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琬婧
(包頭師范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10)
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并涵蓋各歷史時期文化精髓的學術。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以“國子監(jiān)”為首的國立學校,自“西學東漸”后相對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學術。中國現代國學大師馬一浮先生認為所謂“國學者,六藝之學也”。故國學,以儒家文化為根基的學說?!掇o?!分薪缍ǎ骸敖浀涫且粋€時代或者一個階層認為的最重要且具有指導意義的著作”。經典可以說是歷朝歷代社會生活和思想的投影,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歷史發(fā)展的見證。
1.1 推廣經典閱讀是傳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需求。傳統(tǒng)國學經典中承載著儒家思想核心的道德倫理觀,構成中華傳統(tǒng)價值體系,對于我們處理人與人和諧相處、人與社會和諧發(fā)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系,對當今具有指導意義。通過國學傳統(tǒng)經典的學習,可以讓傳統(tǒng)美德浸潤當代大學生的心靈,對他們人文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具有現實意義,也體現了一個民族的價值觀。推廣經典閱讀是對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對華夏文明的發(fā)展意義深遠[1]。
1.2 推廣國學經典閱讀是提升大學生道德修養(yǎng)的需要,使高校精神文明建設上新臺階。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的旨歸在于“育什么人、育什么樣的人,以及為誰育人”。國學經典的推廣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優(yōu)秀的人格、優(yōu)良的品德、高貴的靈魂,具有不可替代的現實價值,國學可以從精神育人層面回答育什么人。
當代大學生從小生活環(huán)境優(yōu)越,多數孩子是獨生子女,在嬌生慣養(yǎng)生活條件下長大,部分學生在德育方面存在問題,主要體現在首先愛心缺乏,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感恩。規(guī)范意識薄弱,尤其是集體意識弱化,主要表現為意志力薄弱,缺乏毅力和自控力,抗挫力和承受力差。針對上述問題,國學教育可以通過《論語》《道德經》《大學》等優(yōu)秀傳統(tǒng)書目凈化學生的心智、健全學生的人格。通過傳統(tǒng)文化的浸潤,使學生能深刻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和內涵[2]。
經典閱讀推廣模式陳舊,服務創(chuàng)新意識不足,宣傳內容鮮有新意,傳統(tǒng)文化經典閱讀文獻利用率偏低,同時高校圖書館的傳統(tǒng)文化經典閱讀服務,缺乏有效的精準管理,對針對性、可操作的傳統(tǒng)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遠遠不足,傳統(tǒng)文化經典閱讀推廣對館員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但有些館員沒有及時轉變服務思想,缺乏現代化服務意識,不聞、不問、不學、不會利用新技術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缺乏國學經典閱讀的相關知識,致使國學經典閱讀推廣不能向縱深發(fā)展。
高校大學生讀者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價值認知有限。當前,一些高校圖書館對大學生讀者的經典閱讀教育不足,致使大學生讀者對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不足,缺乏經典閱讀感知能力。還有一些大學生讀者對傳統(tǒng)經典讀本,存在閱讀障礙,或是缺乏正確的閱讀觀,面對浩瀚的書海,對于該選讀什么無所適從,同時,因缺乏自主規(guī)劃,閱讀行為自由散漫,受社會潮流影響,只讀流行書。
由于新媒體文化的崛起,各類閱讀APP的誕生,越來越多的學生通過手機、電子書等閱讀書籍,相對紙質閱讀,電子書籍更加便捷和高效。相對實物紙質書籍,網絡作品占據了更多市場,數字閱讀已成為大學生的閱讀主導[3]。
國學經典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大學生只有了解民族文化,才能繼承弘揚民族文化。目前很多高校對國學經典閱讀的認識不夠到位,未形成專業(yè)的推廣服務團隊,致使推廣活動流于形式。只是學生團隊做簡單的推廣活動,學生人數參與有限,沒有相應的專家團隊、館員做相應的支持,沒有相應的推廣負責機構。學生社團做推廣活動,宣傳范圍有限。沒有學校的專業(yè)導讀機構做支持,推廣活動難以持續(xù)。
現階段各地高校圖書館國學經典推廣工作,尚處于初級階段, 各地高校目前根據實際情況開拓思路, 嘗試國學經典閱讀推廣的新模式,并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國學經典閱讀推廣的策略。
目前國內的知名高校圖書館,都設置了國學經典類的特色資源庫,普通高校也根據學科專業(yè)要求,購置了國學經典特色文獻資源。借助高校國學推廣閱讀活動的開展,普通高校應逐漸完善國學經典資源的建設,改善資源過去不完善、不系統(tǒng)等存在的問題。普通高校根據各自實際情況,正在建成各自的國學經典數據庫平臺。為保證數據完整和持續(xù)性,館員在為數據庫做采集和更新,國學經典數據庫平臺的建設和完善,為國學推廣工作提供了物質基礎和保障。
學生社團是國學推廣的主力軍,同時也是大學文化建設的主力軍。社團不僅能豐富大學生的文化生活,同時能挖掘學生的個人愛好和興趣所在。圖書館應積極參與到學生社團中社團指導老師由圖書館館員擔任,學校圖書館要針對推廣活動的開展給予經費匹配,以保障活動的正常開展和團隊的正常運行。館員向學生講授圖書館數據庫平臺的使用方法以及查找相關學習資料的方法途徑。
社團活動不僅限于線下,可以依托新媒體學習、圖書館微信平臺、超星服務平臺線上平臺等開展。由指導教師,在線上做微課導讀書目的推薦,指導教師制定閱讀計劃,社團參與者制定每日簽到活動的活動相關規(guī)則, 通過誦讀分享、經典美文美段、每周上傳誦讀心得,月末線上進行主題心得征文活動。通過誦讀、摘抄、分享美文、音視頻等交流心得及寫作心得體會,豐富優(yōu)化閱讀效果,感受儒家的文化精神和道德力量。
推廣國學經典閱讀最行之有效的辦法,還是將經典國學課程納入教材,這樣才能覆蓋更多的學生享受國學經典課程。同時在圖書館設立經典閱讀特色館,讓更多喜愛國學的學生參與到國學經典課中,每學年設立經典國學誦讀周等活動。圖書館聘請中文學院的老師,在經典國學誦讀周開展講座指導,是推動國學經典推廣閱讀活動的創(chuàng)新策略之一[4]。
在開展傳統(tǒng)經典閱讀推廣的同時,能夠積極構建精準經典導讀服務,對于提升高校大學生的閱讀興趣顯然有著重要影響。首先通過實施大數據調查分析,高??梢葬槍Σ煌昙壓蛯I(yè)的大學生需要實施經典閱讀導讀,同時注重本科生要區(qū)分年級,推薦經典導讀書目。
通過以社團形式舉辦國學經典誦讀比賽,圖書館作為組織者,大學生作為參與者,更多的各院系學生參與到國學文化推廣中來?;顒涌梢砸岳收b,吟唱,舞蹈,情景劇等各種表達形式來演繹仁愛、誠實、文明、愛國等各種儒家文化主題,表達儒家文化內涵,以此實現閱讀和育人的有效融合,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利用周末舉辦國學經典影視相約等活動,為高校學生播放國學經典影視作品,如《孔子》《論語》《道德經》等,直觀地展現儒家思想的文化背景,豐富高校大學生經典閱讀方式和多感官體驗感受,從而達到讓學生理解影視作品所蘊含的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為營造良好的經典閱讀氛圍,也需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國學古典硬件設施。從軟件布局上到硬件設施,營造古典氛圍,同時對經典特色館藏建設力度要加強,從古籍庫的建設到國學經典硬件設施的打造都要采取相對完善的措施,逐步讓學生成為高校圖書館經典閱讀活動的支持者和參與者。
通過推廣圖書館電子屏宣傳國學經典閱讀、國學經典微電影、微信公眾號、微博號等方式實時推送國學經典閱讀活動相關的信息內容和信息,有助于學生及時掌握經典閱讀活動的相關活動內容和活動情況,加強圖書館和讀者之間的互動和聯(lián)系,盡可能讓更多的讀者能夠參與到國學經典閱讀推廣活動中來。為圖書館提供有價值的活動策劃方案,同時加強與國學文化研究機構的溝通與聯(lián)絡,協(xié)作舉辦國學經典讀書會、國學經典講堂等方式,助力學生在學習了解專業(yè)課程的同時,加大對國學經典閱讀的理解和推廣[5]。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yōu)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對中華民族精神塑造和人格培養(yǎng)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推廣國學經典閱讀,傳承弘揚國學經典文化,是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對高校學生道德規(guī)范和個人修養(yǎng)起著獨特的引領和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