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琴
摘要:隨著新型教學技術在各階段課堂落地生根,教學工作者們的教學輔助設備也更加豐富,在幼兒教學過程中,為幫助幼兒更快適應學習生活,幼兒教學工作者們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課堂中帶來的益處是非常多的。和中小學教學相比,幼兒教育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因幼兒無法深入了解探究生活中的事物,教師便需要更為細致直觀的將知識分解后再為他們講述。
關鍵詞:信息技術;幼兒教學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在幼兒時期的教育對幼兒的生長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幼兒階段,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常常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在課堂上需要幼兒教學工作者們采用更為有趣的教學方式來開展教學,隨著教育領域信息化步伐愈來愈快,在幼兒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jīng)屢見不鮮,在更為生動直觀的教學過程中,幼兒們學習熱情高漲了起來。
一、信息技術在幼兒教學中的重要性
為全面提升幼兒教學質量,信息技術教學亦融入到各個幼兒園中,在多媒體教室、多媒體課件等信息技術的配合輔導作用下,幼兒教育出現(xiàn)了新的生機。在新型課堂上,幼兒教學工作者們在教學過程中也更為便利,幼兒在學習過程中能帶著極大的興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通過在課上展示形象生動的畫面,幼兒理解知識,看待問題的方式都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進而幼兒對生活的認知也會更為深入。
二、信息技術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
據(jù)學情調查現(xiàn)實,當前幼兒教育過程中出現(xiàn)如下幾點問題:部分教學工作者信息化觀念薄弱、信息化建設管理水平較低同時在使用時也不盡合理、信息化人才較少、應用實踐與課上教學聯(lián)系不夠緊密。所謂信息技術教學,即指將高新信息教學技術經(jīng)過整合融入到教學過程中,但若教學工作者一直處于被動接受地位,他們對新型教學理念的理解其實是不夠透徹的,這便造成教學過程中諸多不合理現(xiàn)象的發(fā)生,比如幼兒教師在課堂上時間分配不合理,出現(xiàn)本末倒置的現(xiàn)象,同時由于對信息教學的理解不夠透徹,教師并沒有注重實踐教學,從而導致教學局限性較大。
三、信息技術在幼兒教學中的可行性應用策略
(一)提升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
學高者方能為師,對幼兒教學工作者們而言,若想讓教學質量得到質的提升,就必須站在主動地位上掌握各項新涌現(xiàn)出的教學技術。幼兒園可以制作一份信息技術調查問卷,了解園內教師們對信息技術的認知程度,隨即有針對性的開展信息技術培訓,讓每位教師都能科學使用電子白板、掌握音視頻制作等,將園內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提升一個檔次。其次,園內還需有序開展專題考試,測試園內教師對信息技術培訓內容的掌握程度。從相關調查顯示來看,幼兒園內教師大都缺乏信息技術使用經(jīng)驗,因此通過這樣的“培訓+考核”的模式能讓幼兒教學工作者們更快速的融入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有了考核便需要設置評價機制,在園內還可以設置優(yōu)秀ppt展示平臺,讓那些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教師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自豪感,同時也促進園內教師互相學習,在資源共享下協(xié)同共進提升幼兒教學質量。
(二)強化信息技術建設設置相關培訓項目
要想確切落實信息技術在幼兒教學中落地生根,幼兒園就需要聘請那些網(wǎng)絡專業(yè)人士到園內開展教育管理工作。為讓教學團隊更快更好的應用新型信息技術,在體系內部還需要定期開展學情分享會,讓教學工作者們能實時溝通優(yōu)秀教學案例,在案例中找到符合自己教學需求的地方加以改進應用到信息教學過程中。
(三)教學資源創(chuàng)新
有了新型教學技術是不夠的,教師還需要審視自己的教學方案,在園內可以讓幼兒教學工作者們到彼此的課堂進行聽課記錄,所需記錄的不僅僅是課堂的閃光之處,還有不盡合理的地方,通過總結記錄表內容完善教學體系,創(chuàng)新教學資源,幼兒教學質量方能得到質的提升。
結束語:
信息技術的快速革新推動了教育事業(yè)的整體發(fā)展,針對于幼兒教育事業(yè)而言,在此階段幼兒正處于思想啟蒙期,幼兒教學工作者們需要把握好幼兒此階段特點,在每一個階段合理制定出符合階段需求的教學方案,把信息技術科學融合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讓幼兒從小便能感受到信息技術的魅力,更直觀形象的進行學習。
參考文獻:
[1] 陳翠萍. 論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2021(2019-13):156-156.
[2] 陳碧玲. 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的有效應用分析[J].? 2021(2017-11):27-27.
[3] 孫會杰.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策略研究[J]. 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 2021, No.170(0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