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林根
【摘要】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促進學生全面成才, 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 是班主任工作中不斷探索和致力解決的問題。本文結(jié)合班級管理工作實踐,總結(jié)歸納了對學生實施有效激勵的五種方法:目標激勵、獎懲激勵、情感激勵、競賽激勵、文化激勵。
【關鍵詞】激勵;凝聚力;班級管理
激勵,指的是激發(fā)和鼓勵,它借助人永不滿足的心理,利用各種誘因激發(fā)動機,促使人的行為朝著既定目標努力。在班級管理中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最大限度發(fā)揮學生的潛能,是班主任工作中應努力探索研究的重要問題。在近40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本人總結(jié)歸納了幾種對學生實施有效激勵的方法。
一、目標激勵
在班級管理中,班級目標明確、具體、切合實際,就能更有效地激勵班集體。如果能讓學生親自參與班級目標的制定,班級士氣會更高。例如,我曾中途接手一個成績、衛(wèi)生、紀律等方面的落后班。在班級活動課上,我把班級的優(yōu)勢、劣勢及在整個年級中的形勢做了分析,然后由全班學生一起討論制定班級目標:先以衛(wèi)生、紀律工作為切入點,衛(wèi)生方面在一個月內(nèi)趕上中等班級,三個月內(nèi)爭取名列前茅。在全班同學的共同努力下,兩個月后,班級很快評上了“文明班級”。衛(wèi)生方面取得的成績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信心,在爭創(chuàng)文明班級的過程中,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增強了,班級開始走上良性發(fā)展的軌道。
二、獎懲激勵
對于學生的積極行為,如上課認真、拾金不昧、幫助同學,再如運動會上為班集體作出貢獻等給予表揚、獎勵,可以使這些行為得到鞏固和加強。另一方面,對于學生遲到、違紀等行為,要給予批評、寫自我反省等懲罰。通過懲罰,對學生的違紀行為進行否定,借以消除此種行為重復發(fā)生的可能性。
在實施獎懲激勵時,應注意以下方面。
1.以獎勵為主,做到客觀公正
一般而言,表揚可使人產(chǎn)生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使人受到鼓舞,而批評會引起憂慮甚至對抗情緒。因此,在班級管理中應堅持表揚和批評相結(jié)合,以表揚為主,適當運用懲罰的原則,同時,應明確不得體罰與變相體罰。無論是獎勵還是懲罰,都要根據(jù)學生的行為和具體情況客觀地加以分析,準確地采取獎懲措施,兩者都不能過度。另外,強化措施要及時,不能等班里的同學都淡忘了,再來“秋后算賬”,或到群情激憤時才處理。
2.要因人而異,形式多樣化
運用獎懲措施時,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采取不同的方式。有的學生愛面子,口頭表揚效果不錯;有的學生自尊心特別強,當面批評受不了;有的學生一定要嚴肅批評,否則根本沒有效果。只有因人而異,采用不同的方式,才能收到較好的激勵效果。
三、情感激勵
根據(jù)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要分為五大層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注重學生的情感需要,尊重學生,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
1.在班里設置師生交流信箱
班主任一般都有教學任務或其他工作,不可能時時和學生在一起。可以在班里設置信箱,班里的每個學生都可以隨時把自己的想法、建議、問題以書信的形式投進信箱。班主任看完信后,就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給予學生及時的引導和關懷。
2.每月送學生一段評語
一般情況下,班主任每學期結(jié)束時才給學生寫一段評語。我覺得一學期寫一次評語的周期太長,不利于學生的成長。每個月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寫一段評語,就像給學生提供了一面自我認識的鏡子,學生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的優(yōu)缺點,不斷受到啟迪和激勵,從而維持其興奮、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學習,參與班級活動。
四、競賽激勵
學生一般都有爭強好勝的特點,班主任通過組織各種有益的競賽活動,塑造一種外在的壓力氛圍,激發(fā)、鼓勵學生積極進取、努力上進,培養(yǎng)學生的競賽意識、集體觀念。
在實施競賽激勵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和目的
我們不能為競賽而搞競賽,組織每一次的競賽都要有明確的目的。競賽要給學生進一步發(fā)展提供契機,注入一種動力,鼓勵學生學先進、爭先進、趕先進、超先進。
2.要把競賽和評比結(jié)合起來
只競賽不評比,競賽終究會失去激勵作用。應該把競賽和評比結(jié)合起來,由教師和學生代表共同擔任評委,評出前幾名并給予精神或物質(zhì)獎勵。
3.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競賽觀
在競賽中應提倡實事求是,不得弄虛作假,提倡互相協(xié)作和集體奮斗精神。
五、文化激勵
班級文化是一個班集體的靈魂。積極良好的班級文化可以讓一個班級的同學感到心情愉快,積極向上,產(chǎn)生戰(zhàn)斗力。班主任可以通過創(chuàng)建班級文化,來激發(fā)學生的班級凝聚力和對于班級的歸屬感、責任感、自豪感。我認為,在創(chuàng)建班級文化過程中,要注重通過以下方面對學生進行激勵。
1.通過班級公眾形象的建立進行激勵
在開大會、升旗、做操等集會中,要求學生做到快速、有序,并要求學生統(tǒng)一著裝, 塑造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形象。在集會中,要求學生保持安靜、講究文明舉止,塑造一個講禮儀、有涵養(yǎng)的班集體。一旦建立了良好的公眾形象,會激勵學生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 力爭更好。
2.通過營造民主平等的班級氛圍進行激勵
讓全班同學一起參與班級事務的管理與討論,班里的事學生做主,讓每個學生在班里有事可做,有事可管,每件事都有專人負責,班主任發(fā)揮的是引路、指導、建議的作用。這種做法,可以讓學生參與管理,營造民主平等的氛圍,讓學生對班級產(chǎn)生更強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教師激勵學生,是學校教育激勵機制的一貫方法。然而,激勵過程是教師和學生雙方活動的矛盾的統(tǒng)一過程,這個過程既有教師的誘發(fā)和引導,又有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和接受,雙方都有其主觀能動性。其中更重要的是教師通過激勵引導學生的自主意識。所謂自主意識,即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對自身的主體地位、主體能力和主體價值產(chǎn)生一種自覺意識,是作為主體的學生自主性和能動性的觀念表現(xiàn)。教師要善于引發(fā)學生的自主意識,教給他們正確的思維方法,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促進學生的品德和心理素質(zhì)的不斷完善,使他們不斷追求新的目標,對工作和學習保持向上的熱情。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作為班主任,我們要采用多種激勵方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班級管理按照預定目標發(fā)展,成為一個團結(jié)奮進、蓬勃向上的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