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煦棠
摘 要:學科思維導圖是一種可視化的教學輔助工具,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能將復雜的知識條理化,將思維形象化。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知識點多、雜,不易記憶,學習難度大,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思維可視化策略——學科思維導圖法,可幫助學生快速構建知識體系,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同時可提高邏輯思維及反思能力等,發(fā)展心智,減負增效,提升學習效果。
關鍵詞:學科思維導圖;病原生物和免疫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0 文獻標識碼:A
學科思維導圖的概念由劉濯源首先提出,是指以圖示(以層級結構為主)或圖示組合的方式對學科知識體系進行結構化表征的過程,以發(fā)現學科思維的本質及規(guī)律性,實現學科思維的內化,形成結構化思維,促進學習者心智結構的發(fā)展。學科思維導圖是一種思維可視化的教學策略[1]。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為高職高專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的核心基礎課程,知識體量大,課程專業(yè)概念多、名詞多,以免疫學為甚,概念原理抽象難以理解,難以記憶,知識點易混淆易遺忘,內容多且相互關系錯綜復雜。總體而言,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一般,普遍反應學完后感覺稀里糊涂,對課程沒有整體性的系統(tǒng)性的認識,教學效果欠佳。針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這一問題,將學科思維導圖這一教學方法將引入到教學中,本文總結了學科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旨在在同行間進行分享,提升教學質量。
1 承前啟后導入新課
精妙的課堂內容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帶著思考進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細菌學的總論,其知識是連貫、系統(tǒng)的,利用思維導圖作為導課工具,可以及時、快速地對前課概念和內容概要進行回顧,幫助學生加強記憶,防止遺忘。并在已學過知識的基礎上引出新的問題,順勢漸進地進入新內容的學習,避免教學內容的脫節(jié)。例如用圖1的思維導圖方式步入“細菌的生理”內容的學習。細菌是單細胞的原核生物,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對細菌的形態(tài)和結構進行了學習,知道了細菌的外貌及內部構造,按照認知規(guī)律,接下來我們將走進細菌的生活,看看細菌生活所需的條件、吃什么東西、代謝物是什么以及它如何繁殖和生命活動的規(guī)律,用易于理解的思考邏輯逐步導出問題,然后總結這些問題所涉及的知識點就是要學習的新課內容“細菌的生理”。在講授具體內容時可按照導課思維導圖的順序進行,保持教學思維前后的一致性[2]。
2 助力手寫板書
目前課堂多以多媒體PPT課件和傳統(tǒng)古典手寫板書結合授課,但是傳統(tǒng)的線性板書只是書本知識要點的羅列重現,思維導圖具有可視化、有序化、有類化的特點,利用思維導圖手寫板書,可以將各個知識點前后有邏輯的聯系起來,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思考,讓學生緊跟教學思路。同時思維導圖板書可以讓學生獲得直觀的知識框架,使教學內容主題清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讓學生高效記錄筆記,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2]。
3 思維導圖為課堂畫龍點睛
課堂小結在課堂教學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思維導圖圖示清楚、文字簡潔,作為課堂小結簡明扼要、提綱挈領。師生共同使用思維導圖在較短時間內可對課堂內容進行回顧提升、歸納梳理,加強對知識的整體印象,清理知識的層次結構,形成知識結構和框架。并且可以循著知識脈絡進行思維發(fā)散,介紹專業(yè)領域的新進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了解學科前沿知識,活躍思維、拓寬認知,使“課雖終、趣尤存”[3]。
4 將繪制思維導圖布置為課后作業(yè)
臨床醫(yī)生要提升臨床思維、提高專業(yè)技術水平,需具備持續(xù)深度學習及對平時工作經驗進行歸納總結、提煉的能力。在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醫(yī)學生的教學過程中就要注意進行思維訓練及能力培養(yǎng)。秉承“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理念,選擇合適的學習內容,將手繪或使用專業(yè)軟件繪制思維導圖布置為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在獨立繪制導圖的過程中,逐漸學會深度閱讀、鉆研書本,學會如何篩選關鍵詞、建立層級邏輯關系,學會進行知識聯想及遷移,學會自己分析問題、整理知識、總結規(guī)律。通過繪制思維導圖提高學生的系統(tǒng)思考能力,養(yǎng)成其系統(tǒng)學習和歸納總結的好習慣,促進其個人成長,也有益于學生的日常生活和今后工作[4]。
繪制思維導圖可以使用個性化的布局、字體、顏色及圖片等,優(yōu)質的思維導圖讓人賞心悅目。繪制導圖在展現知識的同時也是一種藝術創(chuàng)作,可以激發(fā)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審美能力。選擇優(yōu)秀的思維導圖作為教師授課素材,制作思維導圖集,實現教學相長,師生共贏。另外,思維導圖是學生經過自身大腦思考后建立的知識體系。相比于客觀測驗題目,教師通過學生提交的思維導圖作業(yè),可以更直觀的了解學生對知識的認知理解程度,進行多維教學評價,以便及時給予學生針對性的引導,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策略,提升教學質量。
5 借助思維導圖提高練習效率
知識的掌握離不開練習,選擇典型的例題可以幫助學生強化重點、關鍵點及臨床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考點,并弄清易錯易混知識點。本著“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在構建思維導圖的時候,老師不全盤托出的灌輸給學生,而是在繪制思維導圖時留白,把考點空出來,設置名詞解釋、填空題和問答題等,通過課堂一環(huán)一環(huán)的提問、練習,合理而有效的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考,讓學生們自行完成思維導圖。例如圖2:(1)抗原的概念?(2)抗原的兩個基本特性是什么?(3)決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4)醫(yī)學上重要抗原物質有哪些?(5)什么是類毒素?結合多媒體教學指導學生從整體入手,循序漸進將知識點細化、詳實,在完成練習的同時,構建出一個較完整的思維導圖,有助于把腦海中雜亂無章的知識點有序化、網絡化,從而學生可以建立對教材的深度理解,形成條理清楚、邏輯清晰的思維;同時幫助學生多題歸一、脫離題海,實現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學習自由;并有助于溫故而知新,將知識內化、系統(tǒng)化,提高學習效率,順利完成學習目標[2,5]。
6 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自主復習
因課時受限,高職高專的課程復習以學生自主復習為主,思維導圖可以作為學生進行自主復習、自我學習效果評價、自我反思的工具。思維導圖是對知識的概括總結,課后學生可以依據思維導圖進行復習,使復習有綱可循,減少復習的無助感、盲目感。通過思維導圖筆記的關鍵詞逐一檢測自己對知識點是否掌握、記憶有無混淆及查漏補缺等,從而構建較完善的立體的知識網絡,提升復習效率。這一過程也可促進學生進行自我認識、自我反思、自我監(jiān)督及自我改進,使學生具有更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牢固地掌握知識。另外,在課堂筆記的基礎上,學生可以在思維導圖中增加自身獨特的理解和內容,實現從知識結構向認知結構的轉化,實現深度學習,最終得心應手地運用知識[6-7]。
7 結語
綜上所述,學科思維導圖可以運用于病原生物與免疫學教學的多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們構建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效率,減輕學生負擔。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把學科思維導圖法融入課堂中,多措并舉優(yōu)化教學,提高教學效果,最終實現優(yōu)質教學。
參考文獻:
[1]劉濯源.教育4.0時代,教育技術的新變革[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15):143-144.
[2]閆勇,張麗紅,劉靖靖,等.思維導圖在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微生物學通報,2020,47(4):1019-1025.
[3]韋紅玉,唐華英,楊珊,等.思維導圖融入醫(yī)學免疫學課堂教學初探[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7,39(4):322-323,328.
[4]蔣黎華,鈕曉音,張勇,等.綜合思維導圖在醫(yī)學免疫學教學中的運用初探[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8,20(2):84-86.
[5]劉濯源,林書揚.思維可視化與深度學習的融合探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9(21):4-8.
[6]王紅英,張峰波,王松,等.基于整體觀思維導圖的免疫學自主學習模式的實踐研究[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7,33(8):1236-1239.
[7]任書榮,張蓓,王靜,等.多軌道改革在《醫(yī)學免疫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中國免疫學雜志,2020,36(2):23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