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高龍,王 瀟,李 跟,李 毅
(1.連云港明達工程爆破有限公司,連云港 222021;2.武漢理工大學,武漢 430070)
由于巖石具有碎脹性,爆破后巖塊呈松散狀態(tài),巖體體積增大。爆破前,通常要在自由面處預留足夠空間,以容納爆破碎脹所增加的那部分巖體體積。這種條件下的爆破稱為自由空間爆破,沒有足夠補償空間的爆破則稱為擠壓爆破[1,2]。實際上,擠壓爆破的補償空間是從松散材料中擠壓出來的,這種松散材料稱為擠壓材料,通常為前一次爆破未清理完的渣堆。所以擠壓爆破又稱為留渣爆破或壓渣爆破[3-6]。1982年張生善等人對渣體在爆破過程中的作用進行詳細闡述[7],并分析了其產(chǎn)生的經(jīng)濟效果。費鴻祿將壓渣爆破技術應用于路塹石方開挖的施工中[8],實踐證明該方法爆破效果良好,爆破巖石塊度均勻,大塊率低。尹岳降等人基于礦山臺階爆破技術[9],合理分析不同爆區(qū)的巖性差別,針對不同爆區(qū)設置了不同爆破參數(shù)。該方法使得爆破后巖石大塊率大大降低。
張元娟等人對壓渣爆破理論進行了詳細說明[10]。壓渣爆破技術是在原有“自由面”齊發(fā)爆破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因此施工方法基本與“自由面”爆破方法相類似,不同的是按設計預留了“渣體”,采用毫秒延時進行排間爆破,并相應地調(diào)整了孔網(wǎng)參數(shù)[11]。趙春艷等人應用遺傳神經(jīng)網(wǎng)絡模型對臺階壓渣爆破效果進行預測,增強了預測結果的可靠性,為選擇爆破參數(shù)和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提供了依據(jù)[12]。曹茂欣等人在路基石方開挖工程中,將壓渣爆破與微差爆破相結合,取得了較為理想的爆破效果[13]。
為消除地質(zhì)災害隱患,徹底解決連云港東疏港高速公路通車后的安全問題,連云港港口集團擬對東疏港高速公路中云臺山路塹西側邊坡+84 m以下邊坡崩塌、滑坡地質(zhì)災害進行工程治理。治理方法為將路塹西邊坡+84 m以下邊坡滑坡、崩塌危巖體清除。治理開挖總工程量近1.2×107t。
本工程爆破開采區(qū)域正東側正在運行的東疏港高速公路距爆破區(qū)域最近距離僅為20 m;東南方向有混凝土攪拌站最近距離僅為70 m;南側爆區(qū)距康緣藥廠最近距離為800 m,康源藥廠有國家級生物中藥重點實驗室,實驗室儀器對爆破震動要求極高,根據(jù)藥廠提供儀器能夠承受爆破震動上限值為0.1 cm/s。北側鄰近云門寺村和云門水庫,距云門水庫最近距離僅為25 m,云門寺村大多數(shù)民房都在復雜環(huán)境深孔爆破警戒200 m范圍內(nèi),爆破作業(yè)環(huán)境十分復雜。
本工程具有如下施工特點:
1)爆破作業(yè)區(qū)域臨近運行中高速公路,爆破環(huán)境復雜,爆破規(guī)模受限。
2)因配套工程影響,石料出運受限,山場石料擠壓影響爆破作業(yè)面形成。
3)爆破作業(yè)工期較短,壓渣爆破應用是完成本工程任務關鍵技術。
壓渣爆破即是在露天臺階爆破中利用預留渣體控制待爆區(qū)的前沖距離,使被爆巖體與預留渣體產(chǎn)生擠壓碰撞,達到進一步改善爆破巖體塊度分布的一項爆破技術。如圖1所示。該技術可使鉆孔爆破工作與清渣工作同步進行,提升工作效率,同時減少爆破體的大塊率。
圖 1 壓渣爆破條件下爆堆規(guī)格與采掘的關系圖Fig.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lasting muck pile specifications and mining under buffer blasting
壓渣爆破的破巖原理可總結成三個方面:1)利用留渣體控制爆堆的前沖距離,爆堆體受爆破能量作用,向前運動過程中與留渣體碰撞,這種高速碰撞與沖擊,進一步破碎巖石,降低巖石大塊率。2)留渣體的存在使得爆炸產(chǎn)生的高溫高壓氣體在巖體內(nèi)部的作用時間增長,延緩了高溫高壓氣體從巖體向外部逸出的時間,提高了炸藥的能量利用率。3)壓渣爆破采用炮孔間毫秒延時逐孔起爆方式,該種起爆方案可使巖體處于連續(xù)的應力狀態(tài),使巖石的破碎更為充分[14-16]。
根據(jù)東疏港路塹工程以及+84 m以上平臺綜合治理的施工經(jīng)驗,擬將本工程分為五個開采平臺,分別為+69 m、+54 m、+39 m、+26 m、+17 m。前四個平臺靠近邊坡時按兩級開采平臺分為三級最終平臺,最終形成+74 m、+64 m、+54 m、+44 m、+35 m、+26 m六個臺階,+26m平臺下降9 m形成+17 m臺階,如圖2所示。
圖 2 爆破臺階布置(單位:m)Fig. 2 Arrangement of bench blasting(unit:m)
臺階爆破主要參數(shù)包括炮孔直徑、孔深、孔距、排距、炸藥單耗與單孔裝藥量等。
1)炮孔直徑D。根據(jù)工程現(xiàn)場巖石性質(zhì)、臺階高度與現(xiàn)有鉆機設備等條件,本工程鉆機擬采用PC385露天潛孔鉆機,鉆頭直徑d=115 mm,則炮孔直徑D=115 mm。
2)鉆孔形式。鉆孔形式采用傾斜孔,傾角α為75°。
3)孔深L與超深h。炮孔深度由臺階高度和炮孔超深共同決定。該工程臺階高度H=15 m。炮孔超深是為了克服底板阻力,使爆破后不留巖坎。本工程炮孔超深h按1 m計算。結合炮孔傾角,計算孔深L=(H+h)/sinα=16.6 m,如圖3所示。
4)底盤抵抗線。根據(jù)壓渣爆破的的特殊性與前期對礦體爆破效果的了解與掌握,根據(jù)炮孔孔徑計算壓渣爆破的底盤抵抗線:Wd=KD,K值取30,計算Wd=3.45 m,選取Wd=3.2 m。
5)孔距a和排距b。孔距a=mWd。m為鉆孔密集系數(shù),一般取1.0~1.6,據(jù)巖石性質(zhì)及其節(jié)理發(fā)育情況,取m=1.5,則a=1.5×3.2=4.8 m。排距b=Wd=3.2 m。炮孔剖面示意圖如圖3所示。
圖 3 炮孔剖面示意圖(單位:m)Fig. 3 Schematic diagram of blasthole section(unit:m)
6)填塞長度。填塞長度指裝藥藥柱頂面至孔口這段不裝藥的長度。合理的堵塞長度確定能降低爆炸氣體能量損失和增加鉆孔裝藥量。若堵塞長度過大,則單孔裝藥量減少,當巖石較堅硬時,巖石大塊率較高。堵塞長度較小則容易產(chǎn)生沖炮,不僅浪費炸藥能量,而且容易產(chǎn)生爆破飛石。綜合考慮巖石大塊率、爆破安全性與壓渣爆破的特殊施工條件,填塞長度:Δl=(20~30)D,計算得Δl=2.3~3.45 m,本工程取堵塞長度Δl=3.0 m。
7)炸藥單耗q。對于深孔爆破,炸藥單耗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參數(shù),受巖石的可爆性、炸藥的種類、自由面條件和塊度要求等因素影響。根據(jù)采區(qū)現(xiàn)狀,臺階高度H=15 m,依據(jù)巖石巖性與工程經(jīng)驗,確定炸藥單耗q=0.45 kg/m3。
8)單孔裝藥量Q。單孔裝藥量可按下列公式計算[17]
Q=qabH=0.45×3.2×4.8×15=103 kg,
實際取Q=100 kg
(1)
前排孔由于緊挨留渣體,爆破產(chǎn)生的能量損失較大,為保證前排孔爆破質(zhì)量,需要增加裝藥量30%~40%,本工程前排孔裝藥量130 kg。
合理的留渣厚度對壓渣爆破的效果至關重要。留渣厚度可由下式計算得出[17]
(2)
式中:B為留渣厚度,m;W為底盤抵抗線,m;K為留渣體的松散系數(shù);ρ1為巖石密度,t/m3;ρ2為留渣體的堆積密度,t/m3;C1為巖體中彈性波波速,m/s;C2為礦渣內(nèi)彈性波波速,m/s。
C2≈500(3+d)
(3)
式中,d為留渣體巖塊的平均尺寸,m。
根據(jù)工程測量情況,d=0.8 m,C1=4000 m/s,C2=1900 m/s,k=1.3~1.77,本工程取k=1.6。代入(2)式求得B=3.32 m。實際取B=3.5 m。
基于前述壓渣爆破的作用原理,為增加巖石相互撞擊的機率,本工程施工孔眼呈矩形布置,如圖4所示。矩形爆破的起爆方式使得被拋擲起來的大塊巖石相互撞擊,增加巖石的相互撞擊概率,減小巖石大塊率。
圖 4 炮孔平面布置圖(單位:m)Fig. 4 Layout of the blast hole(unit:m)
起爆順序為毫秒延時逐孔起爆,如圖5、6所示。炮孔間的起爆順序為相間布置,延期時間為毫秒級,逐孔起爆產(chǎn)生的應力波能量在時間、空間上是相互分開的,振動效應隨之減小。由于避開了主振相的相位,相比傳統(tǒng)起爆技術,爆破振動效應可減少1/3~2/3。
圖 5 起爆網(wǎng)路敷設Fig. 5 Detonation network laying
圖 6 雷管段別Fig. 6 Detonator segment
逐孔起爆技術的關鍵是合理選擇起爆間隔時間,延時間隔時間t按下式計算[17]
t=aw
(4)
式中:a為與巖石有關的系數(shù),取a=6;w為最小抵抗線,w=wd=3.2 m。經(jīng)計算:t=14 ms,按施工經(jīng)驗取t=50 ms。起爆方法采用復式非電起爆網(wǎng)路,激發(fā)筆引爆。
裝藥形式為人工裝藥,采取連續(xù)耦合裝藥結構[18],如圖7所示。
圖 7 裝藥結構示意圖Fig. 7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charge structure
炸藥使用2#巖石乳化炸藥,起爆雷管為導爆管雷管。為確保每個炮孔均被可靠起爆,每孔裝兩發(fā)同段別雷管,炮孔上部采用正向起爆,炮孔底部采用反向起爆。
巖石爆破時,伴隨著爆破過程必然產(chǎn)生爆破地震、爆破飛石、空氣沖擊波及有害氣體,因此,爆破時為確保爆區(qū)周圍人員、設備以及建筑物等的安全,爆破設計時必須確定爆破危害范圍。我國爆破安全規(guī)程采用保護對象所在地質(zhì)點峰值振動速度作為主要判別依據(jù)[19]。安全距離的確定可采用薩道夫斯基經(jīng)驗公式進行估算[20]
Rd=Q1/3(K/V)1/α
(5)
式中:Q為最大一段齊爆藥量,本次施工最大一段齊爆藥量不超過300 kg,一次爆破總藥量為3000 kg;K是與地質(zhì)、地形條件有關的系數(shù),取K=150;α為衰減系數(shù),取α=1.65。V為爆破地震波速度,根據(jù)被保護建筑物的特征取V=0.1 cm/s。
經(jīng)計算,爆破安全距離Rd=552.24 m,此安全距離滿足康緣藥業(yè)重點實驗室對爆破安全距離的要求,所以采區(qū)開展的爆破是完全可行的。
深孔爆破個別飛散物安全允許距離按下式計算[17]
RF=(40/2.25)d
(6)
式中:RF為個別飛石安全距離,m;d為炮孔直徑d=115 mm。計算結果RF=181.1 m。該計算結果小于《爆破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值,同時,根據(jù)爆破現(xiàn)場爆后實際測量,爆破飛石最遠距離171.2 m,故應以規(guī)程規(guī)定值作為圈定警戒范圍的依據(jù),即中深孔爆破時以R=300 m為半徑圈定爆破警戒范圍。
連云港東疏港高速公路中云臺山路塹邊坡的工程實踐表明,該壓渣爆破參數(shù)選擇合理,符合實際情況。爆破后,爆堆松散、塊度均勻、大塊率較低、有效提高了采裝速率?;谝陨瞎こ?,得出如下結論:
1)路塹邊坡爆破中采用壓渣爆破技術,可達到控制飛石,減少爆堆大塊率的目的,獲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
2)逐孔起爆可有效減少一次齊爆藥量,降低爆破地震效應。
3)壓渣厚度與炸藥單耗對壓渣爆破效果具有重要影響。本工程壓渣厚度3.5 m,炸藥單耗0.45 kg/m3可以取得預期的爆破效果。
4)綜合采用壓渣爆破、逐孔起爆等技術,同時對炸藥單耗等爆破參數(shù)進行優(yōu)化設計,解決了大塊率和根底控制等難題,極大地提高了施工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