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玲 王威
摘 ?要:“學教并重”的現代信息技術課堂與主導—主體相結合的PBL教學法高度適配。以人教版七年級(下)生物學“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為例分析教材,結合信息技術工具找出課堂中情境創(chuàng)設整合點;多樣化評價整合點;模型與建模整合點;課堂管理整合點;生生互動整合點等信息技術整合點。
關鍵詞:初中生物學;信息技術;整合點
1學教并重,充分利用信息技術
信息時代到來呼喚著高質量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課堂教學應該摒棄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但仍然不能片面地“以學生為中心”而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因此主導—主體相結合的教學結構才是新時代背景下教育結構化變革的具體內容。[1]
信息化背景下的“學教并重”是把“以教為主”和“以學為主”的教學設計理論結合的成果,既關注教師的教,也關注學生的學。我國學者參考加涅的“九段教學法”、奧蘇貝爾的“學與教與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提出了“主導—主體相結合”的教學結構理論與對應的教學設計步驟。如下:①教學目標分析②學生特征分析③教學策略設計④學習情境創(chuàng)設⑤信息技術支撐工具選擇⑥通過提問或課堂觀察等方式對課堂教學做形成性評價⑦根據反饋對教學設計作相應修改。[2]
該教學結構理論做出的變革主要在于步驟③~⑥,其中要求運用信息技術工具支撐課堂教學。一線教師實現學與教并重的課堂要基于教學設計,因此需要在“備教材”與“備教法”時找出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點,并且進一步利用工具更新教學評價方式。
2合理應用,探究希沃白板的功能
希沃白板是互動式多媒體教學平臺軟件,它的使用基于多媒體交互白板工具,包含云課件、課堂活動、學科工具、希沃授課助手、希沃視頻展臺、希沃易課堂、班級優(yōu)化大師、遠程教學軟件等功能,可與手機APP連接實現文件實時上傳。從硬件與軟件上都能夠滿足教育變革下學教并重的課堂需求,因此希沃白板是服務于教學的良好信息技術工具。
希沃白板中“課堂活動”是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良好工具,課堂活動包含五類游戲:趣味分類、選詞填空、知識配對、超級分類、分組競爭,游戲需要教師課前進行設計。
在上課時教師能隨時在面板中選擇使用學科工具欄目,欄目中包含題庫、公式、化學方程、課程視頻、仿真實驗等資源,能夠滿足小學科學及中學生物學課堂的一般需求。思維導圖也是希沃平板的一個常用功能,在各類課型中都能發(fā)揮構建知識框架和小結等重要作用。
授課助手與班級優(yōu)化大師都可以幫助教師管理課堂與輔助教學,實現對學生課內外全方位評價的數字化與便捷化
3抓準整合點,打造PBL現代化課堂
如何正確判斷整合點是教師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時的困惑,對整合點的判斷基于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思考以及對學生的實際分析,整合點通常出現在當常規(guī)教學手段不足支撐教學內容的實施而信息技術手段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與水平時。[3]
PBL教學法,也就是以問題為學習起點、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該教學模式注重問題情境的應用、學生的合作討論及多樣化的評價,教師發(fā)揮著主導地位,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或任務的過程中學習,從而實現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信息技術服務于學教并重的現代化課堂,PBL教學模式的特點表面它是有助于實現交互式的現代化課堂的,因此判斷出PBL模式下的信息技術整合點正是構建學教并重的現代化課堂的關鍵。
因此現代化課堂中存在情境創(chuàng)設整合點;多樣化評價整合點;模型與建模整合點;課堂管理整合點;生生互動整合點
以初中生物七年級下冊第三章第二節(jié)“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為例,結合PBL教學法分析現代化課堂中的整合點。
整合點1:情境創(chuàng)設
判斷依據:真實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需要學生的真實體驗,再通過教師提供的具有啟發(fā)性的直觀信息,才能提出符合實際的重要問題。圖片或視頻中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大于語言文字的,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在白板技術的支持下能夠更加有效。
實例:教師引導學生體驗胸廓運動后,展示人體呼吸運動動態(tài)模式圖,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胸廓的變化與呼吸有什么關系?是胸廓擴大導致吸氣還是因為吸入氣體后使得胸廓變大?在呼吸運動中,哪些結構與胸廓的擴張與收縮有關?小組合作填寫:收縮→胸廓→吸氣;舒張→胸廓→呼氣。
整合點2:模型應用
判斷依據:模型的直觀效果是語言描述或實物教具難以實現的。學科工具中有大量的模型,例如心臟的三維模型、人體全身血管分布圖且可以局部放大或縮小
實例:應用模型,展示氣管、支氣管、肺泡,肺的關系以及肺泡與毛細血管間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要求學生畫出氣體交換與肺部結構的思維導圖。
整合點3:仿真實驗
判斷依據:應用仿真實驗模擬實驗過程,可輔助學生理解抽象過程,有效解決某些實驗周期過長或條件不足造成的缺失。
實例:小組討論在呼吸運動中膈肌的變化后,小組代表上臺利用白板中的模擬實驗,模擬膈肌的運動。
整合點4:多元化評價
判斷依據:對學生當下掌握水平的實時評價;應用班級優(yōu)化大師對小組活動進行評價和記錄。
實例:在討論過程中利用希沃手機APP對學生的實時表現進行評價。
整合點5:生生互動
判斷依據:當小組的討論成果是文字的形式,比如思維導圖或模型設計等,教師可以通過手機端拍照上傳白板展示,進行生生之間的交流學習。
實例:對學生的思維導圖拍照,通過希沃授課助手傳到白板上,其余學生進行評價并操作白板進行修改。
信息技術下師生共同學習成為課堂的主要形式,高效學習不再是核心要求,有效教學與深度學習才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通過對整合點的分析發(fā)現,“學教并重”的現代信息技術課堂與PBL教學法是高度適配的,以希沃白板為代表的教育與技術的結晶,在未來的教育發(fā)展和落實培養(yǎng)目標必不可少的工具。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如何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7,38(10):88-92.
[2]何克抗.我國教育化理論研究新進展[J]. 中國電化教育,2011(1):1-19
[3]范麗. 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和數字化實驗系統(tǒng)的初中生物學課堂教學行為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9.
作者簡介:
王曉玲,1997年3月生,女,四川宜賓人。四川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19級研究生,專業(yè):學科教學(生物)
王威,男,四川師范大學研究生導師,副教授,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
(四川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