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媚
“媚兒,今天去哪兒玩兒?。俊薄拔覀內ス浣职??”“走,喝奶茶去!”“整天宅在家里沒意思,我們出去玩兒吧!”……
你一定以為這些話出自我的閨密之口吧,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這些話都是我那長不大的媽媽說的!
媽媽很有小女生情結,最愛看的是韓劇?!懊膬海@個帥哥是誰???他長得好帥啊!”“媚兒,你快看,這兩個男主角居然都三十歲了,看起來好年輕??!”……媽媽看電視劇時,總喜歡拉著我說這說那,有時到了飯點也不去做飯。我無奈地說:“媽!別犯花癡了,我肚子餓了!”媽媽瞪了我一眼,說:“哎呀!耽誤我欣賞帥哥了?!彪S即撇撇嘴,轉身向廚房走去。一段短短的路,她回了幾次頭看電視,我佯裝生氣瞪了她一眼,她才大踏步走進廚房做飯。
媽媽是個“假小子”,愛玩各種游戲。一天,媽媽快步向我走來,將我從軟綿綿的沙發(fā)上抱了起來,興奮地對我說:“咱們來玩撕名牌游戲吧?”我本想拒絕她,但看到她興奮的神情,還是答應下來。媽媽拿出兩個長方形的布條,在上面分別寫上我倆的名字,然后我們將寫有自己名字的布條貼在自己的后背上。比賽開始之前,我信心滿滿,一來我身形小,肯定比媽媽靈活,二來我體力應該比媽媽好。然而,開局不到兩分鐘,我就被媽媽的“剪刀腿”緊緊鉗制住,動彈不得。她將我死死地抱住,開開心心地將我的名牌一點一點地撕下,之后還拿著我的名牌在我面前炫耀,真是夠氣人的!
媽媽喜歡給我送驚喜。媽媽像是我肚子里的蛔蟲,總能猜到我想要什么,想吃什么,今天送我一個芭比娃娃,明天送我一套明星的影集,大后天給我一張游樂場的票……媽媽的禮物總能讓我稱心如意。
當然,我和媽媽偶爾也會鬧別扭,可我們很快就會和好。有一回,一道數學題我做錯了好幾次,她在一旁啰啰唆唆的,說自己當年讀書多么優(yōu)秀,怎么女兒沒有遺傳她的好基因。我聽得不耐煩了,反駁了一句:“也沒見你有多么聰明?!?/p>
吃飯時,我還在生悶氣,媽媽居然像一個犯了錯的小孩兒一樣,和我說對不起,說自己不如女兒聰明,以后再也不啰唆了,還沖我做了一個鬼臉,逗得我破涕為笑。
孩子氣的媽媽經常把我們逗笑。一次,我考入年級前十,吃過晚飯,媽媽牽著我的手出去散步,帶著我跳著走。爸爸見了,笑著說:“媚兒,你媽媽還沒有你大,她只有三歲!”結果媽媽居然又牽上爸爸,帶著他一起跳著往外走,惹得我和爸爸哈哈大笑。
我愛這樣的媽媽!
(指導老師 曹鳳芝)
簡 評
考場上寫作文,你有沒有字數不夠的困擾?該文給出了一個好辦法:圍繞一個人,多寫幾件事,人物形象立體又鮮活。該文塑造的媽媽有些另類:追韓劇,有小女生情結;和女兒撕名牌,像個假小子,愛玩游戲;送給女兒時尚、驚喜的小禮物;跳著走路,愛玩鬧,似三歲小孩兒;自夸聰明,嘮叨孩子,知錯就改。可以看出,這個媽媽民主平等,不端架子,喜怒形于色,愛憎在臉上,愛生活,愛女兒?!鞍职忠娏?,笑著說:‘媚兒,你媽媽還沒有你大,她只有三歲!”爸爸這句話里有對媽媽的寵愛。簡單的一句話就表現(xiàn)出一家人的其樂融融。難怪作者在文末脫口而出:“我愛這樣的媽媽!”自豪又得意。
日常生活中,我們所遇的多是小事,寥寥數語就講完了。就一個人物,圍繞他的某種性格特點,選擇幾件小事,組合在一起,文章的內容是不是就更豐富了?人物形象是不是更鮮明了?
當然,我們還可以變形:選擇幾件性質相反的事兒(如有時極節(jié)儉有時又極大方、極其內向寡言又會大義凜然拍案而起),選擇不同人(爺爺、父親、兒子等)面對同一情形的多種表現(xiàn)來寫,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郭培旺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