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海云
(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四〇醫(yī)院臨夏醫(yī)療區(qū) 檢驗科,甘肅 臨夏 731100)
血常規(guī)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檢測,可輔助醫(yī)生對各種疾病進行診斷及鑒別。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檢測技術的不斷提高,研制出了更加精密靈敏的自動化血液分析儀,對檢測對象中的微小差異更加靈敏[1]。全血標本在檢測前需進行嚴格的品質管控。影響全血標本品質的主要因素為送檢前放置的時間及保存溫度。探討在何種保存時間和保存溫度下最小程度影響全血標本的品質。
選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集的78例健康人員的血液,男性32例,女性46例,年齡范圍20~42歲,平均年齡(29.4±3.4)歲。
血液分析儀(Syemex XE-5000),海爾血液冰箱(HXC-106),抗凝真空采血管和采血針。
將全血標本分為兩組,一組用于研究全血標本不同保存時間對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的影響。將全血標本放置時間設定為0 h、12 h和24 h,每個時間點都對血紅蛋白、血小板、白細胞和紅細胞四項指標進行檢測。另一組用于研究不同溫度對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的影響。保存溫度設置為25℃室溫保存和4℃冰箱保存,檢測兩組溫度下的四項指標。
采用SPSS 25.0進行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分析,用平均值表示四項指標(血紅蛋白、血小板、白細胞和紅細胞)的檢測結果。
將78例健康者的全血標本在室溫(25℃)條件下放置0 h、12 h和24 h,各項指標檢測結果見表1。血液分析儀的結果顯示,以0 h為對照組,室溫下放置12 h時后,血小板、血紅蛋白和紅細胞都有所增加,血小板增加程度較大,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增加程度較小,白細胞減少程度較小。放置24 h時后,血小板的檢測結果有了顯著增加(P<0.05),但其余三項指標變化均無顯著差異(P>0.05)。結果表明,12 h以內各項指標無顯著差異,但24 h后,血小板的增加程度存在顯著差異(P<0.05)。全血樣本在室溫條件下放置時間越長,對血常規(guī)檢測中的血小板指標影響越明顯,對血紅蛋白、白細包和紅細胞的影響相對較低。
表1 三組不同保存時間下的檢測指標比較
將78例健康者的全血標本在25℃室溫條件下和4℃冰箱中放置48 h,各項指標檢測結果見表2。數(shù)據(jù)顯示,全血標本在4℃室溫條件下放置48 h,與25℃室溫存放條件相比,四項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其中血小板和血紅蛋白的變化最為明顯。結果表明,25℃室溫下存放全血標本48 h后會對血常規(guī)檢測的結果產(chǎn)生顯著的影響(P<0.05)。4℃冰箱存放48 h后對血常規(guī)的檢測結果影響較小。因此,4℃冰箱存放的全血標本品質優(yōu)于25℃室溫存放的全血標本品質。
表2 不同保存溫度下檢測指標比較
血液存在于人體的心臟和血管中,身體機能一旦發(fā)生改變,將會引起血液中相應的成分發(fā)生改變,因此,血液中的各項指標成為診斷人體機能異常的重要指標,稱為血常規(guī),其目的是通過血液中的各項指標進行定量分析,以輔助醫(yī)生對疾病的診斷[2-3]。為了準確診斷患者的疾病,需要精確的血常規(guī)結果,除使用靈敏度和精確度高的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外,全血標本的采集質量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本研究通過設置不同保存時間和不同保存溫度闡述影響全血標本品質的因素。在室溫條件下,將全血標本放置0 h、12 h和24 h,結果表明在室溫存放12 h時,血小板、血紅蛋白和紅細胞相對0 h都有所增加,白細胞相對于0 h輕微減少。室溫存放全血標本在24 h時,與0 h相比,血小板的檢測結果有了顯著增加(P<0.05)。血小板數(shù)量增多意味著機體機能出現(xiàn)異常,可能是由于急慢性炎癥、缺鐵性貧血及癌癥導致的。24 h的全血標本若用于血常規(guī)的檢測將不利于醫(yī)生對疾病的診斷,容易造成誤診。因此,全血標本在室溫條件下應于0~12 h之間進行檢測。為了進一步研究溫度對全血標本品質的影響,將全血標本置于25℃室溫下和4℃冰箱中存放48 h,對四項指標進行檢測。血小板指標在室溫下存放48 h后,不僅與4℃冰箱存放條件下有差異,與24 h的血小板指標也有顯著差異(P<0.05)。4℃冰箱中存放48 h后,與0 h的各項指標檢測結果無顯著差異(P>0.05),因此全血標本在4℃冰箱中存放48 h后可以用于血常規(guī)檢測。結合表1、表2結果發(fā)現(xiàn),血小板具有不穩(wěn)定性,容易受保存時間和保存溫度的影響,可能是血小板本身具有凝聚特征,形成較大的顆粒,在靈敏的自動化血液分析儀中只能鑒別出細胞大小,忽略了細胞的性質,導致血小板在不同保存時間和溫度下差異較大,說明保存時間和保存溫度對全自動精密儀器的檢測更加重要。工作人員在采集血液樣品時要及時送檢,否則全血樣本必須存放于4℃冰箱中。全自動血液分析儀的靈敏度和精確度都很高,操作人員在學會使用方法的同時還需要掌握一些專業(yè)知識,了解各項檢測指標在臨床生理及病理中的意義,避免誤檢漏檢。儀器操作人員還要經(jīng)常維護和校準儀器,形成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盡量減少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中的誤差。
血常規(guī)的結果作為許多疾病的參考指標,獲得精確的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有助于醫(yī)生對疾病的診斷。全血標本質量是血常規(guī)檢測的關鍵,如何管控全血標本的品質對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