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英斌
(廣東省潮州市潮劇團,廣東 潮州521000)
戲劇表演者通過形體動作與臺詞的結合,能夠有效地提升戲劇表演的水平,提升戲劇的藝術欣賞性。在表演者進行戲劇表演的過程中,如果僅僅使用臺詞進行表演,而沒有注意進行形體語言的展示,那么其表演風格往往呈現(xiàn)出僵硬木訥的藝術效果,會帶給觀眾不好的觀劇體驗。因此,表演者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通過形體語言的方式進行戲劇的詮釋,能夠讓戲劇表演更具有張力與觀賞性,有著錦上添花的作用。
肢體語言是演員在進行戲劇表演的過程中最常應用的語言,通過演員的手、肩、腰等肢體動作進行情感的表達,并將這種情感傳達給觀看戲劇的觀眾。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通過對于人們肢體語言的觀察來揣摩他們處于怎樣的情感狀態(tài)下。例如,如果一個人在交談的過程中雙手抱臂,那么就意味著他對于談話有很強的抵抗心理。戲劇表演者進行戲劇表演的過程中,會針對肢體語言進行一定的夸張。
例如,如果在戲劇表演的過程中,演員低頭或者是捂臉,那么通常這表示嬌羞,如果演員大蹦大跳,那么通常表達他的情緒非常激動,如果演員在進行演出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搖頭或撓頭的情況,通常表示遇到了難題。在演員進行演出的過程中,肢體語言能夠以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完成向觀眾傳達情感的任務。因此表演者肢體語言的舒展與否通常關系著表演者的藝術水平,以及被表演的劇目是否具有一定的藝術性[1]。
空間語言在進行戲劇表演的過程中,作為形體語言中的一種,自然不可小覷。表演者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通過將舞臺空間與自身對于戲劇的全是進行融合,從而提升戲劇的內涵,讓戲劇更具有觀賞性。在實際的生活中,每一個人都對空間有著一定的需求,如果個人擁有的空間過小,就會感到狹窄逼仄,如果個人擁有空間過大,就會感到空虛乏味。因此,空間的大小與空間的語言有很大的聯(lián)系,表演者在進行表演的時候,只有保證空間的平衡,才能夠使戲劇在傳達情感的過程中更具有張力。因此,在戲劇表演的過程中,恰當?shù)膽每臻g語言能夠使戲劇表演就更強烈的生動性,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有極強的感染力。
表演者在戲劇表演的過程中,表演者的情感語言能夠向觀眾直接的傳達劇中人物的情感。通常情況下,表演者在進行表演的時候,只需要改變自己的申請就可以完成情感語言的詮釋。在表演者進行表演的過程中,表演者表情的變化甚至眼神的變化都能夠傳達角色的感情。
例如,在表演者進行表演時,雙眼炯炯有神,通常表達的是興奮、快樂或是緊張的情感。當表演者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面色嚴肅通常意味著劇中人物心情十分憤怒,或是遇到了令他沮喪的事情[2]。一個優(yōu)秀的表演者,往往僅僅依靠一個眼神就能夠將戲劇角色的心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在表演者進行戲劇表演的過程中,通過形體語言能夠為觀眾帶來生動、真實且直觀的表演,使觀眾在進行戲劇欣賞的過程中有身臨其境之感。在表演者進行表演的時候,通過這種形體語言的表達方式行信息的傳遞,能夠使表演者的情感表達更具有張力。在表演者進行戲劇表演時,戲劇的可視性也為形體語言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并且使形體語言更加豐富。
例如,在表演者表演一個非常自信的人的時候,通常會站立的非常筆挺,當表演者進行軍人這一形象的表演時,就會刻意的使自己的身體挺拔,動作敏捷,當表演者進行老人這一形象的表演時,通常會在形體語言的表達過程中選擇上身前弓,步履蹣跚。
在進行戲劇表演的過程中,演員通過對于自身表情或是動作的變化來進行信息與情感的傳達,這就是形體語言。在表演者進行戲劇表演的過程中,通過不同形體語言的運用,通常能夠進行不同情感的表達。雖然個人由于過去的境遇不同,生活的背景不同,在用形體語言進行情感表達時,每個人的表達方式也往往都不一樣,但是在進行戲劇表演的過程中,由于形體語言的夸張性,因此能夠將表演者的情感盡可能地傳達給觀眾,使觀眾對戲劇能夠有著更深層次的理解[3]。
在進行戲劇表演的過程中,通過形體語言能夠直觀的為觀眾呈現(xiàn)角色的內心世界。因此,演員應當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善于利用自身的形體優(yōu)勢,對于人物的年齡、性格、職業(yè)等進行體現(xiàn),通過富有韻律與協(xié)調感的形體表演,對戲劇角色進行準確的展示。
在戲劇表演的過程中,通過運用形體語言能夠有效的針對戲劇中的人物進行塑造。在進行戲劇人物塑造的過程中,通過運用肢體語言與空間語言相結合的方式,可以達到十戲劇人物的形象立體飽滿,并且能夠使戲劇角色中所蘊含的情感得到一定的表達。
例如,在表演者進行戲劇《哈姆雷特》表演的過程中,在主人公守護城堡時,主人公不僅使用了語言表達,還進行了形體語言的表達,通過這樣的方式體現(xiàn)了主人公熱愛國家,愛護子民的情感。在哈姆雷特與鬼魂對話時,通過針對形體語言進行表達的方式,使哈姆雷特勇敢的精神得到了充分地表達。表演者在進行戲劇演出的過程中,將形體語言進行應用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使人物的性格特點、行為特點更加豐滿,表演者在進行戲劇表演的過程中,通過形體語言,完美地針對戲劇表演的意義進行了深入的表現(xiàn)。
在舞臺劇的表演過程中,由于形體語言的表現(xiàn)形式呈現(xiàn)出顯著的靈活性與多樣性的特點。因此,形體語言在戲劇進行情感傳達的過程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表演者進行戲劇表演的過程中,表演者就可以通過自身的形體語言向觀眾進行情感傳達[4]。
例如表演者在表演中國芭蕾舞臺劇《白毛女》時,扮演喜兒的表演者在劇目一開始通過靈活靈巧的動作,向觀眾傳達了喜悅的情感,在喜兒的父親去世后,表演者凝重、痛苦的表情、緩慢的動作都體現(xiàn)出了戲劇主人公悲傷、絕望的情感。在表演者進行表演的過程中,形體語言是別人者向觀眾進行戲劇情感傳達的最有力途徑,也是表演者在進行戲劇表演的過程中,進行情感傳達時最直接、簡單、有效的途徑。
表演者進行戲劇表演的過程中,想要針對戲劇人物的感染力與表現(xiàn)力進行豐富與提升,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進行形體語言的表演。表演者進行戲劇表演時,如果只依靠臺詞進行表演,必然無法針對角色的性格進行全面地展示,也沒有辦法表達出表演者賦予富于這一角色的情感。因此,在戲劇表演的過程中,形體語言所占的地位是舉足輕重、不可小覷的。通常情況下,每出戲劇如果要獲得較好的表演效果,都必須具有一定的形體語言,并且要保證形體語言的靈活性,舒展性,確保表演者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的形體語言,具有一定的張力。
舞臺本身的空間是有限的,并且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舞臺效果還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在進行戲劇表演的過程中,舞臺場景的變化與影視場景的變化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因此,如果要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須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針對戲劇環(huán)境進行塑造。
例如,通常情況下在進行戲劇表演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會隨著戲劇劇情的推進通過燈光、音效等方式進行戲劇舞臺效果的塑造。在進行戲劇表演的過程中,應用聚光燈,將燈光照射在某一個人的身上,往往意味著他此刻正在進行心理的劇烈掙扎;應用陽光可以有效地體現(xiàn)出戲劇中角色的興奮喜悅的心情;應用雷聲、風雨聲可以有效地體現(xiàn)出劇中人物此時此刻心情非常悲傷,營造出悲涼的氛圍。表演者在進行戲劇《雷雨》的表演的過程中,當戲劇進行到高潮時,工作人員就應用了雷聲與雨聲,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的針對舞臺環(huán)境進行塑造,表演者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進行戲劇表演,往往能夠使形體語言與舞臺環(huán)境相融合,從而進一步針對戲劇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的主題進行了深化,也有效地增強了戲劇表演過程中的情感傳達效果,使進行戲劇觀看的觀眾能夠實現(xiàn)雙耳、雙眼的感官調動,并達成與觀眾心靈上的情感共鳴,達到了進一步深化戲劇主題的效果。
在表演者進行戲劇表演的過時候,通過應用形體語言,可以有效的針對戲劇表演的主題進行升華。通過針對形體語言進行運用,能夠將戲劇的藝術內涵上升到另一個層次,例如在《茶館》這部戲劇當中,在落幕時,以兩個下棋人之間的對話作為結尾,通過兩個下棋人的語言交流,充分的體現(xiàn)了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與情感,完成了升華主題的任務,在進行戲劇表演的過程中,也做到了對戲劇效果的錦上添花。
總而言之,在表演者進行戲劇表演的過程中,通過有效的形體語言能夠使戲劇表演更具有內涵,能夠提升戲劇舞臺的整體效果,表演者在進行戲劇表演的過程中針對形體語言進行應用,還能夠使自身的表演更加具有張力與藝術性,對于戲劇表演所呈現(xiàn)的最終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