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簡 林絲敏 郭麗思
泌尿系結石的形成跟飲食習慣、飲水習慣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性,故飲食、飲水等健康教育對于泌尿系結石術后的患者至關重要[1]。但是常規(guī)的干預模式未對患者進行系統(tǒng)的相關知識的宣教,其重點主要針對手術相關事宜的指導,故術后患者健康行為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及對相關知識掌握不全,導致術后結石復發(fā),影響患者日常生活[2-4]?;贗MB模型的健康教育模式通過對患者信息、動機、行為方面進行干預已經廣泛應用于冠心病、艾滋病、糖尿病,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5]。故本次研究其應用于泌尿系結石的效果,研究結果如下。
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且獲得患者家屬簽署的知情同意書后,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于本院就診的泌尿系結石患者122例,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符合泌尿系結石診斷標準,并且需行手術治療;(2)患者年齡在20~80歲;(3)所有患者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6]。排除標準:(1)術后完成效果不理想再次進行手術;(2)合并精神病及其他基礎疾??;(3)小結石無須行手術治療。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均為61例。對照組男42例,女19例;年齡20~79歲,平均(42.10±8.95)歲;結石直徑4~13 mm,平均(6.58±1.23)mm;初中及中專文化17例,高中文化23例,本科以上文化21例;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30例。觀察組男43例,女18例;年齡21~78歲,平均(42.14±9.02)歲;結石直徑4~12 mm,平均(6.65±1.30)mm;初中及中專文化18例,高中文化24例,本科以上文化19例;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2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的干預模式,具體方法:患者入院后檢測患者生命體征,囑患者多飲水多排尿,進行術前指導入院后注意事項,告知患者手術時間,發(fā)放健康宣傳手冊,告知患者術后注意是事項及用藥方法、飲食及其他的注意事項。
觀察組:采用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模式進行干預,具體方法如下:(1)信息干預?;颊呷朐汉笥芍鞴茏o士發(fā)放宣傳手冊并且進行講解手冊內容,每周組織一次相關知識講座,由護士長和主治醫(yī)師為主講人,主講時間為1 h,主講的內容為運動、飲食、飲水及疾病發(fā)生的病因及治療后的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講解,每周進行一次。(2)動機干預。請以往治療成功并且未復發(fā)的患者進行講課,告知所有患者術后自己的行為模式及飲食、飲水、運動情況及日常作息。建立微信交流群,每周二、周四安排一名護士進行相關知識推送,并且講解飲食、飲水、運動的重要性,與患者進行相關知識的交流,進一步為患者的疑惑進行解答。根據患者前期建立的檔案,對于飲水少的患者出院后1周進行電話隨訪,問其飲食、飲水、日常作息、運動情況,對未完成的患者及家屬再次進行宣教。(3)行為技巧干預。囑患者家屬幫助患者進行行為模式干預,可每日設置飲水鬧鐘及其他作息鬧鐘,出院后每日記錄患者飲食、飲水及日常作息情況,1個月后門診隨訪時帶給醫(yī)師看,對完成較好的患者進行鼓勵,完成不好的患者再次進行宣教,直至患者表示已經明白飲食、飲水、運動的重要性后。
兩組均干預至術后1個月。
觀察兩組患者健康信念、術后3個月自我管理能力評分、相關知識掌握情況評分、健康行為評分及術后1年結石復發(fā)情況。
健康信念:采用健康信念表對患者自我效能、健康動力、對疾病的認識、感知疾病易感性進行評分,根據患者對觀念從非常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在1~5分進行評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健康信念越強。
術后自我管理能力:采用GSES量表進行評價,每個條目根據患者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計分,從完全不正確至完全正確在1~4分進行評價,總得分為所有得分之和,最高得分40分,得分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好[7]。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根據自制知識試卷,讓患者作答,總分100分,得分越高,知識掌握程度越好。
健康行為:(1)利用本院自制的飲食、飲水調查表調查患者飲食習慣、飲水習慣。每個條目共10個問答題,最高得分10分,包括符合與不符合兩個選項,符合得1分,不符合得0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飲食、飲水習慣越好。(2)采用健康行為量表對患者運動及壓力管理進行評分,根據其頻次“從不”到“總是”在1~4分進行評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健康行為越好。
復發(fā)標準:在術后1年行泌尿系超聲檢查再次發(fā)現結石[8]。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 )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術后自我效能、健康動力、對疾病的認識、感知疾病易感性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健康信念比較 [分,(±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健康信念比較 [分,(±s)]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n=61) 2.48±0.51 3.15±0.71 1.63±0.23 2.51±0.45 1.30±0.29 2.96±0.41 0.98±0.12 1.56±0.24觀察組(n=61) 2.50±0.49 4.03±0.81 1.64±0.24 3.64±0.69 1.33±0.32 3.58±0.61 1.01±0.13 2.63±0.89 t值 0.221 6.381 0.235 10.714 0.534 6.588 0.949 9.066 P 值 0.826 <0.05 0.815 <0.05 0.588 <0.05 0.345 <0.05組別 自我效能 健康動力 對疾病的認識 感知疾病易感性
術后3個月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及相關知識掌握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自我管理能力及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比較[分,(±s)]
組別 自我管理能力評分 相關知識掌握評分對照組(n=61) 21.03±6.52 60.25±7.85觀察組(n=61) 30.56±7.89 85.74±8.23 t值 7.272 17.504 P 值 <0.05 <0.05
術后觀察組飲食習慣、飲水習慣評分、壓力管理、運動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健康行為比較 [分,(±s)]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健康行為比較 [分,(±s)]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n=61) 4.65±1.10 6.25±1.32 5.01±1.20 7.25±1.03 0.96±0.21 1.35±0.56 0.97±0.30 1.69±0.42觀察組(n=61) 4.72±1.12 7.45±1.62 4.98±1.23 8.10±1.35 1.01±0.25 2.06±0.65 0.98±0.32 2.72±0.68 t值 -0.353 -4.543 0.138 -3.961 1.196 6.463 0.178 10.065 P 值 0.725 <0.05 0.890 <0.05 0.234 <0.05 0.859 <0.05組別 飲食習慣 飲水習慣 壓力管理 運動
術后1年觀察組結石復發(fā)3例,復發(fā)率為4.92% (3/61),對照組結石復發(fā)9例,復發(fā)率為14.75% (9/61),觀察組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泌尿系結石是泌尿系外科常見疾病,常常應用微創(chuàng)手術進行治療,但是由于其術后易復發(fā),對患者不利,故降低術后復發(fā)率是臨床上最重要的目標[9]。常規(guī)的干預模式僅僅對患者圍手術期、術后的注意事項進行口頭告知,患者術后行為及觀念仍是促進疾病再次發(fā)生的隱患,導致疾病的復發(fā)率高[10]?;贗MB模型的健康教育模式是通過對患者進行系統(tǒng)健康宣教,從信息,動機、行為技巧方面進行對患者進行循序漸進的干預,以促進患者健康知識的掌握。但是應用于臨床的價值未進行相關性研究。故本次研究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模式應用于泌尿系結石的應用價值。
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模式是通過加強對患者信息的、動機及行為的干預從而增加患者對健康行為的重視,在日常生活中控制自己的行為[11]。術前主治醫(yī)師對疾病的相關知識及術后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講解使患者形成正確的思維模式,加強患者對術后注意事項的重視。通過組織相關的知識講課及應用微信交流群,不斷地強化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從信息方面促進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12]。相同疾病患者的經驗分享及家屬的督促對患者自我健康行為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術后自我效能、健康動力、對疾病的認識、感知疾病易感性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模式應用于泌尿系結石患者可增強其健康信念。分析原因是:每周組織一次由主治醫(yī)師及護士長進行的知識講座,從而增強患者對疾病的認識,進而增強其在日常生活自我管理提高自我效能。另外,患者對疾病的認識逐漸深入,對其病因的了解更加透徹,對健康動力的形成及對疾病易感性的了解均具有促進作用,故在總體上提高了患者的健康信念。
自我管理能力評分是評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指標,值越大,說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好;相關知識掌握評分是評價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的評分,值越大,說明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掌握程度越好。在本次研究中,術后3個月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及相關知識掌握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模式應用于泌尿系結石可以促進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及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赡茉蚴窃谌朐簳r由主治醫(yī)師及護士長進行相關知識的講座,促進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術后通過微信群于周二、周四頻繁地進行相關知識的宣教,不斷的加深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對提高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有利。在動機干預階段讓具有相同病史的患者進行講座,使患者了解了自我管理對于疾病的好處,產生自我管理的動機,從而間接促進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術后在家屬的督促下,每日設置飲食、飲水鬧鐘,對促進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利。
本次研究中,術后觀察組飲食習慣、飲水習慣、壓力管理、運動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另外觀察組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模式應用于泌尿系結石可以促進患者健康行為從而降低結石復發(fā)率??赡茉蚴窃谛袨榧记煞矫嫱ㄟ^患者家屬的不斷提醒及設置飲水及飲食鬧鐘,督促患者的行為,在長時間的督促作用下,使患者形成了良好的飲水、飲食習慣,通過微信交流群使相同病史的患者進行交流溝通,對緩解患者心理負擔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從而側面促進患者健康行為,進一步減少了結石復發(fā)率。
綜上所述,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模式應用于泌尿系結石患者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知識掌握程度,提高健康信念,促進健康行為,降低術后復發(fā)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