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亮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習慣的重要階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策略,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閱讀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宗旨。整本書閱讀正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片段教學”“段落教學”的現(xiàn)狀,突破閱讀教學的局限,在文章解析的過程中抽絲剝繭,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閱讀體系,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指導策略
引言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教學的核心內容。整本書閱讀是一種新的閱讀教學形式,其對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審美、閱讀能力及文學素養(yǎng)有著重要作用。但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整本書閱讀教學存在較多問題,教師需要不斷優(yōu)化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方案,提高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質量。
一、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一)教師對“整本書閱讀”理念缺乏正確積極的認識
很多語文教師已經了解到新課改的最新要求,但是他們仍然停留于了解這一層面,教學中依然過度重視語文課本,過于關注教材本身,一直引導學生進行單獨文章的學習,不能真正做到把教材當作例子,不能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根據教材推薦合適的讀本拓展閱讀。教師人事不到位直接導致“整本書閱讀”流于形式化。
(二)學生的自身能力存在不足
學生的閱讀態(tài)度不端正,閱讀習慣也并未養(yǎng)成,還有閱讀量的不足和閱讀能力的缺陷,這些直接影響整本書閱讀的效果。
二、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指導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班級共讀是保障整本書閱讀教學有效推進的重要方式。教師參與到學生的閱讀活動中去,及時了解學生的閱讀進度、對書的興趣點,并及時梳理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組成閱讀小組,按閱讀計劃閱讀,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共同探討有關閱讀的問題,互相提醒、督促按時完成閱讀任務,還可以在研討交流中,從別人的閱讀中學到閱讀的方法,從別人的見解中受到啟迪,拓寬閱讀的廣度和深度。
(二)注重方法指導,掌握閱讀技巧
閱讀方法的選擇,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效果。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不豐富,自主閱讀意識和閱讀能力相對薄弱,需要教師給予恰當?shù)囊龑?。因此,在實施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時,教師要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將略讀、精讀、跳讀等閱讀方法教授給學生,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避免學生進行無效閱讀。例如,在閱讀一本書之前,教師先指導學生瀏覽封面、標題和序言,讓學生了解這本書的大致內容和創(chuàng)作背景,從而使學生在閱讀時能夠做到心中有數(shù)。針對這本書的導讀和目錄等內容,可以采取略讀的方式,指導學生學會利用書籍目錄進行內容檢索,提高閱讀效率,也可以從目錄中檢索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從而快速閱讀,通過閱讀感興趣的內容,激發(fā)學生對整本書閱讀的興趣。而針對細節(jié)描寫的內容,則需要采取精讀的方式,或圈點批注,或做摘要,加深對文本內涵的理解,保障閱讀質量。
(三)合理設計整本書閱讀教學,增強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效果
與單篇閱讀不同,整本書閱讀內容多、篇幅長,教師在教學中難以面面俱到,這要求教師合理設計整本書閱讀教學,突出整本書中的閱讀重點。首先,教師要認真閱讀完整本書,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作者的創(chuàng)作經歷,了解整本書的內容、結構和主題,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以保證閱讀教學的進程。其次,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分析和理解書籍。小學生的思維與成人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只有站在學生的視角進行閱讀,揣摩學生的心理,教師才能了解學生在閱讀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再次,教師要設計問題,利用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度閱讀,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讓學生對整本書有更深層次的思考和理解。最后,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增強學生的閱讀自信心,讓學生學會在遇到問題時自主尋求解決辦法。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閱讀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有更好的閱讀體驗。另外,在學生閱讀前,教師要提出閱讀任務和閱讀要求,讓學生的閱讀有目的、有方向,以此保證學生的閱讀效率。
(四)善用圖示梳理,提升閱讀素養(yǎng)
為了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圖示梳理法,讓學生基于思維導圖,構建一個清晰的閱讀過程,從而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例如,在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珍珠鳥》的教學中,在帶領學生體會作者對鳥真誠、細膩的愛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完成《時代廣場的蟋蟀》的整本書閱讀。鑒于本書是以蟋蟀、老鼠、貓為主線展開的,教師在帶領學生閱讀時可以讓學生思考:“如何高效地完成整本書閱讀?”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閱讀方法,有學生指出可以通過抓住主旨的方法展開閱讀。如此,教師就可以順勢引入圖示梳理法,說明運用圖示梳理法的要領,并引導學生自主完成這本書的內容梳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問題,教師要做好引導作用,引領學生從蟋蟀、老鼠和貓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入手,并進行閱讀拓展。最后,教師要引領學生從多角度完成圖示的梳理,讓學生明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評析文章,以此實現(xiàn)閱讀過程的多元化。
(五)成果展示,激勵學生主動閱讀
激勵性的成果展示活動能極大地促進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鞏固學生的閱讀習慣,實現(xiàn)閱讀的期待。為此,教師需要根據文本的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成果展示,更好地推動閱讀活動的有效開展。如低年級學生可采用朗讀比賽或背誦比賽,中年級可以采取制作手抄報比賽或讀書筆記展示,高年級就可以讓他們寫讀后感或者演課本劇等形式,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實現(xiàn)了閱讀效果的提升。
結束語
總之,整本書閱讀是當下較為流行的一種閱讀教學模式。教師引導得當,學生閱讀到位,才有可能突破傳統(tǒng)閱讀教學模式的限制,真正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奠定良好的基礎。我們相信:在所有語文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深度落實整本書閱讀理念,整本書閱讀教學一定會結出累累碩果。
參考文獻:
[1]翟麗華.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指導策略[J].新作文,2021(18):18-19.
[2]田海燕.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改進策略分析[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課堂教學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3]祁明春.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特點與策略[J].教育藝術,202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