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耳
1
寫東西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把文字寫好幾乎是每個寫作者的夢想。
我就是一個對寫作越來越迷戀的人。明明知道寫一個作品就像懷孕的女人分娩孩子一樣的難受和痛苦,但就是愿意讓自己這么痛受著!當痛過之后,你會發(fā)現一種前所未有的快感!
每一次寫作,對于我來說,都是一種新鮮有趣的向往。就像戀愛的感覺。我喜歡這種感覺。
很多人寫作只不過是為了好玩。他們通常會這么調侃寫作:覺得無聊就寫作。寫作嘛,沒你們想得那么深刻和復雜,就像我在牌桌上摸麻將一樣。果真寫作就是如此么?果真寫作就是因為好玩么?我想,這個問題鋪開來談,就不單單是一句話可以闡述清的了。
古人寫字,寫在竹簡上,手續(xù)極其累贅麻煩,文字力求其簡短含蓄,不許有一句廢話。
而現在呢,有了紙,有了電腦,更上一層樓了。寫作就寬泛開來了,人人都可以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人人都在互聯網上把自己裝成一個作家的樣子,大筆揮毫,舞文弄墨。其結果呢?廢話連篇,生造語句越來越多,把安安靜靜的漢字打扮得熱熱鬧鬧,把一壇原本清澈見底的清水攪動得渾濁難堪。
以前我在遵循一種落花流水的書寫方式,把看到的許多東西變成文字,在別人的氣息里定型。我總為讀者的認同而無比謙遜。感覺寫作的迷離和局限。
后來我停止了這種寫作,開始聽從了自己的內心。
很多人寫作在于一個結果,這是一種非常低俗的寫作境界。一個工于心計的人,他所要做的不是如何寫好的問題,而是如何讓自己變得簡單。
有許多人總是在問文章究竟要怎么寫?我想問誰誰也不可能回答正確。因為答案是他的而不是你的。如果你想知道,就得自己去尋找。
我對好文字的標準是:不經意。我喜歡老實的寫作。我說的老實不是停滯不前的聽從,是一種務實而有所準備的思考,是坦誠而認真的。
作家最大的自信總是充滿了人文的匠氣味,這來源于他的不自信。作家最大的不自信總是充滿了痛苦的探究,這來源于他的過分自信。
哲學家蒙丹做了一個有趣的測試。他讓一個在物質上非常富有的人朝窗子的玻璃里看,問他看到了什么?那個人回答,看到了許多人。他再讓這個人朝一面鏡子看,問他看到了什么?那個人回答,看到了自己。蒙丹意味深長地說道,同樣是一塊玻璃卻讓你產生了如此大的看法。
我們通常喝酒,喜歡來碟花生米。那碟子里的花生米每一粒對于你都是不經意地下酒,而喝酒因為是你的結果,所以你喝酒時想得更多的是酒,而不是碟子里的花生米。所以,你每咀嚼一?;ㄉ拙蜁X得酒的可口。恰恰相反的是,這些花生米才是你喝酒的最佳過程。寫作亦然。
《紅樓夢》大觀園里劉姥姥在和賈母進餐時有句趣話:“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边@種旁若無人的風趣,植入到了每個人的內心。這正是寫作的最高境界。
2
我喜歡在早晨寫作。我發(fā)現故鄉(xiāng)的早晨靜寂而安寧。
當我用手觸摸故鄉(xiāng)時,一種說不出來的驚喜讓我一下子碰醒了沉睡的文字。她像母親的抒情一樣,把我的天空打開了。我無意中找到了寫作的源頭。這種發(fā)現是令人興奮的!就像看見了神的女子,會引誘你一樣,總是那么的寬舒和美好!
在我的故鄉(xiāng)客里山,每個人都特別愛打紙牌。通過對紙牌的接觸,加深了我對這些底層小人物的認識和記憶。他們的性格和對生活的態(tài)度通過紙牌呈現了出來。讓人感到溫暖。紙牌的趣味不是在牌的符號上,而是在每一個人的方言和動作里,更多的趣味是來自于個人內心的自省和小農生命的頑固意識。紙牌就是一個農民在與土地的交談,一個村莊的底層命運憂傷的縮影。通過一張紙牌的重量,我看清了疼痛后面隱匿的物種。我想,越是疼痛的它越是呈現了幸福的外型。有趣的東西,總是讓人喜愛。這種喜愛到了一定的境界就發(fā)現了它的真相:痛。
客里山的農民都充滿了天才般的語言。這些被忽略的語言在我的筆下非常出彩,它幾乎讓我不加選擇地就成就了我的才華。他們的語言是拗口的,甚至是陌生的,但我從現代漢語詞典里把他們規(guī)范了時,我發(fā)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客里山農民的語言是最先鋒的,它讓我的寫作充滿了個人的性格和無人可及的難度。因為這種寫作,我開始在寫作中堅定了自己的信心。
我突然覺得自己的寫作充滿了快感和驕傲。因為一個村莊的語言從一個人開始,從此找到了歌唱的舞臺。我也許寫作的不是文學,不是讀者想要看的那種,但我已經找到了我要做完這件事情的興趣和無邊無際的力量。只為少數人寫作。這種選擇一下子讓我無話可說。
萬物之下,所有的色彩其實不過兩種顏色,一種是黑,一種是白。
黑的是夜晚,白的是白天。黑處見光,是月光。像女人;白天是陽光。像男人。黑白之間,一個人的性情就可以看得清楚。我理解的黑是一種安靜。它讓你無處不在地承受了光的引路。所以,當你寫作的質量越來越高時,你便看見了陽光下的暗處,這是一種憂傷的黑。黑里面儲藏了無盡的光芒,會扎眼。
在客里山,形容好看的女人,叫水色很好。形容強壯的漢子通常不是從外形上,而是從語言里。日子苦不堪言時,背時的生活總是痛心的,他們總借助一張紙牌的簡單來安放自己的煩惱。他們在牌桌上“啪啪”地甩出牌來,嘴里就喊出像石頭一樣堅硬的粗言:“人一個,卵一條。我怕他條卵哩。”
這些粗壯的方言像植物一樣干凈。他們摸牌的手不是停滯不前的,而是麻溜利索的,像劈開的柴木,一刀一塊。非常簡單。他們手握一張張散開的紙牌,他們在紙上談兵的愛和憎,是一種對生活的交錯,也是一種對于生命的深度觸摸。
真不敢相信自己,若干年以后居然選擇了寫作這條路。是什么促使我如此勇敢?這種敘述對于一個才念完小學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冒險。
記得我第一次發(fā)表作品時,父母親死活不相信那些文字是我寫的,這個虛張聲勢的父親居然在喝了幾碗燒酒后,說我那篇發(fā)表的文章肯定是抄襲來的。為了取得他們的信任,我必須不斷地發(fā)表文章。那時我用不服輸的想法告訴父親:我要做一個讓你心悅誠服的作家。
當我的寫作進入到成年以后,我開始為自己的選擇感到了無邊無際的害怕和痛苦。包括寫作上的不自信。我想,就憑寫兩個文字就可以稱是作家了嗎?我閱讀了大量的作家的作品,每一次閱讀都讓我感到窒息,我的那點想成為優(yōu)秀作家的想法被徹底打破。我開始不變價格地懷疑了自己的選擇。我想到了放棄,但一直沒有放棄掉。我這時才吃驚地發(fā)現,原來我除了寫作,我已經什么都不會了。而寫作至少還可以解剖我的孤獨,陪伴我的憂愁。
很多人認為我是個沒有出息的人。
我是十八歲開始了一個人的漂泊。當我多年以后回到家鄉(xiāng),我發(fā)現自己跟那些同齡的孩子越來越不相同了,他們一個個長滿了粗心大意的胡須,有些甚至長到了胸膛和大腿上。他們像個標準的男人一樣對我粗魯地喊著我的名字。我發(fā)現自己卻還像個孩子。
寫作的信任是建立在整個童年的經驗之上的。如果沒有這些,一個人的寫作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惶恐和不安。那時候我一直以為只要閱讀大師的作品多了,自然就能成為一個出色的作家了。我從20歲開始,基本上對農村的一切缺乏應有的熱愛。包括那些鋪天蓋地的植物。那時候我的幻想超越了寫作本身。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去寫作?我?guī)缀跏窃谑惆l(fā)著一些不切合實際的感情,充滿著寫作的無從。母親看到我天天晚上坐在煤油燈下胡思亂想,把書翻得“嘩嘩”的響??偮裨刮艺f,不上學了還天天假充讀書,有什么用呢。在母親看來,我是一個有輕度病態(tài)的人。因為我對土地和素菜缺乏了應有的熱愛,我是一個不喜愛勞動的人。用母親的話說,叫做好吃懶做。我是一個真正的農民“文盲”。
從來沒有想到我的寫作會與痛恨的故鄉(xiāng)聯系在一起。當我寫出了那些故鄉(xiāng)的人和事時,我發(fā)現了我寫作有了真正的趣味,那就是快樂。那些被我曾經忽略的司空見慣的農村生活細節(jié)再一次在我的記憶里復活時,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吃驚。在這些寫作中,我再一次加深了自己作為一個農民的可貴。如果我的寫作值得驕傲,那就是它讓我復讀了廣闊的農業(yè)大學,讓我成為了一個合格的農民。
我寫作最大的難度是來自于這些鄉(xiāng)村的人和事,也正因為這些難度,讓我保持了寫作的高度。我在每一次寫作的無信心時又每一次地從這里樹立起了信心。我代表了故鄉(xiāng)的聲音。那些光和影。孤獨和疼痛。都是我的寫作。
寫作開始了新的方向。
每一次寫作就像回到母親的故鄉(xiāng),充滿了旅途的美好。
我在寫作之中與故鄉(xiāng)越來越近,也是在寫作之中才體味到了我其實是故鄉(xiāng)的一個外鄉(xiāng)人。因為寫作,使我了解了故鄉(xiāng)和故鄉(xiāng)的一切。如果我不寫作,也許我一生就是在拋棄故鄉(xiāng)的旅途中,因為這種不經意的選擇,使我熱愛了自己家鄉(xiāng)的一切,包括那些不動聲色的綠色和石頭。是什么讓我的文學鮮活和出彩,是那些散播在泥土上的氣味。它成全了我的夢想,拯救了我無家可歸的道路。
我熱愛那些陌生的方言和熟悉的大地。包括飛翔的天空。
3
近日重讀沈從文的中短篇,仍然對他充滿尊敬。細讀了他的《蕭蕭》和《丈夫》,內心微微一震。沈從文用他溫和的筆調輕描淡寫地講述著別處,真誠到了笨拙的地步。他的每一抹筆其實都蘊藏了狡猾,這是一個老實人的狡猾,它讓小說著迷。沈從文的小說并沒有太重的故事,那么薄薄的情節(jié)和內容,卻讓他寫得那么厚重,那么出彩,那么才華橫溢。不動聲色。寫得很好。
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當下許多人寫的小說。語言的難度沒有了,人物的難度沒有了。剩下的只有故事,只有急功近利的表達。小說難度的降低讓我們的文學變得日漸消瘦。寫小說的人多于讀小說的當下,小說的完成,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嘲諷。我永遠相信,不管到什么時候每個人的內心都需要閱讀??蓡栴}是,你是他想閱讀的那篇嗎?這樣的問題同樣屬于寫小說的自己,所以,小說在我看來,的確那么難寫。但我時刻保持了難度的準備和認真。安靜和守住孤獨的自己是我現在首要做到的。
我寫的小人物的故事,是一種底層生活的真實呈現。盡管故事都是虛構的,但她們貼近生活的呼吸,貼近人的疼痛和愛,所以,她們讓我在寫作的過程中,感到了無比的憂傷和難過。當然這里更多的是蘊藏了我對這些小人物的審美。而這種美正是我小說一直追求的核心。
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命運,他們的苦難等等。通常我們寫苦難總是以“苦澀”為基調,描寫的越苦難越可憐越好,生怕別人不知道你有多苦似的。所以,通常讓人讀完作品沉重而苦悶。我想,為什么不能寫得更有趣一點呢?于是,我選擇了以這種看上去有趣好玩的筆調,讓我們一直忍不住好笑。但當我們笑過之后細細想想,這里面的哪一個客里山人都不是可以去笑話的,他們其實很本色素樸,他們有著干凈的心靈和愛。他們?yōu)槭裁创虿??我想,無非是對女性采出了一種笨拙的愛情行動,恰恰這種行動非常真實體現了他們對愛的渴望和夢想。他們滿身是傷口,但他們卻多么天真地在學會忘記。
在南方打工的年輕人老樂,就是這么一個平凡的打工仔,卻又有著那么多與眾不同的生活內心和世界。他有著每一個漂泊者的共性。一面是他的善良卑微,一面是他的天真寂寞。老樂的壞其實并不見得真的壞,恰好相反,正因為他的壞,映襯出了他的鄉(xiāng)下人的本份和善良。在小說里,我惟一想說的是,老樂不管怎樣的活著和歷經的每一段,他總心懷了別處的夢想,他其實有著每一個漂泊者的夢想。那么,究竟老樂的夢想是什么呢?我們不得而知,也不必要知道。只要知道,在南邊鎮(zhèn)的南方,有那么一個人,他也許可以代表每一個打工的人那樣或這樣的活著?;钪?。好好活著。在南方工業(yè)的城市里。同時隱喻了生活的豐富多義與錯綜復雜,它巨大而美麗的悲憫。
我講述的這個小鎮(zhèn),正是我少年曾經停留打工生活的第一個驛站。南邊鎮(zhèn)與其他南方工業(yè)小鎮(zhèn)有著明顯的不同但又有著本質的相似。她讓我的敘述變得意味深長。我喜歡干凈清澈的文字,它可以使小說蘊涵美感。正因為這種美感,小說才有了一種非常重要的品質。這種品質正是我所追求的。
好的小說,包含的元素很多。故事。結構。想法。等等很多可能的東西都需要。閱讀到一個好小說,你會覺得那天特別舒服。如同夜色里遇到了光亮,溫暖。歡喜。讀到好的東西,你便要對寫這東西的人產生特別的興趣。文如其人。說的就是作品內質與作家氣味很近,近乎于一種類似的真切和誠實。散文更容易捕捉到作家的氣息以及誠實的內心。拆穿她內部的謊言和偽裝。我認同的散文家他必須擁有“真”。真誠的真,天真的真,獨立思考的真。非虛構的出發(fā)點在哪里?又將在哪里開始和抵達呢?我想說的是,既然你難以從生活的本真出發(fā),難以去講述生活的真和歷經的內心,又何來非虛構呢?回到小說,我慶幸用了虛構去尋找別人所沒有的真。我用小說的方式完成了去尋找自己的旅途。同樣,寫小說讓我如同回到故鄉(xiāng)的感覺。我說的這種感覺,是指我愿意去享受這樣的寂寞和安靜。方向和旅程成為故鄉(xiāng)永恒的念想。
我的小說寫作是從2005年才開始的。但其實很多年來基本上沒寫什么小說,閱讀有時候比寫作更容易讓人開闊。它是另外一種寫作的思考。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感覺,寫小說讓我找到了寫作的真正快樂!在虛構和真實之間我發(fā)現了更多的秘密。一種飛翔的快感來自于小說的敘述和驚訝。從小說的敘述中我似乎懂了真正的寫作是什么?生命和生活的關系,讓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強大和力量遠遠超過虛構本身。而虛構卻無邊無際地成就了生活的力量品味。我的小說從不聽從別人的雜音。我對自己說,就這樣寫下去。只寫我所見所想的,寫那些被忽略的細節(jié)。一個人有時候是不需要別人的想法的。
進入小說創(chuàng)作中,越來越感受到了寫作的重大和快樂。這種感同身受的力量元素不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擁有她,你的文字就變得更有魅力。我喜愛把文字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而寫作就是生孩子。越難產越易懂得疼孩子,孩子越深刻動心。每一次進入文字,我就如陷入母親的村莊。所以,每一次寫作對于我,是一次出了遠門回家的感覺。我在寫作里虛構了我的幸福和痛苦。
寫作對于我來說,我喜歡她的過程,她讓我有了一種看不見的陌生冒險。寫出你熟悉生活里陌生的一面和陌生生活里的熟悉一面,都是非常令人驚喜的!
很多人總以為小說寫作有招式,這種想法充滿了愚昧。這些玩雜技的人最終是煞費苦心成了一個“手藝人”。時下很多人都感嘆小說越來越難寫了,對這個問題我并不感興趣,因為這不是一個關于小說寫作的真正問題。我對小說的態(tài)度是,不迷信,老實地寫作。她遠遠勝過所謂的花招。
4
我慶幸自己對于小說沒有隨波逐流。
我把小說當成了一門課題來做。做作業(yè)的孩子總是笨手笨腳,因為他在尋找漢語里隱藏的風情。生命與生活的關系,其實更像一個謎。小說的好處就在于你要把謎語拆洗和修筑,如同日常里某個片斷某個章節(jié),或某個段落。三個人三種不同的生活,我用了從未用過的藝術試驗。幾種不同的情與景。我其實更多的就是想把這個小說寫得并不像我們看到的那樣,可我還是愿意承認,這也是一種小說的可能。
用小說來思考和解答社會與人生的問題,所以我從來沒想過小說僅僅只用來講述,她有時更多的是一種課題,社會課題,生命課題,思想課題,我們需要去研究和解剖她,需要去溫暖和寬慰她,需要去愛她。
關于生活和價值。關于生命和尊嚴。關于人與人的內心世界等等。在現實里,一些看似荒誕可笑的事情在小說里并不可笑;在小說里,一些看似不著邊際的傳奇斷章其實現實不斷演義。如何在現實和虛構的中間,處理好這些,小說就會呈現別樣的色彩。我喜歡虛構,她可以讓你天馬行空,生活里隱藏的真理,在小說里也許可以揭示。當你深諳其中的奧秘,你會發(fā)現,小說的前途充滿永生的力量和神奇。
閱讀其實是另外一種虛構。讀一些經典著作,從他們的世界獲取更多寬闊的思想。當然閱讀也不僅僅是從書本上,有時從生活和生命的經歷上,從自然的草木等等都可以思考到很多的東西。創(chuàng)造不是臆想,它是來自生活里真實的再造,是把她在另外一個看似荒誕的世界塑造得更加真實、有生命力。你,你的世界;我,我的世界;你我,我們的世界。擁有無窮的閱讀,擁有無窮的書籍,擁有永生的夢想,我們才能獲得寫作的不朽。
后來,我?guī)缀跻贿叧撩杂谒男揶o。又一邊試探著梅朵與西遇的世界。梅朵和西遇是兩個毫不相干的人,一個女人,一個男人,這兩個毫不相干的人我卻寫進了我的小說,包括用另外的字體標識的關于我的敘述(楷體字),又是另外一個人。我總感覺他們有故事要發(fā)生。我想梅朵和西遇必須有故事要發(fā)生,他們是我生命中的兩個人,那么另外一個我也是我的生命中重要的一個人,這三者看似無關,實則有著連綿不斷的聯系。像很多人又像一個人,未完未了的修辭,未完未了的假設,我在虛構的生活和生活的虛構里饒有興趣地尋找著,我不知道這樣的尋找是否具有意義,但這無疑打開了我小說創(chuàng)作更寬闊的旅程。這樣的小說也許并不討好,但讀一讀也是妙的。還或多或少有那么一點出乎意料的美感。
5
油菜花為什么在二月盛開?故鄉(xiāng)客里山,我的滿娘。從她的身上我不斷展開生活的寬度和長度,我把更多的客里山的人的生活痕跡,以及我所感知的別處生活的痛都搬了進來,我把更多的生活聚積在一起,聚集于一個人的身上,讓它們成為一個人的命運,成為一種更具真實的命運。這個小說我準備了很多年,直到今天我才決定重新打開自己來書寫和尋找他們。
小說需要的是耐心和等待。有時你完成的部分等你多年以后去檢閱它們時,你發(fā)現其實你寫出的還遠遠不夠。我的這個小說大部分在很多年前就有了原貌,只不過等到今天我才重新去審視和檢閱它們,才有了重建和修筑。使它們得以更完整豐富,更有力量有生命的羽翼飛越在大地之上。
里爾克說,除了內心,世界是不存在的。
內心里住著不同世界的人,這個世界會時刻演變成你我。從心靈的深處去探究靈魂的氣息。
閱讀小說的重要意義是什么?如果需要的僅僅是一個故事,那么敘述就變得暗淡和乏味了。除了這些,小說我們還需要尋求什么?或者我們還渴求什么?人與人間。心與世界。愛與交織。只有通過不斷地猜想和追問,我想,小說才會有著別出心裁的另外一面。我正試著把別人丟棄的東西撿拾起來,慢慢地去揣摩,去熱愛。在我覺得越沒有太大的價值和意義的東西,卻越要去發(fā)現她的存在,她存在的意思。
或許這樣,小說的寫作也就有了意思。我照自己的路子這樣試著去寫。怎么寫也許已經不見得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埋下的種子需不需要問題和答案。關注。興趣。色彩。一些所謂的先鋒,其實一開始就深入了生活和人的內心。更加清晰的是你的表達和表白。
小人物的日常和內心,是人的命運探尋的可能性,除去深刻的敘述和細說,我只談到她的悲傷。我并不想如此去撕開生活的痛,但痛的生活卻無時無刻地在我們的周圍埋伏。只要你一出現,生活就會與你的命運緊密相連,快樂的幸福的生活那是因為經歷過痛楚的層層考驗才得以獲得。也許并不見得有太多的故事去饒有風趣地圍繞展開,但你用了自己的嘗試和感受。你用了一些懷疑捕捉,你甚至一度在乎修辭本身的功能。用一種近乎記憶的想象猜測她們,以及經驗背后的東西。
小說最大的好處就在于你不斷地去發(fā)現和懷疑自己。因此,我存在于擁有了獨特風范的追溯對象和去向。這個小說仍然不是以故事取勝。描述的只不過是個人與世界的心靈觀察。色彩斑斕的人性和苦難,樸素淳厚的鄉(xiāng)村農人,一個人和他埋藏的卑微、憂傷、夢想。她的歡愉她的快樂,他的疼痛他的憂傷,她在命運路上的成長蛻變,生命的疼痛因為生活的錯綜復雜而變得深刻綿長。
命運的最大不幸就是我們心懷了自以為是的念想,去無邊無際地揣度了她的別處。而命運也許一開始就隱身于她的姓名里,只不過她在她的這場成長中不慎被你看到。你看到的又何止寫下的這些?
我要做到的不僅僅是說出她,我還想盡可能去試著問問自己。
6
很多東西時過境遷。十年對于一個寫作的人來說,有太多的認識和改變了。奇怪的是我一直保持了對小說這種虛構敘述的興趣,并且樂此不疲。盡管寫得越來越慢,寫得越來越少,但生活把我歷經深刻和訓練有素。
南方的打工生活幾乎與我的整個青春一起成長著。那份情感我想每一個漂泊異鄉(xiāng)的人都深有體味。我希望慢慢地從小說里發(fā)現我在生活里難以發(fā)現的,哪怕一點點也好。
小說就像詞語的迷宮和生活無限延伸的抵達。一切事物在你的筆下無所不能無所不及,她們像靈魂的花朵和傷口的身體在凝視人間。
她在命運的未知里打聽一個人的去向。一粒糧食的重量。以及一個人不斷隱藏的風景和身體。紅塵與夢境。母親和女人。生活和人間。身體和靈魂。女人一生的長途跋涉和自己遠遠不夠的感受疼痛。
我用美好的筆調,溫暖的色彩,試圖去打開女人的愛情的小鎮(zhèn)。
我寫了一個悲苦的女人,她向往著暖的歲月。她是一個被我們嘲諷的人物,她甚至于被我們所不尊敬。但是她有活著的風景和她所有愛的真實。她也可以賦予生命和生活更多的真誠和動人。她擁有著比常人還要多的勇氣和善良去試著改變周身,以及周身的日常。觸摸和表達成為小說難以言傳的贊美!很多時候,我是帶著一種欣賞和尊敬的態(tài)度在表達這樣的一個人。
我在用審美的眼光審視人間的歡與痛。女人的善良和激動失眠的眼淚。
小說的品質如同想象,也飽含思想和情感。
春天在溫柔的雨水里充滿生機,我的家門口是竹林,春筍開始破土而出。它們從來不需要人為的培育和種植,只要你最初把一根活竹移栽過來,埋在泥土里,等到將來,這里就會發(fā)生你難以想象的圖景。它們像春天的來臨,勢不可擋。
7
慢慢我也活成了父親的模樣??晌业男睦镏谎b下了一顆孩子的心。是的,孩子。我無法確定自己有多熱愛孩子,但我真的愿意為她去做更多的嘗試,哪怕是心里裝載了對她的憂傷或痛。每個人對生活的情趣不同,對人生的取向價值不同。一個書生即使他多么落魄,可他骨子里仍然散發(fā)著高貴的氣質。
小說的好處不僅僅是一種講述,更是一種對人生的審視。體內的靈魂和思想的角度,以及你打開的真與誠,都讓一個小說變得豐盈和別致。獨特的文字與一個人身體里所散發(fā)的氣味是等同的,不可復制的珍貴就在于讀到他的字,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某人。
耐得住孤獨與寂寞的修行者,才能悟出人情世故。我的小說一直寫不好,這與我對人情與世故的領會有很大的關系。因為這,我活得一直很失敗。以至于在這個繁華的城市,退守成了一位隱士,在糊涂中過活這一寸的光陰。我有時常問自己,你是誰?你想過一種怎樣的生活,難道就這樣過完自己一生嗎?每每想起,汗水便濕透一身。
人生也許是我們在生活里不斷演習的虛構。
《圣經》里有一句話,唯我一人逃脫,來報信給你。
有小說陪伴真好,至少可以讓一些時光隨意走動,可以讓一些人和事隨遇而安,讓一些細節(jié)和內容成虛構的一種,或者虛構一種比生活更真實的生活。
8
詩歌讓我的生活變得干凈和舒服。
我漂泊過許多的城市。做過各種不同角色的工作??噙^、痛過、絕望過、傷心過、無助過。但我一直沒有放棄過詩歌。說來不怕大家笑話,詩歌使我相信在未知的地方,一定有個女神。在這個讓人彷徨和浮躁的時代,是詩歌讓我更堅定、沉靜。詩歌也許改變不了你的生活境況,但她能拯救一個人的心靈。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熱愛詩歌,是因為她確實洗去我的孤獨,讓我有了一顆站在高處的心和夢想。
里爾克說,詩是人類靈魂的自然祈禱。
世界著名詩人艾略特提出了兩個不同文本的寫作概念:一個是“客觀對應物”,一個是“感受的分離”;一個意思是指詩人要不斷地用內心去感受人的苦與痛或呈現事物的場景;一個就是指詩人的感情要與思想分開來表達。
我覺得,宗教、愛情、思想這些才能讓詩更堅硬,更能打動人。
我慶幸自己的漂泊和苦難對我多么重要!在我看來,詩歌的文字不應該是一個一個的,更應該是一粒一粒的。相信這句話:先是經歷,其次才是閱讀。
做詩人,要懂得享受孤獨。
9
夜晚靜悄悄地傾聽我的聲音,咳嗽從未如此激烈過,我的體內因無法承受這種節(jié)奏而感到疼痛了。我的頭上和身上到處都是虛汗。它們順著皮膚滑行著,我隱隱感到一場生活與生命的微妙的關系。
通往故鄉(xiāng)的長途汽車。月光。心思。它們從月光里生長出來,它們鮮活了沿途的道路和風景。我坐在月光的速度里,不發(fā)一言。眼睛看著窗外,我想起了炊煙下的咳嗽,想起了推磨的母親。想起了瓦檐下的淚水。我愛這活著的故鄉(xiāng)。
很長一段時間里,我一直過于疲憊,隱隱感覺到身體里一定是哪里出了問題。這樣的猜想,讓我陷入到了生命與生活的困苦之中。事實上,我的身體已大不如從前了。很想去醫(yī)院徹底地檢查一遍,但又害怕去看醫(yī)生。我不知道自己害怕什么?是害怕結果還是害怕結果以后出現的可能?又或許我害怕的是目前的生活。
我相信吃苦耐勞和含辛茹苦。如同相信一個人的理想。相信內心里住著的自己,以及小小的孤獨和憂傷,她們都與幸福那么近。她們是上帝派來陪伴你的天使。是的,她們的她。也是你。再難的路再苦的果,你都要去嘗試你都要去品味。
他與你相遇在共有的謎底。誰能說出這相遇的時間。時針穿透肉身的血汗,時針在光線中慢慢觸摸你,你瘦小而孤獨的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