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華
【摘 要】學生對整本書閱讀只是粗淺理解字面的意思,并不用心去領悟整本書閱讀精神的內涵,談不上從中學到整本書的精髓,更無法從中學到寫作的方法,學以致用。借助思維導圖可以準確把握整本書的主題,理清整本書的框架結構,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進行深入探討,從整體上把握整本書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達到有效閱讀整本書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思維導圖;整本書閱讀;有效對策
在新課改實施的這幾年,小學語文教學越來越重視整本書閱讀,增加閱讀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是大勢所趨。然而我們走進課堂十分清楚地看到,現(xiàn)在大多數的學生閱讀整本書都是走馬觀花,粗知大意,應付了事,“淺閱讀”“偽閱讀”普遍存在。我想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無法抓住主要情節(jié),無頭緒肓目地去閱讀整本書。思維導圖是有效的思維模式,它能成為學生記憶、學習、思考整本書的思維“地圖”,獲得更加豐富的審美體驗,促進學生深度閱讀,終身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F(xiàn)在以我執(zhí)教的公開課統(tǒng)編教材六年級下冊《魯濱孫漂流記》整本書的閱讀為例,借助思維導圖,指導學生閱讀名著有法可循,讓學生愛閱讀,會閱讀,深閱讀,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整本書的水平,同時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一、借助思維導圖,明確目標,激發(fā)閱讀整本書的興趣
閱讀整本書篇幅長,容量大,想調動學生讀整本書的欲望就要有思維導圖來引領,思維導圖以直觀形象、富有個性化的圖畫把書中單調枯燥乏味的文字變成簡潔明了的畫面,吸引學生閱讀整本書的強烈興趣,透發(fā)學生閱讀整本書的期待。我平常一到節(jié)假日和放寒暑假時間,一上課就讓學生把放假期間看的好書用思維導圖向大家展示、推薦,學生推薦的書目種類繁多。為了讓學生喜歡閱讀《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我先做一個思維導圖,把《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的社會價值和名人對它的評價清晰地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如法國思想家盧梭說過,每個成長的男孩都應該先讀讀《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直觀形象的思維導圖激發(fā)學生強烈讀這本書的欲望。為了能讓學生參與閱讀面廣,我特定把“建房定居”這個情節(jié)用錄相的形式播放給學生看,學生紛紛被魯濱遜能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聰明能干所折服。趁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頭正旺,趁熱打鐵,制定《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閱讀目標。(1)《魯濱孫漂流記》故事內容;(2)感悟魯濱孫的人物形象;(3)交流閱讀收獲,分享閱讀體驗等,指導學生制定閱讀目標,讓學生閱讀目標更加明確,對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長遠發(fā)展非常重要。
二、借助思維導圖,有法可循,引領閱讀能力發(fā)展
學生閱讀整本書時,往往存在應付了事,非常模糊、隨意,閱讀浮于淺層,沒有深度。為了改變學生閱讀整本書“偽閱讀”“淺閱讀”現(xiàn)象,要讓學生憑借思維導圖,把握整本書的經脈,對整本書有效閱讀、深度閱讀,感悟整本書的精神內涵。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現(xiàn)在是高科技時代,信息十分暢通,為了讓學生能畫好《魯濱孫漂流記》的思維導圖,可以通過讓學生觀看視頻材料,不斷地讓學生感觀、模仿別人怎樣繪畫思維導圖,持之以恒地訓練、賞析,潛移默化地學會了繪畫思維導圖的方法。學生有了初步方法,我就開始指導學生畫《魯濱孫漂流記》的思維導圖,教師引導學生將重要內容的情節(jié)和引發(fā)自己思考的語句記錄下來,通過學生討論交流,然后根據確定的中心情節(jié)“遇險上島”“建房定居”“養(yǎng)牧種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國”,以自己的思考方向,添加子主題,豐富子主題內容。如在“養(yǎng)牧種植”這個情節(jié)中,學生通過品悟文字的內容,魯濱孫在種植莊稼時遇到什么困難?通過分支表示出來,讓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魯濱遜是個怎樣的人?通過情節(jié)導圖的形式呈現(xiàn),學生有了明確閱讀目標,才能更有效深度地閱讀。學生在《魯濱孫漂流記》的閱讀實踐中,經過教師一步步指導,利用思維導圖把厚厚的一本書讀薄,一本書讀成一頁。學生被書中精彩情節(jié)所吸引,愛上閱讀,進行深度探究,發(fā)展學生閱讀能力。
三、借助思維導圖,建構平臺,多元策略促閱讀有效
(一)聚焦細節(jié),凸顯整本書的精華
一本好的書,細節(jié)描寫非常重要,它直接決定著這本書的精彩程度。學生知道了整本書的結構和故事情節(jié),想要對文本再深入地閱讀,在引領學生閱讀整本書時,教師可以巧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對整本書中的某一點進行細節(jié)指導,從而凸顯出這本書的精髓。還得聚焦文本細節(jié),通過鑒賞和思考,真正實現(xiàn)從文本到自我的提升?!遏敒I孫漂流記》中魯濱孫“搭建房屋”這個細節(jié)描寫:“搭帳篷前,我先在石壁前面劃了一個半圓形,半徑約十碼,直徑有二十碼……又一一把它們打入泥土,這工作尤其費力費時?!蔽易寣W生對魯濱孫“搭建房屋”的步驟用思維導圖表示出來:搭帳篷前,抓住魯濱孫動作“劃、插、打、削”品析;搭帳篷時,抓住魯濱孫動作“堆放、插”品悟;搭帳篷后,抓住魯濱孫的心理描寫品悟。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再品析、感悟文本,魯濱孫的人物形象凸顯出來了。
(二)開展活動,挖掘整本書的內涵
學生能借助思維導圖掌握了整本書的內容,為了讓學生持之以恒地閱讀整本書,提高對整本書的精髓升華。開展活動,調動學生多個感觀,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理解了整本書的內涵所在。
1.整本書“思維導圖”展覽活動
人的心理都有被肯定的欲望,尤其是孩子,他被肯定了,自然而然地激發(fā)閱讀整本書的興趣。那一張張圖文并茂的思維導圖凝聚學生的心血,我每隔半個月舉辦“思維導圖”展覽活動。在指導學生閱讀《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前,展示臺出示思維導圖,配上生動的講解,激發(fā)閱讀這本書的欲望。學生在閱讀《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后,我辦一次《魯濱孫漂流記》“思維導圖”展覽活動。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理解文本的角度不同,呈現(xiàn)出的思維導圖各有千秋,對《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學生能深度地有效閱讀,把這本書的精神內涵挖掘出來,能與作者進行心靈地交流。
2.開展“讀書交流會”活動
學生在閱讀整本書后,心里有很多的話想說出來,每天讓學生用日記或讀后感的形式記錄看到的文章,每周開一次“讀書交流會”。讀了《魯濱孫漂流記》,你是否會思考雖然我們不太會像魯濱遜那樣流落孤島,但是我們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遇到挫折時怎么辦?我們怎么克服?等,寫讀后感。學生在讀書交流中,領悟閱讀整本書的魅力,受到心靈的洗滌。
3.開展“親子共讀”活動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學生在家里是否每天有效地閱讀,家長以身說教對孩子的閱讀起了至關重要作用。因此,我充分挖掘這個資源,讓家長參于到閱讀整本書的活動中。閱讀《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有的家長制作動畫的思維導圖讓學生觀賞,有的家長把這本書的精彩片斷制作成美篇,有的還組織孩子觀看《魯濱孫漂流記》電影。和孩子心靈交流,引領學生走進書中,感受語言的美妙,感悟文中的精彩。
【參考文獻】
[1]肖川主編.語文課程標準解讀[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2]黃海濱.借助思維導圖落實有效閱讀[J].小學語文教學,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