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煙臺全市完成水利投資超過260億元,是“十二五”時期的1.73倍。其中2020年完成投資約70億元,創(chuàng)歷史新高。
目前,全市注冊登記各類水庫1109座,其中,大型水庫3座、中型水庫26座、小型水庫1080座,總庫容11.8億立方米,各類水閘162座,農村供水鋪設管路2100多公里,全市農村集中供水普及率達到100%,發(fā)展節(jié)水灌溉面積52萬畝,按計劃完成“水利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目標,基本建成煙臺現(xiàn)代水網(wǎng)體系。
老嵐水庫創(chuàng)全國大型水庫建設“煙臺速度”
老嵐水庫工程是煙臺60多年來新建的唯一一座大型水庫,位于福山、牟平和棲霞三區(qū)市交匯處,控制流域面積624平方公里,總庫容1.58億立方米,興利庫容8500萬立方米,多年平均可供水量4530萬立方米,概算總投資83.2億元。2020年10月26日樞紐工程開工建設,從列入國家規(guī)劃到工程開工,僅用了兩年時間,完成其他大型水庫開工籌備約5年的工作量,創(chuàng)造了全國大型水庫建設的“煙臺速度”。計劃到2024年老嵐水庫建成并具備蓄水條件,屆時,將在保障煙臺市區(qū)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態(tài)安全方面發(fā)揮巨大的作用。
煙臺現(xiàn)代水網(wǎng)基本建成
為解決水安全保障問題,2018-2020年煙臺開展了全域治水三年攻堅行動,目前230項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通過三年的全域治水,年新增供水能力4.17億立方米,年新增節(jié)水量3300萬立方米,城鄉(xiāng)供水能力明顯增強。對9座大中型、530座小型病險水庫以及21座病險水閘進行除險加固;新建海堤工程6.5公里,防洪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綜合整治河道568公里,新增水土保持治理面積990平方公里,水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有效改善;海陽里店水庫增容和棲霞向開發(fā)區(qū)調水等一大批重點項目在應對旱情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煙臺已基本建成本地水、客水、中水、海水“四水”共用的多水源供水體系,有力保障了經(jīng)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用水需求。
應急調水緊急抗旱確保城鄉(xiāng)供水安全
從2014年10月到2017年7月,煙臺共實施6次應急調水,累計調引客水5.21億立方米,有效解決了嚴重干旱缺水問題。其中,2020年度調水期共運行304天,調引客水2.34億立方米。目前,2021年度調水工作已提前開始。
在遭遇干旱期間,全市12支縣級以上抗旱服務隊、100多支鄉(xiāng)級抗旱服務隊迅速行動,引領帶動廣大群眾投入抗旱勞力145.2萬人次,啟動泵站1853處、機電井3.4萬眼、出動各類抗旱機械設備35.1萬臺套,累計澆灌農田、果園626.7萬畝次。市縣兩級出動運水車輛23.8萬輛,通過設立臨時供水點等措施,為16.5萬農村群眾和3100多頭大牲畜提供臨時性供水服務。在2019年7月干旱最嚴重時期,市委市政府果斷決策,緊急調撥2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找水打井,并組織50個市直部門、單位向全市缺水最為嚴重的50個村送水,各縣市區(qū)配套聯(lián)動為其他飲水困難村送水,累計送出罐裝生活用水1828噸、桶裝水3.23萬桶、瓶裝水1000箱,惠及2.76萬農村飲水困難群眾。
完善防洪減災體系應對臺風、強降雨
“十三五”時期,煙臺基本完成重點河段防洪治理和重點病險水庫除險加固,2019年,提前完成列入省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實施方案的63項鞏固提升工程,基本實現(xiàn)防洪安全隱患清零,最大限度降低了水旱災害損失。
在臺風及強降雨影響期間,中共煙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分管領導靠在指揮中心,一線研判調度、坐鎮(zhèn)指揮;市水利局全員上崗,多次召集相關部門專家進行會商,分析研判臺風路徑及影響;加強雨情水情工情監(jiān)測預報,及時啟動預警響應;出動近萬人次對所有水利工程加密巡查、監(jiān)測,嚴格水利工程調度;強化搶險物資準備,集結12支專業(yè)應急搶險隊伍、600余臺套搶險機械隨時待命搶險,有效抵御了“摩羯”、“溫比亞”、“利奇馬”等臺風及強降雨侵襲。市水利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山東省抗擊臺風搶險救災先進集體。
累計解決216萬名農村群眾飲水安全問題
組織對所有脫貧享受政策貧困戶進行3輪全覆蓋排查,整改完成803戶村通戶不通、110個村無集中供水設施等問題,全市脫貧享受政策貧困戶、即時幫扶貧困戶和省市重點村飲水安全問題實現(xiàn)動態(tài)清零,順利通過省核查評估。同時,積極幫扶庫區(qū)村和移民安置村改善飲水、灌溉條件,實施920多項扶持項目,建成“美麗、生態(tài)、宜居”示范村12個。
為進一步提高煙臺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中共煙臺市委市政府決定,從2019年底開始,全面開展城鄉(xiāng)供水一體化建設,力爭到2021年規(guī)?;┧緦崿F(xiàn)全覆蓋。目前,全市完成投資20.55億元,完成1893個村莊的城鄉(xiāng)供水一體化工程建設,使全市規(guī)?;┧采w率達到50%以上。
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強化水資源節(jié)約集約利用
煙臺全面實施河長制湖長制,設置市縣鄉(xiāng)村四級河長4657名、湖長1549名,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共核查整改亂占、亂采、亂堆、亂建等涉河湖問題3400余處。建設22條美麗示范河湖,完成河流劃界任務,各級河湖長和河管員累計巡河湖98.3萬余次。搭建“河長+民間(義務)河長+河管員”三級聯(lián)動工作網(wǎng)絡,全市共聘任民間河長700余名,落實河管員3900余名,招募志愿者1.6萬余名,組織開展較大型巡河志愿活動4500余人次,舉辦“水說”微視頻大賽入圍全國30強,連續(xù)舉辦四屆“綠水青山 巡河有我”煙臺巡河志愿活動,增強了群眾參與節(jié)水護水、關愛水環(huán)境的自覺性。
2019年5月,煙臺榮獲“全國水生態(tài)文明城市”,增添一張靚麗的國家級城市名片。積極創(chuàng)建全國水生態(tài)文明城市,我市因地制宜,以水定城,探索出特色鮮明的“一個網(wǎng)絡、一個理念、一個鏈條”“三個一”水生態(tài)文明城市建設“煙臺模式”。進一步強化水資源節(jié)約集約利用,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將再生水和海水淡化水等非常規(guī)水納入水資源統(tǒng)一調配范圍,補充淡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