里并非不認同蚯蚓。
另外,蚯蚓對偏肉食性的魚類效果明顯,比如用蚯蚓能釣到成年鲇魚。
提問:我的野釣目標魚是鯉魚,撒窩后出現(xiàn)大量水泡,有鯽魚咬鉤,鯉魚就是不咬,紅蟲、蚯蚓、商品餌均無效,我該怎樣應對?
回答:撒窩子后出現(xiàn)大量水泡并不代表窩里有魚,水泡不一定就是魚星。很多釣友把水泡等同于魚星,這是不對的,水下的腐殖質在腐敗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沼氣,在封凍之前,它們會以氣泡的形式釋放出來,看上去跟魚星沒什么區(qū)別。所以,撒窩后出現(xiàn)大量水泡并不意味著有很多魚進窩。
關于沼氣以假亂真的問題,大家可以做個簡單的試驗。冬天水面封凍后,冰下會有氣泡,我們可以挑有大一點的氣泡的位置開鑿冰眼,當冰面鑿至似透非透的時候,在上面放上一個火源,然后一下砸透冰眼,讓里面的氣泡釋放出來,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那個氣泡里的氣體是可燃的,這就是沼氣。冬天溫度低,沼氣的數(shù)量遠沒有溫度高的季節(jié)那么多,在溫度高的釣魚季節(jié),水下會有很多氣泡產(chǎn)生,它們未必是魚星。
既然目標魚是鯉魚,那么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紅蟲、蚯蚓效果并不突出,尤其是蚯蚓。商品餌總體來說還行,但有時效果也不好,釣鯉魚苗效果還不錯。
綜上,我做出如下判斷:第一,窩內未必有鯉魚;第二,用餌可能有問題。野釣時,不要迷信商品餌,它除了對小魚效果突出外,對大魚的效果反倒不如玉米粒等原生態(tài)餌料。
還有,野釣也存在偏口現(xiàn)象,比如某座水庫或者某段河流的某種魚偏愛某種食物,用別的餌它們就不吃。這種現(xiàn)象很少,但是存在。
我對這位釣友的建議是,在用餌上要專門針對鯉魚,比如用發(fā)酵老玉米作窩料,青玉米作釣餌。如果小魚很少,可用誘惑力更強的面餌作釣餌,面餌的成分為玉米面,狀態(tài)粉可用白面或拉絲粉。
提問:庫釣鯉魚,調平水釣2目,為什么經(jīng)常打不到?有送標也有黑標。
回答:當你的目標魚是鯉魚時,產(chǎn)生標相的魚未必就是鯉魚。就像釣鯽魚的時候會遇到鯉魚、鰱魚、鳙魚及各種小雜魚一樣,釣鯉魚時也會遇到別的非目標魚種,所以會出現(xiàn)有標相卻空竿的現(xiàn)象,對此釣者不必太過糾結。
假如產(chǎn)生標相的都是鯉魚,也可能會空竿,原因大概有幾個方面。
第一,魚鉤的大小和魚嘴的大小不匹配,常見的情況是鉤大魚小。從字面上就能理解,魚吃不進魚鉤,于是有標相卻空竿。實際情況可能是產(chǎn)生標相的鯉魚要比目標鯉魚小許多,比如出現(xiàn)送標的標相,可能就意味著這是吃不進魚鉤的小鯉魚干的。通常來說,鯉魚標相是黑標,但是小鯉魚因為吃不進魚鉤,它們會托著魚餌向水面處游動,試圖利用餌料的自重讓餌料進入口中,所以野生小鯉魚也會制造送標。
第二,魚餌裝鉤不正確,即鯉魚的嘴能夠叼到魚餌,卻不能連帶魚鉤一起吞下,這樣也會出現(xiàn)劇烈的標相,卻打不中。比如用玉米粒作釣餌,小鯉魚只能叼住玉米粒,卻不能把魚鉤一起吃進嘴里。這種情況和鉤大魚小類似,歸根到底都是魚小。使用面餌也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比如面餌過黏過硬,出現(xiàn)標相后提竿,因為面餌的障礙作用,導致魚鉤無法順利刺出,也會造成空竿。
針對這種情況,我首先建議改用小2號的魚鉤并改變魚餌的狀態(tài)。有人建議調釣得遲鈍一些,他們認為遲鈍些能“過濾掉”一些虛假信號,對此我并不認同。所謂“過濾掉”其實就是表達不出來,如果劇烈的大起大落的標相都表達不出來,那么鯉魚咬鉤也可能表達不出來,所以我不建議調鈍。
我的另一個建議是,釣得再高一點。這位提問者是調0釣2,不妨調2釣4。浮標露得高,釣者可以有意識地捕捉更大幅度的黑標,這樣更有利于抓實口,減少空竿。
空竿過多時,釣者一定要保持耐心,釣任何魚都不可能一口一個準??崭筒豢膳?,可怕的是既不知道空竿的原因,又不在空竿標相和中魚標相之間尋找規(guī)律。把這兩個問題解決了,釣魚的水平就會上一個臺階。
不光是釣鯉魚有空竿的現(xiàn)象,釣鯽魚空竿的現(xiàn)象會更多,如果野釣鯽魚中魚率達到10%的話,僅看數(shù)字比例是很低的,但是老釣友都懂,達到這個比例可能就爆護了。釣鯉魚也是一樣,有一些空竿很正常,別被空竿打擾了心神就好,只要能心無旁騖地釣下去,肯定會有收獲。
我的經(jīng)驗是,用青玉米或老玉米作釣餌,空竿率會比用面餌低很多,缺點是標相也少。這兩種玉米我首先推薦青玉米,它的誘魚效果比老玉米好,但是會有小鯉魚鬧鉤。小鯉魚鬧鉤嚴重的時候,可考慮使用發(fā)酵的老玉米作釣餌。
提問:鯉魚狡猾,垂釣時要注意哪些細節(jié)?
回答: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釣鯉魚就意味著釣大魚。釣鯉魚不同于釣鯽魚之類的小魚,鯉魚很容易受到驚擾。比如在換餌頻率上,釣鯉魚并不特別強調誘釣結合,釣餌在整個過程中不太參與“誘”。若用面餌釣鯽魚,我們在換餌的時候都會手腕一抖,把釣餌抖落到窩子中,釣鯉魚的時候就要慎重了,那一抖使釣組在窩內劃過,很可能驚到鯉魚,它們一旦走了就很難再回來。
魚餌的霧化狀態(tài)也要注意。釣鯽魚時,我們非常講究這種狀態(tài),但釣鯉魚則一定要控制好餌料的霧化周期,要盡量使釣餌在鉤上保持更長時間。也就是說,釣鯉魚更注重等待。
釣鯉魚的餌料也是存在一些規(guī)律的。一般來說,越是接近原生態(tài)的餌料效果越好,比如新鮮的青玉米粒。我們還要考慮到某一水域中鯉魚的特殊食性,比如某水域中田螺的密度極大,那么我們完全可以嘗試用田螺肉作釣餌。還有,在某一年或連續(xù)的幾年中,某片水域中的河蝦若呈爆發(fā)式的生長,那么這里的鯉魚很有可能以河蝦為主要食物。這種用餌方式考驗的是釣者的觀察能力,一旦找到了就事半功倍。
以上說的是野釣鯉魚。那么,養(yǎng)殖鯉魚該怎么釣?同為鯉魚,養(yǎng)殖的鯉魚就顯得傻乎乎的了,它們進食沒有野生鯉魚那樣謹慎。
不過,有一種釣猾了的養(yǎng)殖鯉魚也會給垂釣增加難度。釣這種鯉魚,說起來是比較復雜的。簡單說,我們大概要注意以下兩方面。
第一,遠離重窩區(qū)。被釣猾的鯉魚多在有窩料的地方吃過虧,所以它們對窩料是敏感和排斥的。
第二,調釣忌過度靈敏。對待猾魚,很多人的辦法就是把釣組調釣到“明察秋毫”的地步,以期捕獲極其細微的信號。這樣做的初衷固然是好,但會引起魚的警惕。從實際情況來看,調釣得越靈敏,魚口越少,即便有口,“涮餌”的動作也會很多,其中的原因就是猾魚不敢吃,越靈敏越不敢吃。此時,我們不妨把釣組調鈍。別以為遲鈍的釣組無法表達信號,其實遲鈍的釣組會使猾魚更放心地吃鉤,于是不可思議的一幕就出現(xiàn)了——標相反倒好了。
提問:用麥粒可以釣鯽魚和鯉魚嗎?
回答:當然可以。但是,你別指望用麥粒釣麻將大小的小鯽魚,也別指望能夠連口。用麥粒釣的鯽魚肯定會稍大一些,魚口也會少許多。此外,用麥粒也可以釣小鯉魚,雖然大鯉魚也會吃麥粒,但是上鉤的以小鯉魚居多。
麥粒餌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新鮮的嫩麥粒,這種麥粒效果不錯,尤其在個別水庫,效果很突出,可以釣獲鯽魚、鯉魚、草魚、鳊魚等,還不怎么鬧小魚。另一種是經(jīng)過處理的老麥粒,比如發(fā)酵的麥粒。
提問:野釣一個小蘆葦蕩,見有十多條大草魚在翻騰,有何招法釣獲它們?
回答:我簡直羨慕這位釣友,遇到這樣的情況幾乎就是撿到寶了。你幾乎不用想辦法就能釣獲這些大草魚。首先,它們到這個小葦塘來干嗎?不就是來吃蘆葦葉子嗎?直接用蘆葦葉子作釣餌,這是它們最愛吃,也是最放心吃的食物,把釣組拋到蘆葦?shù)倪吘壘涂梢粤恕4送?,用嫩玉米作釣餌,同樣拋到蘆葦?shù)倪吘壱部梢浴?/p>
接下來有兩點注意事項,一是耐心等待,可能要等上一個小時甚至數(shù)個小時,要有耐心;另一點就是保持安靜,這點很關鍵,你很可能在拋竿后發(fā)現(xiàn)草魚群不見了,這就是魚群受到驚擾的結果。如能保持安靜,過一段時間草魚還會回來。我建議這一切操作都躲在蘆葦叢的后面進行,一定要注意隱蔽,盡量不要發(fā)出聲響。若能釣到這種葦塘中的草魚,你對釣魚到底需要多安靜的認識一定會加深,哪怕是輕微地挪挪腳,可能都會引起魚群的警惕。
提問:什么時候魚口比較好?
回答:這個問題真不好回答,水質對魚開口的時間有很大的影響。水越肥,開口時間越晚,這是在有太陽的情況下。風力也會影響魚的開口時間,有的水庫魚開口的時間是有規(guī)律的,但是在大風天這個規(guī)律就會被打破,原因很簡單,因為溶氧量的增加會大幅提高魚的活性。同理,降雨也會起到這樣的效果。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影響著魚的開口時間,比如小雜魚的數(shù)量過于龐大,我們的目標魚在白天的食物競爭中處于下風,久而久之就會養(yǎng)成在小雜魚休息的夜間出來覓食的習慣。
大多數(shù)水庫早上都會出現(xiàn)魚的第一次進食高峰,天亮一小時后就開始了;傍晚是第二個高峰,只是密度不如早上的大,通常在天黑前兩三個小時內開始。
一些并不經(jīng)常被作為目標魚的魚種的開口時間也不盡相同。比如,鲇魚除了春天有那么一小段時間外,其他時節(jié)都是天黑一小時后漸漸開口,到后半夜達到開口高峰;翹嘴也是后半夜魚口達到最佳;還有一些大魚同樣喜歡在夜里開口。
魚開口的時間受很多具體條件制約,哪怕是體形相同的同一種魚,在不同的水域也會有不同的開口時間。不同的魚種有不同的活動規(guī)律,而這個規(guī)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春季鲇魚在白天就會開口,但到了夏天只有到了晚上才開口。
提問:9號伊豆鉤是否適合野釣?釣二三斤的鯉魚、5斤以上的草魚是否偏大?需要注意什么?
回答:我覺得鉤子不大。釣同樣大小的目標魚時,我用伊豆鉤不會小于10號。伊豆鉤的特點是鉤尖比較短,遇到大魚暴力對拉時有可能把魚嘴撕開,所以我用鉤偏大。另一個原因是我垂釣上述目標魚時都用青玉米?;蛘呃嫌衩琢W麽烉D,用鉤偏小的話,鉤尖無法充分外露,會造成刺魚不牢。
假如這位提問的朋友用9號伊豆鉤垂釣上述目標魚,我建議用面餌,若用玉米粒等固態(tài)餌料,鉤尖不能充分外露,中魚后很容易再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