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芳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qū)文化館,江蘇 泰州22550)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古典舞、中國京劇、中國戲曲等舞臺劇逐漸出現在世界舞臺上并不斷發(fā)展,其中舞蹈武功技巧毯子功中的翻騰部分對世界舞蹈產生的影響較大。同理,在科學高度發(fā)展的今天,體操技術回歸到毯子功技巧中,會將毯子功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高度。
舞蹈主要的含義是指一種藝術表現形式,這種藝術表現形式主要是通過音樂的參與使得人體的身體語言在一種氛圍和節(jié)奏中自由表達情感和觀念的整個過程。另外,根據相關專家的分析和研究得出,舞蹈除了具備自身的功能之外還與人們的社交活動、祭祀活動以及體育活動等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本文所說的體操主要是指競技體操,這種體操現在以及成為很多大型體育活動的比賽項目,又常被譯為韻律體操。另外,目前世界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對于競技體操有著不同的稱呼,我國將其稱為競技體操[1]。
具體來看,競技體操有多種不同的形式,從參與人數的角度來看,競技體操可以分為團體競技體操和個人全能競技體操以及個人單項競技體操。
舞蹈作為一種舞臺藝術,他更加注重舞者情感的表達,而競技體操作為一種體育競賽項目他更注重的是技術難度的體現,要求所有的動作難度越高越好,因此對人身體極限不停的在做挑戰(zhàn),但二者卻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是人身體運動的藝術,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舞蹈和體操都是對人體的美進行良好展現的藝術形式,都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
所謂毯子功,是指舞蹈的一種的基本功夫,這種舞蹈的基本功夫要求舞蹈演員對翻騰和撲跌等基本的舞蹈功夫技能進行熟練的掌握[2]。通常情況下,舞蹈演員在毯子功的訓練過程中能夠使得身體的協(xié)調性獲得很大的提高,另外還能夠使得自身的舞蹈功底大大加深,對于舞蹈的表演以及創(chuàng)造都是大有裨益的。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毯子功的訓練強度比較大,對舞蹈演員可能帶來的傷害也比較大,所以在毯子功的具體練習過程中,一定要特別注意采取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同時要注意在練習的過程中應當以加強演員的保護為主。
中國古代舞蹈中的毯子功在流傳的過程中有多種方式,秦漢就有武術表演藝術家,雜技演員,多以翻騰為主[3]。舉個例子,我國唐朝時期的很多舞蹈表演就非常重視翻騰等動作,都是在中華文化影響下的藝術技巧,也都是難度較大的舞蹈動作訓練。中國古代舞蹈中的許多動作與中國武術、京劇相結合,表演藝術受武術套路與京劇舞臺戲的影響,只是表現方式發(fā)生變化。
本文經過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認為,加強體操技術在毯子功中的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重要的方面:
第一,有利于舞蹈演員的身心健康。如,毯子功對于舞蹈演員的要求非常嚴格,再加上其動作的難度比較高,所以不少的舞蹈演員在毯子功的訓練過程中面臨著較大的心理壓力,同時還承受著身體上的傷害。然而通過體操技術的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毯子功訓練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進而避免對舞蹈演員造成身體上的傷害以及心理上的壓力,這樣非常有利于其身心健康[4]。
第二,有利于舞蹈演員正確掌握動作與技能。毯子功和競技體操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共同性,通過加強體操技術在毯子功中的應用,可以使得舞蹈演員對于毯子功基礎動作的掌握更加熟練和規(guī)范,進而有效提高自己的舞蹈功底。
第三,有利于增進舞蹈演員之間的互助互信。體操技術在毯子功中的應用過程中,需要舞蹈演員之間進行相互幫助,這樣既能夠使得他們在相互合作中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又能夠使得他們在互相交流和探討中形成對彼此之間的信任[5]。在這種情況下,舞蹈演員在毯子功的訓練過程中不僅得到了來自同伴的心靈溫暖,而且還能夠使得訓練獲得友好的氛圍。
具體到毯子功來說,它作為舞蹈武功的一種基礎性功夫,對于訓練方法的要求非常高[6]。本文之所以認為將體操技術應用到毯子功的訓練中是可行的是基于競技體操的如下的優(yōu)勢:
第一,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的進步,競技體操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所采取的訓練方法和設備等越來越先進,比如很多競技體操的訓練采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分析相應的動作,這樣就可以使得相關動作的訓練非常標準和規(guī)范,這一點在毯子功的訓練過程中可以借鑒[7]。
第二,競技體操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形成了非常完備的規(guī)范的訓練方法,將這些方法應用到毯子功的訓練過程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訓練的速度和效率。
第三,我們將體操技術應用到毯子功的訓練過程中出了以上的優(yōu)勢之外,還能夠使得舞蹈演員在訓練過程中對自己的形體進行科學的訓練,進而使得自己的形體更加完美[8]。
通常情況下來說,體操技術在毯子功中的應用并非易事,需要從多個方面做出努力和創(chuàng)新,本文經過歸納和總結認為體操技術在毯子功中的運用與創(chuàng)新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體操技術在毯子功基礎動作方面的應用我們可以通過具體的動作來進行說明和理解,比如“跟斗翻”是毯子功訓練過程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動作,這一動作并不是十分簡單,需要舞蹈演員多次進行訓練才能夠完成。而在競技體操里面,跟頭有很多的表現形式,舞蹈演員就可以參照競技體操里面的跟頭形式來進行跟頭翻的訓練,這不僅使得舞蹈演員對于這一基礎動作進行科學熟練的掌握,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豐富跟頭翻這一基礎動作的表現形式,使其獲得新生。
通常情況下來說,競技體操中的跟頭翻這一動作和毯子功中的這一動作存在著較大的區(qū)別,后者的跟頭翻往往是根據表演的具體需求而進行表現的,雖然看上去非常具有驚險的韻味,但是在力度和優(yōu)美的結合方面不如競技體操中的跟頭翻表現的那么和諧。所以在毯子功的跟頭翻的訓練過程中,可以借鑒競技體操這一動作方面的訓練和表現,使得這一動作力度和優(yōu)美的結合更加完美。
一般情況下,毯子功的跟頭翻是一項難度比較高的相對來說比較激烈的動作類型,在毯子功基礎動作的訓練過程中,傳統(tǒng)的訓練方式往往會忽略了對舞蹈演員的生理科學方面的保護,使得不少的舞蹈演員因為練習方式不當或者練習強度較大而受傷。然而競技體操在這一方面卻有優(yōu)勢,因為它能夠將跟頭翻這一動作按照人體的生理結構進行動作的科學分解,進而有效避免訓練不當帶來的傷害,因此毯子功的訓練要對此進行借鑒。
首先,競技體操中的技巧多是在高難度的身體極限的柔韌下配合跳轉翻的動作來形成一些難度動作,讓欣賞者瞠日結舌,例如:搬腿轉、踹燕轉、橫挺翻、倒踢、接環(huán)跳等。
其次,競技體操是一種帶器械的體育運動項目,它是在完成高難度技巧的動作上配合一些輕器械,運用拋接的配合動作來取得成績的項目,例如球、帶、棒、圈等,但我們可以將這些輕器械轉化為舞蹈道具運用競技體操的技術難度來提升毯子功的技術難度,這樣對于毯子功的發(fā)展和進步有十分積極的幫助。
通常情況下來說,競技體操對于運動員的力量素質訓練非常重視,所以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往往非常注意采取科學的方法對運動員進行訓練。比如競技體操就明確要求作為運動員應當在具備非常優(yōu)秀的下肢彈跳力量以及腿部的控制力量,所以在對運動員進行訓練的過程中往往會規(guī)定其所必須完成的訓練負荷。我們在對毯子功的具體訓練過程中也要對此進行借鑒和學習,突出毯子功的力量素質訓練,推動毯子功技術的進步。
通常情況下來說,競技體操的很多動作都是通過科學的方法和技巧進行連接,然后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實現技術的提高。例如腿部控制接軟翻接抱腿轉再接跳躍,拋器械同時做大跳前滾翻再接器械等。但在舞蹈中我們可以通過姿態(tài)性的動作再連接技巧。例如通過古典舞雙晃手接抱腿轉.搖臂接后軟翻,涮腰接探海轉接跳躍等。所以在毯子功的訓練過程中,要根據實際的情況,加強競技體操動作與毯子功技巧二者融合,使得舞蹈演員在毯子功的訓練方面獲得更大的進步。
綜上所述,舞蹈作為一種舞臺藝術,他更加注重舞者情感的表達,而競技體操作為一種體育競賽項目他更側重的是技術難度的體現,要求所有的動作難度越高越好。然而體操技術在毯子功中的應用并非易事,需要從基礎動作、力度與優(yōu)美、生理科學等方面進行應用創(chuàng)新。體操技術除了在上述毯子功的良好應用之外,它在毯子功的其他方面也有著良好的創(chuàng)新意義,主要體現在競技體操動作、競技體操力量素質訓練在毯子功訓練中的運用與創(chuàng)新。
此外,做好體操技術在毯子功中應用與創(chuàng)新還需要相關的教師對舞蹈教學方法進行積極變革,更加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民主活潑的課堂氛圍,以促進體操技術優(yōu)勢的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