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lian Suwanrumpha Ami
收集來的廢棄漁網(wǎng)
志愿者對收集來的廢棄漁網(wǎng)進行分類。
2020年12月18日,泰國春武里,潛水員進入充滿塑料垃圾的海域,剪斷纏繞在礁石上的廢棄漁網(wǎng)。
新冠肺炎的大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海洋垃圾問題。
海洋保護組織Oceans Asia 發(fā)表的最新報告顯示,2020 年,全球共生產(chǎn)了約520 億個口罩,其中至少有15.6 億個口罩流入了海洋??谡值闹饕煞质蔷郾郾┰谧匀画h(huán)境中的降解時長高達400 年,這個過程也會直接打擊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比如,口罩的帶子容易纏結在海洋生物身上導致窒息,口罩會被魚類誤認為是食物而吞食。人類用來救命的口罩,卻變成了針對其他生物的殺手。
2021年1月11日,泰國大城府,夸利設計工廠的員工將回收的漁網(wǎng)進行加工前的清洗。
工廠員工將回收的漁網(wǎng)放入粉碎機。
15.6 億只口罩僅是海洋垃圾的九牛一毛。最新統(tǒng)計顯示,海洋垃圾總量仍在逐年攀升,其中,占據(jù)海洋垃圾總量75% 的塑料垃圾,每年至少“貢獻”900 萬噸。而廢棄漁具包括漁網(wǎng)、漁線、魚餌和其他遺失或遭廢棄的漁具,則占了塑料垃圾的“大頭”。
這些廢棄漁具進入海域后,仍會繼續(xù)進行“捕撈”——纏繞或困死魚類及其他海洋物種。近年來,大型哺乳生物如鯊魚、鯨魚和海豹等被廢棄漁具網(wǎng)住導致窒息的新聞也常常見諸報端。有數(shù)據(jù)顯示,海洋生物被幽靈漁具殺死的可能性,是其他海洋垃圾總和的四倍。因此,這些廢棄漁具也被稱為“幽靈漁具”。
由廢棄漁網(wǎng)制作的迷你噴霧瓶。
員工在檢測這些環(huán)保防疫物品。
要減少“幽靈漁具”的出現(xiàn),各地區(qū)政府應加強對漁具生產(chǎn)、使用和回收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管,協(xié)力推行全球性法律框架為海洋動物保駕護航。
這家工廠利用廢棄漁網(wǎng),制作面罩、酒精噴霧瓶和餐廳隔離屏等防疫物資,同時還推出了一款塑料按壓筆,減少人們在按電梯時的身體接觸。
在泰國,一家名為“夸利設計”(Qualy Design)的家居用品公司,與當?shù)卣献魍瞥觥昂Q鬅o網(wǎng)”行動。他們從漁民手中回收破損漁網(wǎng),或潛入海洋打撈廢棄漁網(wǎng),再經(jīng)過清洗、破碎等工序,加工成面罩、酒精噴霧瓶、餐廳隔離屏等防疫產(chǎn)品。該公司還生產(chǎn)了一款“出圈”的塑料按壓筆,它能協(xié)助人們按電梯、使用ATM 機等,避免人的手部因為直接接觸公共設施而感染病毒。
目前,該項目已在泰國的多個省份開展,未來,“海洋無網(wǎng)”行動將會全面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