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麒麒商店開在中山南路上,從早晨8點(diǎn)的早咖啡到晚間的夜啤酒,這里融合了書店、酒館、創(chuàng)意實(shí)驗(yàn)室、即興戲劇場和民宿等多重功能。要找到它,請認(rèn)準(zhǔn)這個麒麟商標(biāo)——穿著西服,提著包袱,夾著人字拖歸來的番仔麒麟。
2.麒麒商店的主人莊麒麒,80后,作為當(dāng)年的文科狀元在外地求學(xué),又選擇回到故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他在這里寫詩、賣酒、當(dāng)房東,用他自己的方式愛著這座城市。
3.麒麒商店一層白天是個書店,夜晚變身小酒館,也是第一次看到吧臺里全是書的酒館。墻上的繪畫作品為華僑大學(xué)畫家梁慧麗的水彩作品《面孔》。
幾乎每一天,在這個叫“麒麒商店”的空間里都會產(chǎn)生如上對話。老板莊麒麒把自己這個30多年來鮮少有人念對的名字拿出來當(dāng)招牌,頗有種拍著胸脯允諾的誠意??臻g開在泉州最古老的商業(yè)街中山南路上,一樓白天是書店,夜間變身小酒館;二至四層則是最純正的民宿空間——個地道泉州人的家。
“開始只想做一個最本真的民宿?!睕]想到看到這個房子時,前店始建于1923年的騎樓與后方的民宅要一起拿下,于是綜合商店的概念才“趕鴨子上架”。但騎樓上近百年的灰塑浮雕仍鮮活可見,而跟老板一樣生于20世紀(jì)80年代的民宅則在第一眼就俘獲他心:“那些樓梯、水磨石地板都讓我想起自己的小學(xué)?!?/p>
空間改造全憑己手。麒麒沿著筆直的騎樓街線把店面往里退了2米,形成一個類似閩南民宅門前小廣場似的“灰空間”。雖然“當(dāng)初這個內(nèi)凹的尺寸是為了做一個不插電演出的小舞臺”,但實(shí)際上麒麒卻總會在此布置一個歇腳區(qū),供路人歇息或避雨。每天他在店內(nèi)“暗中觀察”:陌生的行人、隨機(jī)的劇情,老板倒樂得當(dāng)了一回觀影人了。
店鋪Slogan里“且讀書且賣酒”說的便是他自己的狀態(tài)。雖然對這個綜合空間的定義是:民宿、小酒館、街頭美術(shù)館、綜合文創(chuàng)商店,但說到底“它還是我的‘一人店。”說來這老板也算個怪咖,常常隨性出游,讓慕名前來的客人吃了閉門羹,亦有時他興起,又會帶著住客穿街走巷,比導(dǎo)游更生動詳細(xì)。曾有友人發(fā)微信:心情很差,可去聊聊?他只回一句:有酒有良風(fēng),長夜且長談。他自言的孤僻聽起來倒也藏著小火苗,在這座煙火慰人心的城市里,別人的豪情如海深,這里的溫情淺且清。
在外省求學(xué),最終又選擇歸來,麒麒在這里讀書,在這里寫詩,在這里拍照,在這里賣酒……整個麒麒商店就如同他的、也是這座城市的烏托邦。“我就是一個典型的泉州人啊,在這里自在地成長,怡然地走著自己的步子,不為別人的臉色而活。這片土地又野又勁,有無數(shù)的可能性。有什么想不通就去請長輩幫忙拿主意,那種感覺就像有好多家長在護(hù)著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