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丹娜
若是翻開國際上諸多塵埃落定的飛地歷史,或是爬梳國際社會現存飛地的“誕生史”,便不難發(fā)覺,飛地的形成、發(fā)展、存續(xù)或消亡,大多與殖民歷史密切相關。
西班牙在非洲大陸上的領土梅利利亞
這些同在殖民紛亂、戰(zhàn)爭血淚中踽踽前行的飛地,有些被周邊國家收復,間隙漸消、戰(zhàn)火漸熄,得以專注自己的生活;有些始終孤懸海外,成為區(qū)域動蕩的導火索。
為何同為殖民飛地,命途如此迥異?
休達、梅利利亞,位于北非北端,瀕臨地中海,是西班牙在非洲大陸上最后的殖民領土,被稱為“西班牙在非洲最后的殖民遺產”。這兩塊土地均與摩洛哥接壤,梅利利亞更是三面被摩洛哥的領土包圍,國境形勢錯綜復雜。
/ 西班牙真正難以割舍的,是休達與梅利利亞扼守的地理位置。 /
摩洛哥與西班牙,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遙遙相望,長期以來,一直在相伴與相殺的關系里裹挾前進:一方面,兩國依照傳統(tǒng)維持著交流,西班牙更是摩洛哥第二大貿易伙伴、主動援助國、投資國之一;另一方面,因休達、梅利利亞及地中海南部靠近摩洛哥海岸的一些島嶼的歸屬問題,兩國又時時爭議,甚至發(fā)生武裝沖突,造成兩國關系惡化、地區(qū)局勢緊張。
20 07年11月,時任西班牙國王卡洛斯和王后索菲亞視察休達
摩洛哥遭受殖民統(tǒng)治的歷史由來已久。從15世紀開始,占據地理要道的摩洛哥就不斷遭到西方殖民列強的入侵。自1912年法國與摩洛哥簽訂《非斯條約》、同西班牙簽訂瓜分摩洛哥的《馬德里條約》起,摩洛哥北部和南部多個地塊都被劃為西班牙的保護地。長期以來,摩洛哥人民始終沒有放棄反抗殖民統(tǒng)治,并在1956年收獲了獨立。只是休達、梅利利亞始終被西班牙盤踞。
休達
獨立后的摩洛哥,從沒有停止過試圖收回休達、梅利利亞的努力。在與西班牙的談判中,摩洛哥用“將心比心”的方式打感情牌—摩洛哥認為,要求西班牙歸還休達、梅利利亞,和西班牙一直謀求收回被英國占領的直布羅陀港是一樣的性質。
摩洛哥國王提議兩國成立一個專家委員會,專門負責探討兩塊飛地的問題,外交大臣阿卜杜勒·菲拉利在紐約聯合國大會上發(fā)表講話時,亦將話題主動引至與西班牙的領土爭端,希望得到國際社會的幫助。他同樣以“將心比心”的方式陳述:“為了防止以前時代犯下的錯誤,威脅到今日直布羅陀海峽南北兩岸國家之間,本應該占據主導地位的必要和諧關系,解決休達和梅利利亞以及其他一些被西班牙占領的地中海島嶼的爭端顯得尤為緊迫?!蹦β甯绺骷壵吓_時,施政演講中從不忘記陳述“維護國家領土完整是政府的首要任務”,要“不遺余力地收回休達、梅利利亞”……
1961年12月17日,印度發(fā)動代號“勝利行動”的軍事進攻,以武力強行收復果阿地區(qū)
與心情迫切的摩洛哥相比,西班牙顯然習慣了打太極、鉆空子的對付方式。面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指控,西班牙辯解稱,休達和梅利利亞的主權歸屬問題和直布羅陀港的情況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的。休達和梅利利亞劃歸西班牙,是“由兩國之間簽署的一系列條約明確規(guī)定的,而且這里的居民主要是西班牙人”;從時間線上看,“早在摩洛哥成為現代國家之前,休達和梅利利亞就已成為西班牙領土,因此它們根本就不是所謂的殖民地,與殖民地問題毫無關系”,這與直布羅陀港作為所謂的“保護地”理應被西班牙收回的情形完全不同。同時,西班牙還搬出世界上現存的飛地作為參照,認為“世界上一國部分領土與該國主體領土不相連的情況很多,比如美國的阿拉斯加和夏威夷”……
各執(zhí)一詞間,休達和梅利利亞的歸屬始終懸而未決。2002年,摩洛哥與西班牙因佩雷希爾島危機引發(fā)軍事沖突,一度造成區(qū)域危機;2007年11月,西班牙國王卡洛斯和王后索菲亞視察休達和梅利利亞,這是西班牙元首80年來首次視察這兩塊飛地。這樣的行為無疑刺激了摩洛哥的神經,摩洛哥政府稱“殖民時代早就過去了”。但西班牙認為,這只是一次尋常的視察,兩塊土地與殖民無關,他們只是來看望同胞、撫摸這“最后的遺產”。
西班牙為何不愿對休達、梅利利亞冠以“殖民地”之名,為何始終握住這兩個邊緣區(qū)域不放手?
剝離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西班牙真正難以割舍的,是休達與梅利利亞扼守的地理位置。休達位于摩洛哥最北端、地中海沿岸,與直布羅陀港隔海相望,扼守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唯一通道—直布羅陀海峽東部,地位舉足輕重,可以發(fā)展成為重要的港口與海軍基地。而梅利利亞不僅是重要的港口,更是一根探入摩洛哥的“針”,意味著預留某種侵略、占據的可能性。
西班牙的特殊性在于,它既在摩洛哥的領土上占領自己的飛地休達與梅利利亞,又在本國領土上有被他國占領的飛地直布羅陀港。侵占別人的不能放手,自己丟失的要想辦法拿回,是西班牙的真實想法。
同為殖民飛地,葡萄牙位于印度的果阿,就在1961年被印度“暴力收復”了。
/ 歸根結底,左右這些小塊土地安危的,還是對實力與利益的精密算計。 /
印度獨立后,葡萄牙與西班牙一樣,拒絕放棄葡屬印度殖民地果阿,在印度希望開展相關談判時,葡萄牙拿出的狡辯理由甚至都與西班牙無二:“果阿并不是殖民地,而是宗主國的一部分,當葡萄牙對這塊土地進行統(tǒng)治時,印度這個國家還不存在?!?/p>
比起摩洛哥在言語上的“譴責”“反對”,印度的反應更為硬核。1954年起,印度便開始限制果阿的交通,發(fā)起抵制葡萄牙運動,并對果阿進行經濟封鎖。如此到了1961年,還在果阿的葡萄牙人幾乎都在嗅到危險信號時撤離,這塊葡萄牙飛地其實已無“同胞支撐”。
印度出動海陸空三軍,僅在3 6個小時內就打敗了葡萄牙軍隊
1961年12月17日,印度發(fā)動代號“勝利行動”的軍事進攻,以武力強行收復果阿地區(qū)。遠離故土、暫無支援的葡萄牙士兵軍心渙散;印度出動海陸空三軍,僅在36個小時內就打敗了葡萄牙軍隊,取得了決定性勝利,而代價僅僅是戰(zhàn)死22名士兵。
包括美國、英國在內的國家,曾一度在印度武力收復果阿后表示強烈譴責,認為這是一種不恰當的軍國主義行為。但對印度而言,這些評價早已不再重要,收復葡屬飛地、使版圖完整,才是達成民族利益的幸事。
同樣的飛地“誕生史”、相似的周旋、幾近一致的外交話術下,摩洛哥是否有機會,效仿印度,收回休達和梅利利亞?
遺憾的是,對摩洛哥來說,希望恐怕越來越渺茫。在印度與葡萄牙的力量對比中,印度的武力進步不輸逐漸頹唐的葡萄牙,依靠地緣優(yōu)勢與一腔悍勇,強硬收回成為可能;而摩洛哥的綜合實力與西班牙相差巨大,軍事手段幾乎不能想象,只能依靠外交手段周旋—而說起外交手段,又怎能比得上深諳國際相處之道、巧舌如簧的老牌殖民宗主國呢?
如果拋開涉事各國的實力對比,僅看幾處飛地的個體條件,果阿雖然資源豐富,是臨??诎叮《鹊娜鎳麓胧?、幾次三番禁止葡萄牙勢力進入印度領土,實則已將果阿的重要作用架空,葡萄牙維護一塊遙遠飛地的成本與收益將嚴重失衡;休達和梅利利亞則因更重要的地理位置、更靠近西班牙的“優(yōu)勢”,令西班牙不會輕易放手。
命途迥異的殖民飛地們,看起來裹挾著極為復雜的歷史,盤踞著紛亂的政治糾紛。歸根結底,左右這些小塊土地安危的,還是對實力與利益的精密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