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小兵
摘要:在新時期教學改革的深入發(fā)展進程中,各階段學科的教學工作被賦予了新的教學使命。小學語文作為學生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轉型任務迫在眉睫。老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需要認識到閱讀在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的重要性,通過以新時期立德樹人和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作為閱讀教學改進的指導思想,對自身的教學理念和策略進行創(chuàng)新,能夠讓閱讀教學收獲事半功倍的成效。本文主要以小學閱讀教學為例,探究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途徑。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前言:
語文作為貫穿學生學習生涯的一門基礎類學科,不僅對學生認字、組詞、造句、寫文的能力有一定的鍛煉,而且對學生的人文情懷和核心素養(yǎng)進行了培養(yǎng)和塑造。小學階段的語文以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為主,閱讀則是其中最關鍵的一環(huán)。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要重視對學生閱讀思維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的提升閱讀能力的同時獲得核心素養(yǎng)的塑造,從而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
一、結合語文要素,設置教學目標
目標對于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教學開展具有指導作用。語文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是新時期語文老師的教學目標,對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和掌握的技能提出了要求。因此,老師需要在閱讀教學中以語文要素為基礎,對閱讀教學的目標和環(huán)節(jié)進行明確和把握。老師在設計教學目標的時候要結合教學的內容和學生所處年齡階段的教學任務。對于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而言,老師已經不需要再對文章中的生僻字投入過多的精力了,而是需要將重心放在對學生閱讀理解和問題思考能力的鍛煉上。同時,老師在設計教學目標的時候,要認識到語文閱讀教學和能力培養(yǎng)的整體性,語文要素本身也是一個整體性的系統(tǒng)概念,學生只有充分了解各個組成部分的具體內容,并將零散的知識進行整合,才能在思維和能力上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二、開展讀后續(xù)寫,培養(yǎng)閱讀素養(yǎng)
老師明確語文教學的目標之后,可以結合目標和學生的現實需求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和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老師可以將語文要素融入到各種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去,讓學生在掌握閱讀技巧的同時,對文章的寫作結構和作者的情感抒發(fā)進行體會和感受,最終實現強化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教學任務。比如,在學習《走月亮》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首先對文章中的優(yōu)美詞句進行欣賞,在詞句的組合和表達中分析作者的情感世界。學生在對文章情感抒發(fā)的方式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讓學生通過語言的表達或者結合所學到的方式進行讀后續(xù)寫,從而讓學生得到情感感知能力和審美表達能力的雙重提升。因此,老師通過帶領學生完成默讀文章內容、總結重點句型、針對感受抒發(fā)的整個流程,來幫助學生在學習中總結、在總結中強化、在強化中提升。
三、促進獨立思考,鍛煉閱讀思維
閱讀是一種終身行為。為了能夠讓學生在今后的閱讀中得心應手的解決相關問題、提高閱讀的效率和質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意識的喚醒則需要老師在教學中進行多次的滲透教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國實現能力的提升和意識的強化,為自主閱讀提供保證。比如,在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時候,老師可以設置問題:(1)文章主要由幾個故事構成?(2)“中華不振”出現的文章背景和歷史背景分別是什么?(3)你是因為什么而讀書的呢?然后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找到問題的答案,老師僅僅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進行進度的督促和錯誤方向的糾正。老師通過這樣放手的方式進行閱讀教學,能夠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思維空間和閱讀機會,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合作的情況下實現能力的互補和綜合能力的提升,從而讓他們感受到閱讀的快樂,養(yǎng)成獨立閱讀的習慣。
四、豐富閱讀活動,體驗閱讀魅力
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語習慣和主動思考能力的重要階段。因此,老師可以采取定期開展閱讀分享會的方式,讓學生對這一段時間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本書進行分享,通過介紹自己為什么喜歡這本書,這本書主要講了什么,做了哪些優(yōu)美語段的摘抄,讀完之后有什么感悟,以及這本書的主要結構方式等等和同學們進行一個交流討論。分享的過程也是學生梳理閱讀思路的過程,這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讓閱讀更加精細化,還能讓學生對閱讀中素材內容、結構修辭等文章框架的分析,從而位今后的高效閱讀強化能力。同時,其他學生也能在聽別人分享的過程中,對自己掌握的文章結構類型進行補充和豐富,擴大自己的知識體系,最大化的推動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的融合發(fā)展。
結論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強學生閱讀質量,已經成為了新時代語文閱讀教學的大趨勢。小學生通過閱讀的窗口,不僅能夠見識到世界的繁華,而且還能得到個人的發(fā)展和成長。因此,老師需要摒棄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的局限,在教學中重視引導、在探究中鼓勵學生,以強化學生的閱讀體驗感為主,讓學生能夠在閱讀中感受到閱讀的魅力和快樂,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自主閱讀、獨立探究的習慣。
參考文獻:
[1]章蘊.小學語文語用積累對教學質量提升的作用初探[J].試題與研究,2021,No.1081(34):109-110.
[2]林賽玲.高效設問引領小學語文閱讀高階思維的發(fā)展[J].試題與研究,2021,No.1081(34):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