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曄寒
寫景不但要多觀察,寫得細致,還要見景生情,聯(lián)想到相關(guān)的歷史、人文背景。有的景點有詳細的歷史、人文介紹,如果沒有看到則需要你自己查資料。總之,在寫景之外加上這些知識,文章會變得更加“高大上”。來看看這位小作者在長城的遐想和知識探索吧。
一大早我就興奮得睡不著了,因為我們要去爬長城!
哇,長城可真壯觀!蜿蜒曲折,像一條長蛇臥在連綿山脈上。長城上的烽火臺、走道都是用一塊塊大石頭筑成的。那些長方形石頭又大又重,上面磨出了很多凹槽,顯示出悠久的歷史。
我迫不及待地登上了長城,越往上走臺階越高,但這并不妨礙游客們的興致。因為長城是古代中國在不同時期為抵御塞北游牧民族侵襲而修筑的規(guī)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tǒng)稱,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御工程,總長超過2.1萬千米。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誰不想登上長城做一回“好漢”??!
我們往后走,來到了一個烽火臺,許多人正在那兒參觀,烽火臺的下面是過道,旁邊各有一個方孔,頂上才是點火的地方。那方孔就是瞭望口,是偵察敵情用的。
往前走,臺階越來越陡,我緊緊地抓住旁邊的欄桿努力往上爬,爸爸怕我太累了就提議回去,可我覺得做一件事開始了就得把它完成,于是繼續(xù)咬牙堅持著。看著這陡峭的長城,很難想象古時候的人們是如何將這些沉重?zé)o比的石塊搬運來的。我不由想到了一個和修建長城有關(guān)的傳說——《孟姜女哭倒長城》。
爸爸和我查了資料,才知道我們爬的不是秦長城,而是明長城。由于年代久遠,早期各個朝代的長城大多殘缺不全,保存得比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長城,原來是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