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靜 王俊霞 楊毅 龔小雪 康繼紅 楊莎莎(.貴州中醫(yī)藥大學 貴陽 55000;.貴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貴陽 55000)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多發(fā)的內分泌代謝疾病,臨床常表現(xiàn)為多飲、多食、多尿及消瘦、乏力等,后期常伴發(fā)各種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壽命。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約1億,約占世界的25 %,到2040年全世界糖尿病將有6.42億患者[1]。糖尿病嚴重危害人類的身心健康,其致死率僅次于心血管疾病、感染、癌癥等疾?。?]。中醫(yī)藥在糖尿病的治療中越來越受到重視[3]。陳慈煦(1913—1983)系貴州省首批名老中醫(yī),行醫(yī)50余載對糖尿病有著豐富的臨床治療經驗。因此,本文通過對名老中醫(yī)陳慈煦的臨床病案和相關文獻資料進行研究,探討陳老治療糖尿病的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以期為臨床提供參考。
糖尿病屬中醫(yī)“消渴”之范疇。歷代醫(yī)家認為,此病病機多為陰虛燥熱,分別從肺、胃、腎三消論治[4]。陳老根據(jù)其多年的臨床實踐認為,糖尿病除從“三消”論治外,中焦脾虛在糖尿病的發(fā)病中也具有重要地位?!端貑枴て娌≌摗费裕骸按巳吮財?shù)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及《景岳全書》曰:“消渴病,其為病之肇端,皆高粱肥甘之變,酒色勞傷之過,皆肥貴人病也,而貧賤者少也?!彼躁惱险J為,嗜食肥甘酒醴等燥熱之品易助濕生熱,濕熱與積滯互結內蘊,脾胃受其困而運化失常,水谷不化,濕濁內生,互結為患而再困中州,如此因果循環(huán)。此外,年老之人喜安逸而少運動,氣血易于結滯,若素有脾胃不健,則氣血更失于流暢,中氣為之而不足,水谷精微無以化生,進而脾胃本身亦失于氣血之溫煦滋養(yǎng)。再者,糖尿病過用苦寒或甘寒,脾胃屢遭戕害而失斡旋之功,其升降健運、轉輸納腐之職無不受損[5]。故陳老認為,脾虛氣弱是糖尿病的重要病機之一。脾胃虛弱,既不能消谷,又不能運化,則出現(xiàn)納差、神疲乏力、便溏之癥狀。脾胃虛弱,生化乏源,心失所養(yǎng),則出現(xiàn)心悸健忘、目眩頭暈、多夢易醒等心脾兩虛之證候。
陳老認為,辨治糖尿病除肺、胃、腎“三消”之外,從補益脾胃入手,也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此即“善治病者惟在調和脾胃”之意。針對糖尿病病變部位在中焦脾胃,以心脾兩虛,納運失常為其病機特征,故以健脾助運,養(yǎng)心安神為其基本治法。常以歸脾湯加減治療該病,方中人參、白術、黃芪益氣健脾;茯苓健脾滲濕;木香理氣行滯而助補藥以運化,防止滋補太過;當歸、遠志、酸棗仁、龍眼肉養(yǎng)血安神而寧心;姜、棗調營衛(wèi)、助化源;甘草調和諸藥。
由于人參味厚性甘溫,有助熱之弊,不利糖尿病之治療,故陳老常以黨參代替,補氣健脾而不助火,健運中焦;紅棗又有壅中之弊,故不用。如以脾虛為主者,可酌加炒谷麥芽、炒山藥、炒扁豆,以增強益氣健脾助運之力,并酌減養(yǎng)心安神之品;如以心血虛為主者,可加夜交藤、合歡皮、柏子仁、生地等養(yǎng)心安神寧心之品,并酌減健脾益氣之藥物;氣滯者,加枳殼、陳皮;便溏者,去當歸,加重炒白術的用量;中陽不足納呆運遲者,去龍眼肉,加砂仁、炒谷麥芽、干姜;心悸怔忡者,加麥冬、磁石、龍齒等。
時某某,男,52歲。初診時間:1976年9月8日?;颊咴刑悄虿?,經西醫(yī)治療后病情得到基本控制。近感神疲肢軟,心悸乏力,失眠健忘,小腹隱痛,大便溏薄,不思飲食,舌苔黃膩,舌質淡紫,脈濡細,且左脈兼弦。血糖210 %,尿糖(++++)。陳老辨其證屬心脾兩虛,納運失常。治以健脾助運,養(yǎng)心安神。方藥:黨參12 g,焦白術10 g,炒枳殼5 g,砂仁5 g后下,云茯苓15 g,廣木香5 g后下,車前子10 g布包,炒雞內金10 g,炒棗仁12 g,黃芪12 g,夜交藤12 g,焦山楂10 g,焦神曲10 g,炒谷10 g、麥芽10 g。連服60余劑,在治療期間,常用薏苡仁、山藥、鉤藤、佩蘭、瓜蔞根等加減,并酌減西藥,漸至停服。半年后檢查:血糖120 %,尿糖(+),精神轉佳,諸癥均消失。并囑其控制飲食,保持心情舒暢。隨訪5年,病未復發(fā)[6]。
陳老根據(jù)患者臨床表現(xiàn),分析其病機為心脾兩虛,納運失常。脾虛運化失常,則見便溏,倦怠乏力。胃虛不能消谷,則見不思飲食。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心失所養(yǎng)則心悸、失眠健忘。陳老指出舌淡紫乃氣虛血行無力,滯而為瘀所致。氣血不足,脈絡失養(yǎng),故見腹部隱痛。苔黃膩為脾虛失健,水濕內停,郁久化熱之征。脈濡細為氣血虧虛之象。
患者并無典型的“三消”癥狀,緣其乃脾虛水濕內停,三焦氣化不利,故無口渴多飲及小便多。由于脾胃虛弱,納運失常,故無多食。所以陳老以健脾助運,養(yǎng)心安神為主。方中黨參、焦白術、山藥、黃芪、云茯苓、車前子益氣健脾利濕,以運中州,使水谷精微得以正常輸布運化。枳殼理脾胃之氣,砂仁化濕醒脾,廣木香理氣行滯止痛,雞內金、焦楂曲、炒谷麥芽健脾助運開胃。炒棗仁、夜交藤養(yǎng)心安神?,F(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黃芪、白術、山藥、薏苡仁、茯苓等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7-11],又能健運中焦脾胃,從而一舉兩得。
在治療過程中,陳老既不拘泥西醫(yī)病名,又未執(zhí)中醫(yī)常用滋陰清熱生津之法,而是基于辨證立法用藥,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從健運中焦脾胃入手,以矢中鵠。使得脾能健運,胃能受納,中焦斡旋有力,達到既健運中焦脾胃,又降低血糖之效,故消渴自愈。
在治療糖尿病過程中,陳老既不拘泥西醫(yī)病名,又未執(zhí)中醫(yī)常用滋陰清熱生津之法,而是基于辨證立法用藥,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從健運中焦脾胃入手,以矢中鵠,增加了糖尿病的辨證論治范圍。使得脾能健運,胃能受納,中焦斡旋有力,達到既健運中焦脾胃,又降低血糖之效,故消渴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