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銀銀
翻開徐金巖的履歷,小小年紀的他,獲得的各種獎勵有一長串:2017年,山東省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競賽一等獎、WPG世界機器人大賽金獎,2018年、2019年,山東省中小學生創(chuàng)客大賽一等獎,第8屆全國校園發(fā)明創(chuàng)意大賽銀獎,第四屆臨沂市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市長獎……
小學四年級暑假第一次參加學校的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后,徐金巖便愛上了科技創(chuàng)新。2020年底,第十二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獎的獲得更是點燃了他的科技夢:用創(chuàng)新點綴人生,讓科技融入理想。
“小院士”初遇大院士
在臨沂沂州實驗學校,徐金巖度過了他的小學和初中。學校2011年就成立了“銀河之星”少年科學院,它是在中國少年科學院的支持下成立的,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動手能力。很幸運地,徐金巖成為其中的一名“小院士”。
中國少年科學院定期舉辦全國小院士論文答辯活動,中國科學院的一些專家、院士作為評委會來到活動現(xiàn)場,參加小院士們的論文答辯,并對他們進行指導。為了能有機會與院士面對面地交流,徐金巖每年都會積極地準備。
在小學五年級的一次校園科技節(jié)中,徐金巖的創(chuàng)意——“多功能拐杖”得到了師生的一致認可,于是,他想進一步嘗試,做出實物。可由于缺乏經(jīng)驗,知識儲備也不夠,在各種“攔路虎”的群攻下,他一度想要放棄。幸好有家人、老師的鼓勵,他才堅持了下來。他們告訴徐金巖:“重在參與,要享受過程。”
為了讓徐金巖重拾信心,徐爸爸還帶著他跑遍了當?shù)厥袌觯I到了體積最小的雨傘、手電筒和板凳。回到家,徐金巖將板凳、雨傘和拐杖組合,做成第一代“多功能拐杖”。拿到學校展示后,同學對其提出了質(zhì)疑:
“這個組合太簡單了”“根本不方便攜帶啊”……
這些對作品的不認可沒有讓徐金巖沮喪,他重新思考.如何讓作品既便攜又實用?受抽屜的啟發(fā),他在拐杖內(nèi)部做了暗格,達到了既節(jié)省空間又方便攜帶的目的。
2016年,徐金巖帶著作品來到北京,參加“小院士”論文答辯活動。這是他第一次與中國科學院的專家院士們“親密接觸”。其中一位院士問:“為什么你會想到做這個發(fā)明?”他回答:“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方便身邊人的生活?!辟|(zhì)樸的語言得到了院士的點贊:“你的想法很棒!希望你能有更多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直到現(xiàn)在,每當想起院士的鼓勵,徐金巖仍激動不已。
“小機靈”不懼大麻煩
在學校開設的科技創(chuàng)新課程中,徐金巖最感興趣的是機器人編程?!俺踝R代碼,我的感覺是‘太難了。但后來,我對它們產(chǎn)生了強烈的興趣,看著機器人能按照我設計的程序運行,覺得很有成就感!”
在2016年全國奧林匹克機器人大賽中,徐金巖獲得銀牌并被推薦到國家代表隊,參加在澳大利亞舉辦的奧林匹克機器人國際比賽。剛上六年級的他第一次參加國際比賽,為了保證萬無一失,比賽前一天,徐金巖和隊友直到凌晨還在調(diào)試機器,以期讓操作更熟練。盡管如此,第二天比賽時還是發(fā)生了意外:機器人突然停止運轉(zhuǎn)!這可把他們急壞了。
比賽現(xiàn)場可不像訓練時有教練的指導,臨時出現(xiàn)的所有故障都要參賽者自己想辦法解決。很快,徐金巖就冷靜下來,從頭梳理,終于發(fā)現(xiàn)是程序出了問題,于是,他和同伴立馬調(diào)整狀態(tài)重新調(diào)試,一遍、兩遍……終于成功了!此外,徐金巖還別出心裁,在規(guī)則允許的范圍內(nèi),為人形機器人的“手臂”加裝了“工具”,讓其在比賽中獲得了廣泛的關注。
一次外出旅游時,徐金巖和父母遭遇了景區(qū)停車難的問題,行程本就安排得非常緊湊,而光是找停車位就花費了很多時間?!笆遣皇强梢园l(fā)明一種提示裝置,減少車主找車位的時間?”在這個想法的促使下,徐金巖發(fā)明了露天停車場空置停車位提示裝置。
將設計初稿拿給朋友看,朋友們對裝置的改進提出了許多建議?!八麄兊慕ㄗh拓展了我的研究思路,使我的設計更嚴謹?!弊罱K,徐金巖的露天停車場空置停車位提示裝置不僅多次獲得大獎,還取得了實用新型專利。
從發(fā)現(xiàn)問題到解決問題,探究過程總會帶給徐金巖很大的觸動:“許多看似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只要深究背后的原因,就能有所收獲?!庇谑?,他更加努力地鍛煉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暖男”有顆大愛心
盡管眾多榮譽加身,但在媽媽的眼中,徐金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孩子:“他太懂事了,總是替別人想得多,有時候會讓我覺得很心疼。”
被爸爸批評后,徐金巖會將自己的情緒寫進作文里,最后主動倒上一杯茶與爸爸和解;新來的班主任被同學氣哭了,身為班委的徐金巖第一時間跑去安慰,緩和師生問的關系;媽媽生病住院時,作為哥哥的徐金巖會主動照看妹妹;爺爺腿腳不方便,徐金巖一有空就去看望他,還會“有技巧”地婉拒爺爺給的壓歲錢;初中畢業(yè)后,徐金巖仍與恩師保持聯(lián)系,時不時地就去看望他們……
無論是為了讓長輩出行更方便而發(fā)明多功能拐杖,還是心疼爸爸長時間找不到停車位而設計露天停車場空置停車位提示裝置,都顯示出這個“小暖男”的大愛心。
在指導老師徐勤波眼里,徐金巖“善于觀察、富有愛心、勤于動腦、頗有悟性”。
徐金巖既感恩老師的悉心栽培,讓他得以提高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又感恩家人的支持,讓他能心無旁騖地參加各種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正是因為有他們的幫助,我才能在科技創(chuàng)新的路上蹣跚學步?!?/p>
邁進理想的大學是徐金巖的夢想,也是他實現(xiàn)科技夢的必經(jīng)之路。他說,世界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去探索,他會勇敢地去實踐,繼續(xù)在科技夢的路上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