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英
(陸軍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重慶400038)
野馬追是菊科輪葉澤蘭(Eupatorium lindleyan?umDC)的干燥地上部分,輪葉澤蘭在我國分布廣泛,道地產(chǎn)區(qū)為江蘇盱眙[1]。野馬追含有黃酮類、倍半萜、二萜類、三萜類、揮發(fā)油、有機酸,以及氨基酸與微量元素等生物活性物質(zhì)[2]。早在1812 年Fred?erick對野馬追的生物活性進行了研究[3]?,F(xiàn)公認野馬追主治痰多、咳嗽與氣踹等[4],對勞傷咳嗽、無名腫痛等也有療效[5]。1973年文獻記錄了野馬追臨床用于治療老年慢性氣管炎[6]?,F(xiàn)代研究表明,野馬追中黃酮類、萜類等物質(zhì)具有抗腫瘤、抗病毒、降血脂等作用。本研究就野馬追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臨床應(yīng)用等方面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為野馬追的進一步開發(fā)研究和臨床應(yīng)用提供科學依據(jù)。
野馬追中化學成分主要包括黃酮類、萜類、甾體類、揮發(fā)油及有機酸、氨基酸與微量元素等。
2003 年楊念云等采用工業(yè)酒精對野馬追地上全草進行了化學成分研究,從野馬追中分離得到了槲皮素[7]。2004年肖晶等先用超臨界二氧化碳對野馬追進行了提取,再用95%乙醇回流對殘渣進行提取,從中分離得到了山奈素、槲皮素、蘆丁、金絲桃苷[5]。2004年錢士輝等對野馬追乙酸乙酯提取部分使用硅膠柱進行提純,得到了槲皮素、山奈酚、棕矢車菊素、黃苗苷、三葉豆苷、金絲桃苷等6 種黃酮類化合物[8]。2008 年張曉玲等采用 LC-MS 聯(lián)用技術(shù)對野馬追及復方野馬追膠囊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了6種黃酮類化合物:槲皮素、金絲桃苷、三葉豆苷、黃芪苷、山柰酚和棕矢車菊素[9]。2012 年吳雙慶等采用硅膠、Sephadex LH-20 等柱色譜方法對野馬追乙酸乙酯萃取部位進行分離,得到了澤蘭葉黃素、澤蘭黃素、木犀草素、異槲皮苷、蒙花苷等黃酮類化合物[10]。2015年褚純雋等采用UPLC-Q-TOF/MS 對野馬追乙醇提取物的化學成分進行了分析,結(jié)果表明野馬追中含有蒙花苷與5,8,4′-三羥基-7,3-二甲氧基黃酮兩種黃酮類化合物[11]。2016年Clavin等人從野馬追中分離出了海棠素、桔梗苷、刺槐苷、藜蘆苷和金絲桃苷等黃酮類化合物。2020 年潘宏春等[13]應(yīng)用 UPLC-Q-TOF/MS 對野馬追的主要化學成分進行了研究,鑒定出了檉柳素、鼠曲草黃素、五椏果素與鼠李檸檬素黃酮類物質(zhì)[12]。
1.2.1 倍半萜內(nèi)酯類
1979 年Kazuo 首次從中藥野馬追中分離出了4個吉馬烷型萜類化合物Eupalinin A/B/C/D[14]。2004年Huo 等人從野馬追中分離得到10 種新的愈創(chuàng)木酚型倍半萜內(nèi)酯 Eupalinilides A-J[15]。2005 年楊念云等對野馬追全草采用多種柱層析方法得到了Eu?palinolide(野馬追內(nèi)酯)A/B[16]。2006 年 Huo 等從野馬追中分離得到了兩個新的萜類化合物Eupalino?lide K/D[17]。2007年 Yang 等從野馬追全草中分離得到了2 種新吉馬烷型萜類化合物Eupalinolide C/E[18]。2008 年,Ye 等從野馬追 95% 乙醇提取物中分離得到了1 個杜松烷型倍半萜內(nèi)酯Eupalinilide M[19]。2010年Yang等發(fā)現(xiàn)了3種倍半萜內(nèi)酯化合物3-β-乙酰氧基-8-β(4′-氧基-虎酰氧基)-14-羥基-賀蘭果苷、3β-乙酰氧基-8β-(4′-氧代-替甲酰氧基)-14-羥基-殼甾內(nèi)酯、3-β-乙酰氧基-8β(4′-羥基-虎甲酰氧基)-香豆內(nèi)酯[20]。2012 年Yan 等采用高速逆流色譜從野馬追95%乙醇提取物中分離得到了3β-羥基-8β-[4′-羥基虎酰氧基]-海松內(nèi)酯與 Eupalinolide A/B 3 種倍半萜內(nèi)化合物[21]。2012年吳雙慶等人利用硅膠、ODS、Sephadex LH-20、PHPLC 等從80%野馬追乙醇提取物中得到了6 種eupalinolide F-K[10]。2016 年 Yang 等從野馬追分離得到了一種新的倍半萜化合物eupalinolide O[22]。2017 年,仲歡歡采用大孔樹脂柱、硅膠柱、C18 色譜柱、PHPLC 等技術(shù)從野馬追中分離得到了eupalino?lide L/M 2 種新的倍半萜類化合物[2]。2018 年 Tian等從野馬追中分離得到了一種新的倍半萜內(nèi)酯F1012-2[23]。2018 年 Wang 等人從野馬追中分離出了 兩 種 新 的 倍 半 萜 eupalinolide L/M[24]。 2020 年Zhang 等人從野馬追的地下部分分離得到了三種新的倍半萜類化合物Eupachinsin E/F 與14-Deacetyl?guaiaglehnin A[25]。
1.2.2 二萜類化合物
2012年吳雙慶從野馬追中分離得到了3種二萜類化合物 3-(hydroxymethyl)-1,14,15-trihydroxy-7,11,15-trimethyl-2,6,10-hexadecatrien-13-ace?tate、3-(hydroxymethyl)-1,13,15-trihydroxy-7,11,15-trimet-hyl-2,6 ,10- hexadecatr- ien-14-ace?tate 、3-(hydroxymethyl)-1,13,14,15-tetrahy?droxy-7 ,11,15-trimethyl- 2,6 ,10-hexadecatri?ene[26]。2013 年李偉超從野馬追中分離得到了二萜類化合物:半日花烷型、海松烷型、松香烷型、降半日花烷型以及二降半日花烷型二萜等[27]。
1.2.3 三萜類化合物
2004 年肖晶等使用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野馬追時發(fā)現(xiàn)了齊墩果烷醋酸酯[5]。2005 年,楊念云等從野馬追中分離得到了蒲公英甾醇棕櫚酸酯[16]。2012 年吳雙慶從野馬追中分離得到了蒲公英甾醇乙酸酯、偽蒲公英甾醇乙酸酯、偽蒲公英甾醇三種三萜類化合物[26]。2013 年汪玢等從野馬追中分離得到了8 種三萜類化合物eucalyptic acid、eucalyptic acid B、eucalyptolic acid、麥珠子酸/樺木酸、3,β,3O-二羥基-羽扇豆醇酸、3,β 羥基-3O-降羽扇豆烷-2O-酮-28-酸、山楂酸[28]。2013 年李偉超從野馬追中分離得到了三萜類化合物:羽扇豆烷型、烏蘇烷型、齊墩果烷型及其阿魏酸衍生物等[27]。
2005 年楊念云等從野馬追中分離得到了咖啡酸[16]。2012 年吳雙慶從野馬追中分離得到了丁酸、正十六烷酸、正二十八烷酸[26]。2015 年褚純雋等從野馬追中分離得到了香草酸、正二十八烷酸[15]。2018 年楊琴等人對野馬追內(nèi)的綠原酸、新綠原酸、隱綠原酸進行了含量測定[29]。
2003 年陳建使用GC-MS 鑒定出野馬追花蕾含有以下?lián)]發(fā)油成分:1-甲基-1-乙烯基-2,4-二(1-甲基-1-乙烯基)環(huán)己烷、石竹烯、7,11-二甲基-3-亞甲基-l,6,10-十二三烯、2,6,11-三甲基十二烷、7-甲基-卜異丙基-亞甲基八氫化萘-7-烯、4,7-二甲基-1-異丙基六氫化萘4,7-二烯、8-甲基-亞甲基-5-(1-甲基-1-乙烯基)-二環(huán)[5.3.0]十烷、二十七碳烷烷、二十九碳烷烷、三十一碳烷烷、6,10,14-三甲基-2-十五酮、異戊巴比妥、4-甲基-1-苯基苯甲醇、1,4-二甲基-7-異丙基甘菊蘭、11-亞異丙基三環(huán)[4.3(1,6).1(2,5)]十一烷-3-烯-10-酮、4,7-二甲基-1-異丙基萘、4,7-二甲基-1-異丙基六氫化萘-3,6-二烯、4,7-二甲基-1-異丙基六氫化萘-3,7-二烯、4,7-二甲基-1-異丙基六氫化萘-3,7-二烯[30]。2004 年,肖晶等使用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野馬追時發(fā)現(xiàn)正三十二烷與正三十六烷兩種揮發(fā)油成分[5]。
2002年王曄等采用ICP-ULTIMA儀對野馬追中微量元素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表明野馬追主要含有鐵、鋁、硅、錳、鋇、鈦等微量元素[31]。2003年陳建在研究野馬追時發(fā)現(xiàn),野馬追中含有半胱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等17種氨基酸[30]。
2020年Zhang等人首次從野馬追的地下部分分離到四種氧茚類化合物(±)-dieupachinin G、(±)-dieupachinin H[25]。
野馬追可止咳、祛痰、平喘,對急性肺損傷、循環(huán)系統(tǒng)等疾病具有較好的療效,同時可降血壓、降血脂、預(yù)防動脈粥樣硬化,具有抗腫瘤、抗炎、抗菌等藥理作用。
1976 年江蘇省江蘇醫(yī)院將野馬追制成注射液與糖漿用于大葉肺炎的治療,其治療效果與采用青霉素無明顯區(qū)別[32]。2001 年周遠大等對咳嗽、喘息模型的小鼠灌服醇提水煮野馬追濃縮液,發(fā)現(xiàn)野馬追濃縮液對小鼠鎮(zhèn)咳、祛痰和平踹具有較好的作用[33]。2016 年黃偉將患呼吸道疾病的豬分成三組,A 組用野馬追踹散治療、B 組用金花平踹散治療、C組用泰樂菌霉素治療,一個月后發(fā)現(xiàn)A 組治療有效率為98%,遠高于B/C組的治療有效率[34]。
2001 年周遠大等研究表明:野馬追提取物對由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炎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同時該提取物對常見的病毒、細菌也具有較好的抵抗作用[33]。2003 年《化工學報》信息與交流敘述野馬追糖漿藥物能預(yù)防冠狀病毒 SARS[35]。2007 年 Li 等將野馬追提取物用于鰻魚的保鮮研究,結(jié)果表明:野馬追提取物與山梨酸鉀的保鮮效果相似,同時說明野馬追提取物能夠有效抑制食品腐敗和食源性致病菌的繁殖[36]。2014 年 Yi 等人研究了野馬追提取物對煙草花葉病毒(TMV)感染的抑制作用,結(jié)果顯示野馬追提取物對TMV 病毒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Yi 等預(yù)測野馬追中含抗病毒成分具有較好的應(yīng)用前景[37]。2017 年仲歡歡對野馬追提取物進行了抗炎活性研究,結(jié)果表明:野馬追水煎液和過AB-8大孔樹脂的85%乙醇洗脫部位可明顯減少由二甲苯誘導的小鼠耳廓腫脹,并抑制小鼠耳局部血管擴張;對角叉菜膠所致足腫脹小鼠的后足跖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急性炎癥反應(yīng)過程中的組織液滲出和炎性腫脹具有明顯的減緩作用[2]。
2006年Huo等從野馬追中分離得到了Eupalini?lides K/L,將其進行細胞活性測試,發(fā)現(xiàn)Eupalini?lides K/L 對LP-388 和A-549 腫瘤細胞的增殖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別為0.17 和2.60μmol/L[17]。2007 年 Yang 等對野馬追中的萜類 Eupalino?lides A/B/C/D/E 化合物進行了活性研究,結(jié)果表明:野馬追中的萜類物質(zhì)對A-549、BGC-823、SMMC-7721 和HL-60 腫瘤細胞株均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18]。2019 年,韓曉對野馬追中野馬追內(nèi)酯 A 進行了抗腫瘤研究,發(fā)現(xiàn)野馬追內(nèi)酯A 可以抑制細胞內(nèi)TrxR 的活性,從而誘導癌細胞內(nèi)ROS 的積累,進而促使癌細胞發(fā)生凋亡的機制[38]。2019 年 Yang 等人對野馬追內(nèi)酯Eupalinolide J 進行了活性研究,其對腫瘤細胞株STAT3 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同時對TNBC 細胞具有潛在的細胞毒性作用[39]。由此可見,野馬追萜類化合物具有潛在的抗腫瘤活性,
2010 年王衛(wèi)東等發(fā)現(xiàn)野馬追提取總黃酮類物質(zhì)對 DPPH 自由基清除率可高達 61%[40];2010 年王乃馨等研究發(fā)現(xiàn)野馬追中黃酮類化合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 IC50=10.922 μg/mL[41]。這表明野馬追中黃酮類物質(zhì)具有較好的抗氧化效果。2011 年李姿瑾等采取不同溶劑從野馬追中提取黃酮類化合物,并將其進行抗氧化研究,發(fā)現(xiàn)水煎物清除羥自由基的效率在96%以上[42]。2013 年鄢貴龍等人采用超聲與微波協(xié)同提取了野馬追,并對其抗氧化活性成分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提取物DPPH 清除作用IC50=73.9 mg/mL,其總酚含量與抗氧化活性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guān)[43]。綜上所述,野馬追中黃酮類與酚類具有較好的抗氧化活。
2002 年唐春萍等研究發(fā)現(xiàn)野馬追提取物對豚鼠離體氣管平滑肌的靜息張力和乙酰膽堿、組胺、氯化鈣、氯化鉀、氯化鋇所致的收縮都有抑制作用,對平滑肌具有直接松弛的作用[44]。2009 年王柯靜研究發(fā)現(xiàn),野馬追能明顯降低大鼠血脂與血粘度,同時對家兔動脈粥樣硬化具有良好的預(yù)防與治療作用[45]。2009 年陳萬一研究結(jié)果表明,野馬追提取液對高脂肪模型大、小鼠具有明顯的降脂作用,能防止大小鼠動脈粥樣硬化[46]。2010 年楊輝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野馬追對急性肺損傷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47]。2013 年李偉超預(yù)測野馬追對于減輕肝損傷、降低血清谷丙轉(zhuǎn)氨酶活性、促進肝細胞的再生等也有一定的藥效活性[27]。2014 年褚純雋研究發(fā)現(xiàn)野馬追提取物對酯多糖誘導的小鼠急性肺損傷有保護作用,并且他推斷極有可能是野馬追中黃酮類與萜類物質(zhì)的作用[48]。2016 年 Zhou 等對野馬追粗提物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野馬追粗提物能降低家兔的高血脂癥,能預(yù)防高膽固醇引起的動脈粥樣硬化[49]。2017 年李顯倫等分別采用不同的溶劑對野馬追粗提物進行萃取,然后分別進行了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野馬追黃酮與倍半萜部位均能有效的降低酯多糖誘導小鼠的炎癥因子 TNF-α、I L-6 水平,升高SOD 活性,并抑制MPO活性;水層能減輕LPS誘導ALI小鼠肺水腫和肺組織病理改變,減少BALF 中NO 和蛋白質(zhì)含量,提高肺組織中SOD 活性并抑制MPO 活性,降低 BALF 中 TNF-α、I L-6 和 I L-1β 含量,減少血清中C3含量并改善肺組織中補體片段C3c沉積[50]。
綜上,野馬追具有較多的活性,其中抗腫瘤主要是萜類與內(nèi)酯類成分作用較大,抗氧化活性主要來自于黃酮類與酚類物質(zhì)。抗呼吸道感染、抗病毒、抗細菌、抗炎、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等相應(yīng)的活性物質(zhì)成分歸屬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1973 年江蘇省盱眙縣人民醫(yī)院,將野馬追制成糖漿、片劑及復方,對187例老年慢性氣管炎進行了治療,同時將野馬追中藥材提取物用于39例老年慢性氣管炎治療,均取得較好的療效[6]。1976年江蘇省衛(wèi)生防疫站、南京市衛(wèi)生防疫站、南京市建鄴區(qū)衛(wèi)生防疫站,將煎煮野馬追水劑用于流行腦膜炎的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51]。1976年江蘇省江蘇醫(yī)院對慢性氣管炎采用野馬追提取物治療,通過五年臨床應(yīng)用發(fā)現(xiàn)野馬追提取物可用于治療慢性氣管炎[52]。1976年江蘇省江蘇醫(yī)院將野馬追制成注射液與糖漿用于17例大葉肺炎的治療,效果與采用青霉素治療無明顯差別[32]。1987年顏乾麟將野馬追用于治療鉤端螺旋體?。?3]。2014年王冬梅等研究了野馬追緩釋顆粒制劑對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治療效果,結(jié)果表明:該制劑對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高中劑量的緩釋劑顯著的優(yōu)于慢呼散[54]。2016年遲棟在研究野馬追時發(fā)現(xiàn):野馬追水煎液對原發(fā)性高血壓大鼠具有明顯的降壓作用[55]。2016年蘇克雷等人采用加味野馬追膠囊對26例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痰熱郁肺證)的進行臨床治療,并對另外26例使用克咳膠囊進行治療,研究發(fā)現(xiàn)野馬追膠囊療效優(yōu)于克咳膠囊[56]。2017年張元萍將野馬追糖漿在治療小兒慢性支氣管炎進行了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野馬追糖漿用于小兒慢性支氣管炎可提高治愈率,同時安全性高[57]。
國內(nèi)外眾多學者對野馬追的研究取得一定的進展,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1)對野馬追有效部位的研究,大多是對野馬追提取混合物進行研究,對有效部位相應(yīng)單體的生物活性研究較少;(2)現(xiàn)有文獻對野馬追的臨床應(yīng)用報道較少;(3)對野馬追治療呼吸道等癥狀缺乏藥理機理的研究;(4)大多文獻對野馬追藥理作用報道與藥典相類似,對野馬追治療其他疾病的研究較少,比如降血脂、抗病毒、抗腫瘤、抗動脈粥樣硬化等。
為更好的使用野馬追藥材,使其藥理功效發(fā)揮更大的功能,該領(lǐng)域的研究工作具有巨大的發(fā)展空間。首先,明確野馬追功效中活性成分的具體化學物質(zhì),這對野馬追的研究具有突破型的意義。此外,加強野馬追對治療呼吸系統(tǒng)等疾病的作用機制研究,清晰的藥理機制能使更多人接受野馬追,特別是非中藥國家的人。再次,對野馬追中活性成分進行結(jié)構(gòu)修飾,以期增加藥理活性。最后,除治療呼吸系統(tǒng)疾病外,增加對野馬追在其他疾病中的臨床應(yīng)用,例如:抗動脈粥樣硬化、降血脂、抗病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