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董艷,王運茹
(上海楊思醫(yī)院心內(nèi)科,上海 上海200120)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介于穩(wěn)定型心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及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之間的臨床綜合征,是冠心病中病情較為嚴重的類型。UAP的冠狀動脈呈不完全阻塞,心電圖可無特異性改變,但若不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極易發(fā)展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臟猝死[1]。對UAP患者進行早期診斷及危險程度的評估對早期預(yù)防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諸多血清學指標被用于作為冠心病早期診斷及治療效果評估的參考指標,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心臟型脂肪酸結(jié)合蛋白 (hear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心肌肌鈣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及高敏C反應(yīng)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均為常見的心肌損傷標志物,在冠心病的診斷及治療效果也有諸多研究報道,但各指標在診斷UAP及其風險評估方面的研究報道較少[2,3]。本研究檢測了不同類型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健康人群血清中H-FABP、cTnI、hs-CRP的變化,并分析其水平與UAP危險程度的差異,探究各指標單獨或聯(lián)合用于早期檢測、評估危險度方面的價值?,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確診為冠心病患者納入研究,所有患者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分會制定的診斷標準[4];入院后經(jīng)臨床檢查、心臟彩超及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確診。排除外周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急慢性炎癥、肝腎功能不全、惡性腫瘤、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等影響血清指標的患者。另擇同期于我院體檢中心查體的50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均經(jīng)全面體格檢查及病史詢問,排除上述疾病及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等常見心血管疾病。
入組的163例冠心病患者中男91例,女72例,年齡47~93歲,平均66.45±9.25歲;UAP患者41例,UAP患者87例,AMI患者35例。對照組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齡52~89歲,平均67.10±8.16歲。經(jīng)比較,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收集受試者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水平及空腹血糖水平等一般生化指標。
所有患者入院后6h內(nèi)收取外周靜脈血,對照組抽取晨起空腹靜脈血,促凝后離心收集血清保存?zhèn)溆?。H-FABP采用雙抗體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進行測定,試劑盒由上?;馍锟萍加邢薰咎峁?,檢測敏感度為0.01ng/ml,正常值<6.5ng/mL;cTnI采用雅培i2000SR化學發(fā)光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檢測,檢測方法為化學發(fā)光免疫法,正常參考值為0~0.3 μg/L;hs-CRP水平采用美國西門子BN全自動特定蛋白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進行測定,測定方法為速率散射免疫比濁法,正常參考值為0~5mg/L。
將87例UAP患者按照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分會制定的危險分層系統(tǒng)[5]進行分組,其中低危組26例,中危組36例,高危組25例。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與統(tǒng)計學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shù)±四分位數(shù)間距[M,(P25%~P75%)]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Kruskal-Wa llis秩和檢驗,兩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ey秩和檢驗,繪制ROC曲線評價各血清學指標單獨或聯(lián)合檢測診斷及評估不穩(wěn)定心絞痛的價值,P<0.05為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各組受試者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質(zhì)量指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冠心病組患者TC、TG、LDL-C及血糖等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各組受試者心肌損傷標志物水平比較 各組患者H-FABP、cTnI及hs-CRP水平比較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冠心病組患者各指標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各組受試者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各組受試者一般資料比較(±s)
組別冠心病組對照組t值P例數(shù)163 50體質(zhì)量指數(shù)(kg/m2)TC(mmol/L) TG(mmol/L) LDL-C(mmol/L)HDL-C(mmol/L)血糖(mmol/L)24.86±3.04 24.10±2.25 1.629 0.105 5.19±0.63 4.79±0.48 4.130 0.000 1.43±0.45 1.08±0.34 5.133 0.000 2.59±0.28 2.46±0.38 2.513 0.013 0.96±0.31 1.04±0.27 1.672 0.211 6.21±1.63 4.36±0.84 7.746 0.000
表2 各組受試者心肌損傷標志物水平比較[M,(P25%~P75%)]
2.3 各指標診斷UAP價值分析 血清H-FABP、cTnI及hs-CRP水平在SAP及UAP中診斷UAP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842、0.892、0.808,診斷截點值分別為6.77ng/ml、2.34μg/L、7.22mg/L;血清H-FABP、cTnI及hs-CRP水平在UAP及AMI中診斷UAP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945、0.956、0.812,診斷截點值分別為11.94ng/ml、5.23μg/L、23.85mg/L。見圖1、圖2。
2.4 不同危險度UAP患者心肌損傷標志物水平比較 高危組患者H-FABP、cTnI及hs-CRP水平顯著高于中危組及低危組患者(P<0.05);中危組患者各指標水平顯著高于低危組患者(P<0.05)。見表3。
圖1 血清H-FABP、cTnI及hs-CRP水平在SAP及UAP中診斷UAP的ROC曲線
UAP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猝死等惡性心臟事件的重要原因,對UAP早期診斷及及早干預(yù)與患者預(yù)后具有重要臨床意義[6]。心肌損傷標志物檢測是通過檢測心肌細胞損傷相關(guān)物質(zhì)以反映心肌狀態(tài)的方法,理想的心肌損傷標志物應(yīng)具備靈敏度、特異度較高的特點;且穩(wěn)定性強,易于早期檢測、經(jīng)濟、快捷[7]。
圖2 血清H-FABP、cTnI及hs-CRP水平在UAP及AMI中診斷UAP的ROC曲線
表3 不同危險度患者心肌損傷標志物水平比較[M,(P25%~P75%)]
H-FABP是一種低分子量心肌細胞質(zhì)蛋白,可結(jié)合長鏈脂肪酸,將其向脂化及氫化部位轉(zhuǎn)運,進入能量系統(tǒng)氧化分解,避免長鏈脂肪酸及其代謝衍生物的堆積。H-FABP具有高度心肌特異性,其在心肌內(nèi)含量比骨骼肌高10倍,可在心肌損傷后短時間內(nèi)從細胞中釋放入血[8]。cTnI是一種三條單鏈多肽形成的絡(luò)合物,可調(diào)節(jié)肌動蛋白及肌凝蛋白細胞活動,在心臟收縮中起到重要作用,有高度心肌特異性;cTnI在微小范圍的心肌損傷及壞死中也可出現(xiàn)顯著性升高,因此對于心肌損傷具有較高的靈敏度[9]。冠心病主要病理基礎(chǔ)為動脈粥樣硬化,病理過程不僅為簡單的脂質(zhì)堆積,而且也是一種隱匿發(fā)展的慢性炎癥反應(yīng)。除上述心肌特異性標志物,炎癥標志物hs-CRP也被證實是健康人群首發(fā)冠心病的預(yù)測標志物[10]。國外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每增加一個標準差,發(fā)生非致命性AMI的危險度增加45%[11]。
I-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不同類型冠心病患者H-F ABP、cTnI及hs-CRP水平均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冠心病患者中3種標志物水平表現(xiàn)為SAP 綜上,H-FABP、cTnI及超敏C反應(yīng)蛋白水平與冠心病程度及UAP嚴重程度相關(guān),檢測HFABP、cTnI及hs-CRP對不穩(wěn)定心絞痛高?;颊咴\斷具有重要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