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騫
【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才能借助閱讀教學促進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已經成為一線教師關注的重點。基于閱讀教學的內涵,學生可在閱讀中獲得知識、積累語言、陶冶情操,最終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做好閱讀教學反思,明確其中存在的問題,深入貫徹語文新課改的精神,重視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閱讀課堂教學方案,使得閱讀課堂教學更有生機、活力,最終促使學生在主動閱讀中,循序漸進地提升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一)閱讀教學目標不明確
閱讀目標是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依據,也是進行教學評價的重要參考標準、依據等。但在具體的閱讀課堂教學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雖然已經有意識地開展閱讀教學,但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致使閱讀目標不夠明確。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常常出現迷茫的現象,閱讀沒有針對性,難以實現有效閱讀。
(二)閱讀教學方法不夠靈活
新課程背景下,為了真正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必須要結合閱讀內容,靈活選擇多樣化的手段開展閱讀指導。但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對教學手段研究不夠,依然傾向于“講解式”的閱讀教學模式,將閱讀教學重點集中在知識講解中,難以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致使閱讀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三)課外閱讀拓展不夠到位
新課改下明確提出了“資源意識”,旨在打破語文學科的限制,充分利用各種課外資源,拓展小學生的閱讀視野,使得學生在多樣化的閱讀中達到既定的閱讀教學目標。但在具體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由于閱讀課堂時間有限,且教師對新課標研究不夠深刻,致使閱讀教學常常局限于語文教材中,并未對其進行拓展和延伸。這致使學生的閱讀面十分狹窄,難以真正滿足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的閱讀教學要求。
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
(一)轉變閱讀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
教師作為閱讀教學活動的實施者、組織者和引導者,自身具備的教學觀念直接決定了閱讀教學的行為和方向。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為了實現閱讀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首先,應從傳統(tǒng)的“知識本位型”閱讀教學理念下解放出來,結合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的教學目標,關注學生閱讀能力、思維發(fā)展等,更好地契合語文核心素養(yǎng)和新課改的要求。其次,教師應摒棄傳統(tǒng)的“滿堂灌”閱讀教學手段,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靈活選擇多樣化的閱讀教學手段開展教學。再次,還要將閱讀課堂交給學生,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成為學生閱讀活動的引導者。最后,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師還應關注小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結合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制定層次化、針對性的閱讀目標、內容等,真正實現所有學生的共同發(fā)展。
(二)科學制定閱讀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閱讀教學活動的結果,能夠對教學活動進行引導、控制,能夠促使閱讀教學朝著既定的方向順利開展。
首先,符合新課程標準設計目標。語文新課程標準下,教師應指向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閱讀目標,確保三個閱讀目標之間相互融合、相互滲透。
其次,指向學情設計目標。新課改下確定了小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以學生為核心組織和開展課堂教學?;诖?,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應堅持這一原則,精準把握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心理、思維發(fā)展能力等,制定出與其“認知發(fā)展區(qū)”相契合的閱讀目標。否則,一旦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情況,閱讀教學目標設置得過高、過低,都會制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
最后,閱讀目標要清晰具體。以往,教師設計的閱讀目標常常是一個粗略的框架,如理解文章中關鍵的詞語、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學習文中的表達方法等。這些閱讀目標具有極強的概括性,缺乏實踐性的指導?;诖?,為了真正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必須要將閱讀教學目標進行細化,確保其能夠清晰地體現出目標分層、具體的操作方法、具體的教學目標實施等。
(三)開放式閱讀資源,拓展閱讀內容
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明確提出了“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的原則,并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提出了更加明確、更加具體的要求。教材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參考,雖然是最佳的閱讀資源,但并不是唯一的閱讀教學資源。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延伸和拓展,是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關鍵?;诖耍瑧獜囊韵聨讉€方面進行優(yōu)化和改進:
(四)靈活選擇閱讀教學方法
閱讀教學方法是為了實現既定的閱讀目標、閱讀任務,教師和學生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所采取的行為方式。在具體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的閱讀教學手法,直接決定了閱讀課堂教學質量。以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始終束縛在“教師單項灌輸”的模式下,致使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不盡人意,暴露出諸多問題。因此,為了滿足新課程下的閱讀教學要求,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 結合語文閱讀目標選擇閱讀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為閱讀教學目標而服務。因此,教師在選擇閱讀教學方法時,必須要緊緊圍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選擇針對性的閱讀教學手段。例如,如果閱讀目標設置為掌握新知識,就可以選擇講授法;如果閱讀目標設定為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就可以采用朗讀法;如果閱讀目標為培養(yǎng)小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就可以采用圈點勾畫的閱讀方法。
2. 靈活運用多種閱讀教學方法。
閱讀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任何一種閱讀教學方法都具備優(yōu)點和不足。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必須要結合具體的閱讀內容、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等,靈活選擇多樣化的閱讀教學方式。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背景下,重視閱讀教學、優(yōu)化閱讀教學,是落實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诖?,面對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的閱讀教學要求,教師必須要立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從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觀念中解放出來,豐富和拓展閱讀教學內容,科學設計閱讀教學目標,多角度選擇閱讀教學方法,完善閱讀教學評價模式等,循序漸進地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落實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王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趣味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小學生(下旬刊),2021(9):6.
[2] 葉梅枝.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知識窗(教師版),2021(8):40.
[3] 張小琴.小學中段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陜西教育(教學版),2021(9):79.
[4] 羅小莉.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教學方法改革與創(chuàng)新[J].新課程,2021(3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