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解放路第二小學,山東 濟南 250000)
具體試題的命制,要彰顯語文學科特點,重視基礎,考查能力,這是命題的重點。題目設計要生動靈活,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考查,真正發(fā)揮評價的終極作用——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與提高。如何命題才能達到上述要求呢?有以下幾個要點。
語文教學是有情趣的教學,語文老師也必須是一位“情緒化”的教師。同樣,在進行語文試卷的寫作過程中,學生們也需要鼓勵。這里的“情”是雙向的。作為教師,未曾動筆,先生情愫,要讓冰冷的試卷有情感,有溫度。比如一段溫馨的卷首語、幾行貼心的泡泡提示:“別著急,好好想想,難不倒你?!弊x到這些話語,學生也會“領情”的,未曾動筆,心中會生出幾分輕松的心情,會助力孩子們打開記憶的寶庫,提取儲藏的信息。
教師們應該在設計題目時,要根據學生們的年齡所有的特點來設計,設計的內容要和教材息息相關,要結合生活,具有一定的寓言意義,讓學生們在題目上有一定的感情性,并且覺得有趣,并且都更加愿意學習。不單單要關注考生們的知識與技能方面,教師們更加要注意的是考生的自身能力,學生們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們要讓實體的內容變得更加生活化、情境化、注重趣味性、過程性、體驗性。例如,在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試卷中,以前的試卷標題是“連詞成句”,教師們應該設計成:“小小繪畫家,請試著把下面的詞連成一句話”,這樣教師們就會驚奇地發(fā)現,小學生們能夠在正確的完成這道題以后,使學生們能感受到完成的不僅是幾句完整的話,而是一些讓人心情愉悅的圖案,這就需要教師們應該在排版上多下一點功夫,讓學生們能夠在正確地完成這個命題后而感到自豪。教師們在排版的過程中應該與題上的內容相結合。
我們可以設計“五彩繽紛”的試卷版面,提高學生的樂趣。以往的語文試卷往往是按拼音、字、詞、句、段、篇這樣的結構編排,一成不變的設計對學生來說既機械又枯燥。歷下區(qū)連續(xù)兩年進行了低年級“樂考”,以此為契機,我們可以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把版面設計成“闖關型”“圖文結合型”,給題目全新的稱呼:手拉手巧搭配(詞語搭配)、心連心換朋友(寫近義詞)等等。這樣的“小把戲”不僅能吸引低年級小孩子的注意,即使是高年級學生也會喜歡這種有趣味的試題。教師們可以在試卷上插入一些可愛的卡通人物,制作大拇指來鼓勵學生們。教師們制作的前提是不能夠分散學生們的注意力。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們對試卷感到好奇,也可以將知識和趣味相結合,當看到試卷時會給學生們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具有一定的親和力。讓學生們感覺到做題是一種美好的享受,快樂的體驗,我們的命題的意義就更深遠了。
知識回歸生活才有其真正的價值。在學生們進行語言發(fā)展的前提下,也要注重學生們的思維能力發(fā)展。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語文教學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命題正由紙面走向生活,從以前的封閉式考試,變成現在的開放性考試,要讓學生們在考試的過程中能夠將學到的知識和內容都應用到實際的生活當中。讓學生們能夠更好地全方位發(fā)展,能夠讓教師們能夠了解學生們的語文水平,這樣教師們才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們提高語文成績。
例如:我在參加歷下區(qū)業(yè)務領導命題大賽時的“暢所欲言”命題(一)
1.1 根據提供的資料談談你的看法
喬布斯是蘋果公司聯(lián)合創(chuàng)辦人之一。iPad是蘋果公司研發(fā)制造的平板電腦。當喬布斯還在管理蘋果公司的時候,一位記者采訪他時問道:“您要求您的孩子必須得喜愛iPad嗎?”“他們還沒有用過,”他告訴記者,“我們對孩子在家里用科技產品是有限制的?!庇浾叻浅3泽@。在隨后的采訪中了解到,非節(jié)假日,孩子們白天上學和晚上回家后完全不能使用電子設備,節(jié)假日也要嚴格限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那么,他們的孩子平時課余時間干什么呢?喬布斯告訴記者,他們的孩子有幾百本書,可以隨時挑選來看。
你對小學生使用iPad、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有什么看法?請寫一寫。
這個命題直接切入到學生生活中最實際的問題,要求學生不僅要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斷,還要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利于發(fā)揮學生閱讀理解、明辨是非的能力。題目源于生活,表達出來又高于生活。
又如我曾經在片命制的學五年級上冊“暢所欲言”的題目:
1.2 下面是一則公益廣告的對話,讀后請你寫出自己的看法
(四)《燕丹子》三卷。丹,燕王喜太子。此書載其事為詳?!虻げ涣苛Χp撩虎須,荊軻恃一劍之勇,而許人以死,卒致身滅國破,為天下萬世笑。其事本不足議,獨其書序事有法,而文彩爛然,亦學文者之所不廢哉![12]
一輛公共汽車到站,等車的人們開始上車。甲:“擠什么擠呀,沒長眼呀?”
乙:“年紀輕輕的怎么不說人話呀?” 甲:“你擠著我了你!”
乙:“怎么著來勁兒是吧?”一位老者:“得了得了,年輕人,把心放寬就不擠了……”
這段對話是于永正老師講習作時引入的一個央視公益廣告中的一段對話。我看了好幾遍,覺得這幾句話把幾個人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我記錄下來設計了這個題目,意圖是讓學生讀人物對話,通過人物的語言,根據生活想象幾個人物的神情、動作,并能根據自己的想象談一談對這件事情的看法。這個題目中有生活中常見的情景,還需要學生發(fā)揮想象、分析、總結、概括、表達的能力來完成。既有生活,又有知識的遷移運用??荚嚭螅瑢W生反應“這個題挺有意思,有想做的欲望”。
我們的試題應該成為檢驗學生綜合知識,發(fā)展學生綜合思維,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工具。因此,教師們進行命題時,不僅加強了聽、說、讀、寫等能力之間的整合,也加強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整合,還有意識地適當綜合其他學科知識,引導學生運用多種知識和能力解決問題。
例如:我在參加歷下區(qū)業(yè)務領導命題大賽時“課外閱讀”的命題(二)
2.1 “飛翔”的蜘蛛
有一天黃昏,我發(fā)現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兩棵樹之間結了一張很大的網。難道蜘蛛會飛?不然的話,兩棵樹之間有3米多寬,第一根絲是怎么拉過去的?
后來,我開始仔細觀察黑蜘蛛。黑蜘蛛是通過尾部的“紡絲器”一邊爬一邊分泌黏液,這種黏液一遇到空氣就凝成很細的絲。黑蜘蛛為拉第一根絲走了許多彎路。它在第一棵樹上選一個樹杈用尾部先打個結,然后頭朝下扯著它的絲直落到地面。這時,有趣的一幕發(fā)生了,只見它翹起了尾部,不讓絲粘在地面的沙石或別的物體上,小心翼翼地向另一棵樹的方向爬去。到了樹下,再沿著樹干向上爬,一直爬到與第一棵樹打結的高度差不多的位置才停下來。哦,它走了一個“U”形??!還沒完成呢,接下來它還要把飄搖在空中的絲一點一點收緊,直到拉成一條直線。
其中第2小題是這樣的:
仔細閱讀短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根據你的理解,請你在右邊方框中畫出
示意圖。(提示:示意圖只需線條表示即可,不要求涂抹或者是涂色。)
這個題目設計意圖是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通過畫示意圖的方式來檢驗學生細讀文章的效果。示意圖很簡單,只要讀懂就能畫出來,讀不懂就畫不準確??疾榱藢W生閱讀能力、概括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由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成具象的圖畫的能力,這樣的答題方式學生很喜歡。
一位語文教師真正的“出”題目體現在出課外閱讀題上。在小學語文學生中最重要的就是語文閱讀,這也是一個難點。在語文閱讀中,語文的命題是一個難點,教師們的命題要根據課本的素材來進行改編或者編寫,教師們設計命題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查看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和學習上的需求。如果教師們設計了不好的命題,這樣會直接影響學生們的語文學習。所以,小學語文命題在教學中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
日常教學命題中經常存在的問題是課外閱讀命題設計層次不清,沒有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命題設定毫無新意,過于簡單機械;閱讀材料選材平庸,學生不喜歡讀,難度過高,學生畏難;難度過低,學生不屑一“作”。那么,如何克服以上問題呢?
一選。選文非常重要,這也是考察一位語文教師對語言文字鑒賞能力的一關。遴選美文要多多益善,有了數量才能在其中反復閱讀反復篩選。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們在閱讀試題的時候都采用文學性的作品進行檢查,卻忽略了對于其他作品的學習。為了能夠將拓展閱讀近一步擴大,讓學生們的視野更加寬闊,讓學生們能夠有更好的認知,教師們應該適當地加入一些具有實際生活意義的素材,這樣能夠讓語文閱讀更加具有實用性。二改。有很多經典的文質兼美的文章我們想拿來給學生閱讀,但是原文有時候不適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再者,有些文章盡管是適合小學生,我們在運用時也要仔細閱讀,修改其中的瑕疵,或者是改寫成我們需要的“命題點”的文字。這更需要語文教師具有高度的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例如:我在學片命制期末考試題的時候,每一篇課外閱讀材料都是經過反復篩選的經典文章,而且每一遍都是改寫后的材料,每一個題目都是原創(chuàng)命制。例如:我在參加歷下區(qū)業(yè)務領導命題大賽時“課外閱讀”的命題(三)的閱讀材料是莫言的名作《母親》,我改寫成為六年級學生能讀懂的語言,然后,經過深思熟慮后按照學生學習語文的認知規(guī)律命制題目。學生在試做后反應非常好,都表示非常愿意讀這篇文章,甚至有的學生急不可待要去讀原文。我想這一切已經超出了一份試卷的意義,帶給學生的是一種引領,一種向往和學習的志向。
1.1 我小的時候家里很窮。記憶中經??吹侥赣H坐在一棵白花盛開的梨樹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紅色的棒槌(chui),在一塊白色的石頭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綠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濺到母親的身上,空氣中彌漫著野菜汁苦澀的氣味。那棒槌敲打野菜發(fā)出的聲音非常沉悶,讓我的心感到一陣陣地緊縮。
1.2 在我們家最艱難的時刻,父親被人陷害,家里存糧不多,母親舊病復發(fā),無錢醫(yī)治。我總是擔心母親走上自尋短見的絕路。每當我下工歸來時,一進門就要大聲喊叫,只有聽到母親的回答時,心中才感到一塊石頭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來已是傍晚,母親沒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欄、磨坊、廁所里去尋找,都沒有母親的蹤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發(fā)生了,不由地大聲哭起來。這時,母親從外邊走了進來。母親對我的哭泣非常不滿,她認為一個人尤其是男人不應該隨便哭泣。她追問我為什么哭。我含糊其詞,不敢對她說出我的擔憂。母親理解了我的意思,笑著對我說:“孩子,放心吧,閻王爺不叫,我是不會去的!”說完,依舊哼著小曲兒干活去了。這是一個母親對她的憂心忡(chōnɡ)忡的兒子做出的莊嚴承諾?,F在,盡管母親已經被閻王爺叫去了,但母親這句話里所包含著的面對苦難掙扎著活下去的勇氣,將永遠伴隨著我,激勵著我。
我的母親為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像母親一樣的千百萬勞動人民身上的寶貴品質,是中華民族能夠在苦難中不墮落的精神支柱,也是我文學創(chuàng)作的靈魂。
除此之外,我還改寫過《匠人與大師》《墻上的咖啡》《哪怕只剩一根羽毛,也要飛翔》《感恩的莊稼》等多篇經典文章。改寫的文章有幾個好處:一是讓學生感受經典文章的魅力;二是改成適合自己出題思路和難度的文章;三是拓展學生閱讀的寬度和深度。
綜上所述,語文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累積的過程,只有“厚積”才能“薄發(fā)”。賦予試卷以人文情調,賦予試卷以生活氣息,賦予試卷以創(chuàng)新理念是我們孜孜以求的命題理想。小學語文試題命制需要思考的還有很多,都是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追求的更高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