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梅梅,徐嘯,彭偉 (陸軍勤務學院,重慶 401311)
2.1.1 內容狀態(tài)
課程教學內容包含室外給水排水管網和建筑內部給水排水管道兩個模塊,其中室外模塊部分包含給水管網、排水管網和雨水管渠三個專題;室內模塊部分包含建筑給水、建筑排水和建筑消防三個專題。每個系統(tǒng)的內容都涉及工程設計和維護管理兩個方面。教學內容見下圖所示。
課程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建設注重內容的及時更新,結合新版規(guī)范標準更新建筑給水、排水和消防系統(tǒng)的相關內容;將疫情背景下對給水排水管道提出的新要求融入課堂;將火神山和雷神山醫(yī)院建設中給排水方面的做法加入課堂教學。
2.1.2 內容組織
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xiàn)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精準對接,就需要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整合。課程組將室內、外兩個模塊中給水和排水系統(tǒng)共性的問題,進行梳理和優(yōu)化整合,如給水管道的布置形式、排水管道的設計規(guī)定、各系統(tǒng)的工程設計方法和步驟及施工驗收和維護管理等方面的內容,進行統(tǒng)籌優(yōu)化。使各模塊和各專題之間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做到前后不重復,內容既有比較對應,又有加強鞏固。
2.2.1 課堂教學
受疫情影響,2017級學生授課采用的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教學模式,線上課堂理論教學總體實施方案,見下表所示。
蕭飛羽遲疑時聽到了武成龍的傳音:“只手拿云江湖風評頗佳,傳言為人一言九鼎。屬下斗膽進言:黑旗會人多勢眾,三少雖然技如天人也難免有被黑旗會人海淹沒之慮,如果三少積極接納與黑旗會仇深似海的江湖名士會如猛虎添翼。”
教學方案總體設計
理論教學是必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課堂理論教學的學習和運用是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理論教學采用多媒體技術,它能夠把聲音、圖片、文字甚至是Flash及視頻集成在一起,既增加了課堂的教學信息量,又圖文并茂,形象生動,節(jié)約時間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課程組根據(jù)知識點的特點精心制作圖文并茂的課程多媒體課件,如講授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部分,老師的講解結合滅火過程Flash演示,配以隨動畫過程展示的文字,比單純的口頭講解效果要好很多。
2.2.2 課外教學
實踐教學部分學生返校后采用的線下教學模式,補充課程組創(chuàng)設“給排水管道加工與連接”自主實訓科目;確定參觀教學場地。反映綜合性、設計性、創(chuàng)新性的實踐環(huán)節(jié)超過40%;學生參與性強,自己動手,效果好。答疑高度負責做到了定時定點:時間每周三下午四點半后。答疑形式更是靈活多樣:現(xiàn)場答疑、電話答疑和微信答疑等。針對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重點輔導,批改作業(yè)認真、細致,平時成績進行記錄。所有作業(yè)均100%批改。
2.2.3 課程考核與管理
課程組建設了“給水排水管道工程”試題庫,題型包含填空、判斷、選擇、計算和分析論述等。課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主要包括課后作業(yè)、課堂表現(xiàn)和課程實踐等;終結性考核為課終考試,采用筆試的方式。
2.3.1 教材及相關資料
①主講教材
根據(jù)教學內容需要選擇了2本主講教材,分別為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建筑給水排水工程》(第七版)和由主講老師主編國防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的《給水排水管道工程》。
②相關資料
由于上課時間有限,而多媒體課件所呈現(xiàn)的信息還是有限,還有其他很多信息需學生利用教學平臺進行自學。為了配合教學手段的改革,彌補多媒體課堂教學對學生帶來的不便,制作了容量為2G的課程配套的多媒體教材;收集并歸納整理200余套圖書資料和工程圖紙;遴選并分類整理了200多個教學視頻和動畫;為學生遴選推薦互聯(lián)網教學資源,包括學堂在線由孫海梅主講的給水排水管道工程和中國大學MOOC由付聰主講的建筑給水排水工程等;利用學校COOC平臺,進行了課程在線建設。
2.3.2 教學設施設備
①教學場地
參觀實踐和現(xiàn)地教學場地:學校機關樓設備房(生活給水系統(tǒng)加壓的貯水設備、消防給水系統(tǒng)加壓和貯水設備)、禮堂車庫(無負壓設備、消防管道、排水管道)、外訓樓(綠色建筑示范項目)、課程模型展示室、萬科項目等能滿足現(xiàn)地教學和教學實踐要求,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大大提高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
②實訓室
升級改造了實操室,面積200m2的實訓室能滿足學生進行給水排水和消防管道加工與連接等學生自主實踐科目的開展。
教學督導考評優(yōu)良率為100%;學生對課程教學的滿意度為100%。
將維護核心、強軍目標和戰(zhàn)斗精神培養(yǎng)融入課程教學,同時將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引導學生要把握好“道與度”,爭取做到進退自如;熟知“道法術”,爭取做到運用自如;明白“法理情”爭取能夠正確處理三者之間的關系。知識點與思政點自然而然的融合,將工程責任和工程意識的培養(yǎng)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道德和職業(yè)道德。
為了使人才培養(yǎng)供給側與未來用人單位需求側緊密對接,使課堂與用人單位緊密銜接,課程組成員堅持服務用人單位。在服務用人單位中,加深對用人單位訓練中的新理論、新技術、新裝備、新戰(zhàn)法的了解,并將用人單位需求融入課堂。
給水排水管網工程課程建設,豐富了教學資源,提高了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同時,學校的碩士、博士、任職培訓和相關專業(yè)涉及給排水方面的課程均與給水排水管網工程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課程建設的成果可以做到共享,從而促進一系列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
通過給水排水管網工程課程建設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方面也見到了一定成效。但課程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期的不斷努力,今后將按金課標準在課程團隊和實踐教學改革方面繼續(xù)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