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劉櫻姝
宣平里商業(yè)街
說西安處處有古跡,隨便一镢頭下去就能挖出一堆文物,這話并非夸張。有一天我在北郊辦事,掃了輛單車隨便騎著走走,在一條名叫“豐產(chǎn)”的路上,居然發(fā)現(xiàn)三處有來頭的歷史遺跡。
豐產(chǎn)路位于未央?yún)^(qū),道路挺長。從西向東依次分布著感業(yè)寺、漢長安城遺址(宣平里)、敦煌塔三處古跡,這些都曾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重要意義。
先來到席王村。一道紅色的低矮圍墻圈起一座小型廟宇。廟小名氣可不小,這便是當年武則天出家的感業(yè)寺舊址。感業(yè)寺這個IP,在各類武后大女主影視劇中必然出現(xiàn),因為這里是武則天命運的轉(zhuǎn)折點。如今的感業(yè)寺又小又破,昔日風采只能靠你去大膽想象。
走進山門,一叢竹子形成一道天然照壁。繞過竹照壁,映入眼簾的是兩塊菜地,位于中軸線上的大殿毫無氣勢,就是個普通房屋,兩邊的廂房更像是工地上搭建的臨時班房。
即使從今天的角度看,感業(yè)寺的位置也很偏僻。估計當年高宗李治跑來和武媚娘約會一趟也挺不容易。從大明宮出發(fā),坐地鐵有六七站,出了地鐵,還得蹬四公里自行車。武則天在這里出家,面對青燈古佛,壓抑著內(nèi)心的欲望,寫下了她一生中唯一一首充滿女人情思的詩《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紛紛,
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常下淚,
開箱驗取石榴裙。
敦煌寺塔
一千多年后,我們讀到這首詩,依然能從中感受到女強人在愛情面前柔軟脆弱的一面。
離開感業(yè)寺一路向東騎行,路過的村子有席王村、惠西村、樓閣臺村……樓閣臺村,名字好別致,讓我頓時想到“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樓閣臺村坐落在漢長安城遺址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這里文化積淀豐厚,于2018年被列為陜西省鄉(xiāng)村旅游示范村。村子投資2.2億元修建了仿漢建筑景區(qū)大漢宣平里,然而卻是游人寥寥。
漢代把老百姓的住處稱為“閭里”,和商業(yè)街區(qū)有別?!伴偂钡奈恢迷诔侵?,“里”在郊外。據(jù)記載,漢長安有一百六十閭里,“室居櫛比,門巷修直”。漢代的宣平里曾一度熙熙攘攘,繁華熱鬧,盡顯“東長安,西羅馬”的榮光。
金門位于宣平里中央核心區(qū)。該建筑高度復原了漢代宣平門。宣平門是漢長安城東城門,出征隊伍就從這個門進出。公元前33年,王昭君出塞就是從此一路北上的。這里曾留下美人對故鄉(xiāng)最后的一瞥驚鴻。值得一提的是,金門的城門與城樓之間有城墻相連,具有軍事防御作用,兼顧城市防洪功能。現(xiàn)今的金門城墻下蘆葦叢生,蘆葦長得和人差不多高,顯得很有年代感,平添古韻。
感業(yè)寺
大漢宣平里景區(qū)規(guī)模龐大,按照仿古建筑+商業(yè)街的老套路修建??墒巧啼伈皇俏凑凶?,就是閉門謝客,連店家的小狗也是無精打采。從牌匾上看,有中醫(yī)養(yǎng)生館、餐館、工藝品店等,和同類景點相比沒有特色。倒是街上打麻將的老年人把麻將牌搓得嘩啦啦響,為蕭條的景區(qū)添了幾分人氣。
宣平里景區(qū)的核心是福佑宮,宮門上著鎖。在此我終于見到了游人:十來個老年攝影愛好者圍著一個漢服美女照相。美女白色衣裙,一襲猩紅色披風,撐著油紙傘,玉立在高臺之上,一看就是“昭君出塞”的扮相。
出了宣平里繼續(xù)向東,來到青西村。高德地圖說這里有座順治年間的敦煌寺塔。我確實也看到了屹立在荒草叢中的塔,可惜被圍墻圈著,鐵門攔著??撮T大爺說這里要修廟,不對外開放。經(jīng)過簡短交涉,在他允許之下我得以進入鐵門,只見七層小塔周圍是簡易房,這大概就是臨時的廟吧。鑒于周邊荒草太深,萬一竄出條野狗該如何是好?所以我最終選擇了遠觀,同時用手機百度“敦煌寺塔”。
宣平里·金門
不百度不知道,一百度嚇一跳!敦煌寺原建于晉代,佛教經(jīng)典著作《法華經(jīng)》的漢譯本最早就是在此翻譯。它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個大規(guī)模翻譯佛經(jīng)的場所,在中國佛教史上地位顯赫。敦煌寺的始建者是西晉高僧竺法護。竺法護“其先月氏人,本姓支氏,世居敦煌郡”。他是鳩摩羅什之前最偉大的譯經(jīng)者,“孜孜所務,惟以宏通為業(yè),終身寫經(jīng),勞不告倦,經(jīng)法所以廣流中華者,護功也”。竺法護被后人稱為“敦煌菩薩”,梁啟超稱其為“西涼佛界有兩要人”之一。
告別敦煌寺塔,穿過青西橋,鉆過高架橋,馬路漸寬后迎來地鐵的標識牌,將我從“考古”現(xiàn)場拉回到現(xiàn)實。我不得不感慨,西安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就像這條豐產(chǎn)路,看起來普通,居然暗藏了如此多的寶藏!再想想整個大西安,想想關中地區(qū),不知還藏著多少寶藏呢!想到這里,自豪之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