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qū)平潭鎮(zhèn)中心小學,廣東 惠州 516259)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教育領域有了更多的突破和改革,現在小學教師不僅要為學生講解基礎知識,更要巧妙地將德育知識灌輸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才能高效率地完成教育目標和教學任務,德育教育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的,將會遇到各種問題和挑戰(zhàn),所以教師和學生要共同努力,只有這兩個教學主體攜手共進才能夠確保呈現出良好的德育效果。接下來本篇文章將會深入分析和討論小學德育教育對于學生的重要性,以及學校為了完成德育教育工作應該做的具體措施,希望能夠有助于德育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實。
很多人認為不需要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只要在中學階段開始就可以達到教育的目的,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和看法,中學階段的德育教育工作事關重要,但是也要從小學階段抓起。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在這個階段開展德育教育可以引導中學生正確的人生走向。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剛剛開始形成,在這個時期對他們開展德育教育可以為以后得德育滲透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甚至可以說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對于學生整個德育教育來說是基礎性的,也是非常關鍵的[1]。
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塑造小學生的道德品質,但是無形之中也為學生灌輸了一些相關的科學知識,在道德教育的課堂環(huán)境下,小學教師巧妙地將德育知識滲透在教學中,逐漸地將做人做事的準則和原則灌輸給學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辨析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將要學會分辨對與錯以及善與惡。與此同時小學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播放與教育有關的視頻與影片,比如播放一些助人為樂的事跡,培養(yǎng)學生形成助人為樂的意識,并且將這些善良的人作為學習的榜樣,逐漸地讓學生意識到一個人具有良好品德的重要意義,從而感受到助人為樂的快樂,進而從整體上可以提升學生的道德認知與思想高度,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作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給學生講授教材內容,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也要綜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教材內容制定合理且科學的教學安排,并且注意要將德育教育的內容滲入其中,從而呈現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2]。
學校不僅是為學生講解知識的場所,更是塑造學生良好品質的地方。所以小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智”的發(fā)展,也要意識到“德”的重要意義,否則將無法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綜合型人才。在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小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和生活條件都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有很多小學生家里面只有自己一個孩子,所接受的家庭文化都是不一樣的,自然而然他們所形成的三觀也不一樣。每一位父母都希望他們的孩子長大之后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并且給予他們孩子足夠的寵愛,然而有些父母對孩子過于寵愛,從而變成了一種溺愛,一個家庭的教育理念對于孩子來說非常重要,甚至影響到一個孩子今后是否能夠有所成就,所以一定要將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實處,不能僅僅注重形式,也不能僅僅依靠教師的課堂教學,家長應該積極與孩子進行溝通教育,家庭和學校二者相互配合,如此一來小學生的一舉一動以及一言一行都會得到關注和糾正。與此同時也要意識到小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從點滴小事抓起,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一個條條框框的知識教育,如果只是膚淺地為學生講授對與錯是無法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的,所以教師和家長要對學生進行雙向引導,并在實際行動中將德育教育理念落實下去。
現在的社會是法治社會,我國的法律制度十分健全,各個領域以及各個行業(yè)的發(fā)展都必須嚴格遵守法治理念,然而小學階段的小學生還沒有對這個世界完全熟悉和認識,缺乏強烈的法制觀念與法律意識,對我國的各項法律都沒有清晰的了解和認識。所以小學生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思想都比較簡單,沒有周全的考慮,他們的思想非常容易被其他人左右,所以無形之中學生可能會觸犯到法律,從而阻礙了學生以后的發(fā)展。除此之外小學生被歸結為我國的弱勢群體,但是由于他們缺乏健全和完善的法律概念,他們不會通過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所以這也要求學校要為學生積極組織法制教育,可以聘請法治專家到學校為學生講解法治知識,從而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法治意識,讓他們意識到通過法律來保護自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些法制觀念的掌握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都起著積極的作用[3]。
通過以上的論述可以看出,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下文化知識與道德教育已經融合成一個有機整體,所以要求小學教師不僅僅在課堂上為小學生講解基礎的理論知識,更要巧妙地將德育教育的知識與內容滲入其中,確保為國家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綜合型人才,真正實現德育教育的目的,這樣的教育才可稱之為真正成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