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余
“砰——”罪惡的槍聲響起,她犧牲了,生命永遠定格在17歲。
黎明,象征著希望,代表著光明即將到來。只是,在1927年10月7日,那個霧氣濃得化不開的黎明,在國民黨反動派粗暴的呵斥聲中,一個少女和她的戰(zhàn)友們毫無懼色,一路高唱《國際歌》,鎮(zhèn)定自若地走向云蓋山刑場。
這個堅強的少女,這個勇敢的革命者,她叫李素秋。
上中學時,各地革命運動開展得如火如荼。李素秋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思想,她像海綿一樣,積極汲取著各種知識,思想上得到了巨大的提升。1925年,她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那一刻,她覺得,自己有義務為國家為民族做更多的事情,于是,開始積極投身革命。
在“五卅”慘案和廣州沙基慘案發(fā)生后,梧州爆發(fā)了學生運動。年輕的李素秋毅然決然地站在了游行隊伍的最前面,她和她的戰(zhàn)友們,一路揮舞旗子,高喊口號,并向當局請愿,要求抵制英日貨物。她穿著簡樸的學生裝,颯爽的英姿,堅定的眼神,成為了游行隊伍中的一抹亮色,在圍觀者的眼中,頗有幾分“巾幗不讓須眉”的氣概。
因為在革命斗爭中表現(xiàn)出色,她當選為省學聯(lián)執(zhí)行委員。除了負責女學生工作,還經(jīng)常為省學聯(lián)創(chuàng)辦的報刊寫文章,主張男女平等,提倡婚姻自由等。
這邊,李素秋的工作開展得積極而順利;另一邊,她早已成為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眼中釘肉中刺”。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fā)動反革命政變。全國各地的國民黨反動派紛紛行動,大肆搜捕和殺害共產(chǎn)黨員和先進革命者。由于叛徒的出賣,17歲的李素秋不幸被捕。
盡管遭到了敵人的嚴刑拷打,她卻不曾開口吐露一個字。在獄中,李素秋時常向難友宣傳先進革命思想,傳唱革命歌曲,和大家一起相互支持鼓勵。她的妹妹前來給她送飯,李素秋還細心叮囑她:“我沒有什么的,將來還要做很多事情,你在家好好侍奉母親就行!”
年輕的李素秋,在反動派罪惡的槍聲中,永遠閉上了她的雙眼,一腔熱血灑落在蒼山的沃土之上,開出了一朵鮮艷而美麗的革命之花……
指導老師:種嘉
“砰——”罪惡的槍聲響起,她犧牲了,生命永遠定格在17歲。
黎明,象征著希望,代表著光明即將到來。只是,在1927年10月7日,那個霧氣濃得化不開的黎明,在國民黨反動派粗暴的呵斥聲中,一個少女和她的戰(zhàn)友們毫無懼色,一路高唱《國際歌》,鎮(zhèn)定自若地走向云蓋山刑場。
這個堅強的少女,這個勇敢的革命者,她叫李素秋。
上中學時,各地革命運動開展得如火如荼。李素秋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思想,她像海綿一樣,積極汲取著各種知識,思想上得到了巨大的提升。1925年,她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那一刻,她覺得,自己有義務為國家為民族做更多的事情,于是,開始積極投身革命。
在“五卅”慘案和廣州沙基慘案發(fā)生后,梧州爆發(fā)了學生運動。年輕的李素秋毅然決然地站在了游行隊伍的最前面,她和她的戰(zhàn)友們,一路揮舞旗子,高喊口號,并向當局請愿,要求抵制英日貨物。她穿著簡樸的學生裝,颯爽的英姿,堅定的眼神,成為了游行隊伍中的一抹亮色,在圍觀者的眼中,頗有幾分“巾幗不讓須眉”的氣概。
因為在革命斗爭中表現(xiàn)出色,她當選為省學聯(lián)執(zhí)行委員。除了負責女學生工作,還經(jīng)常為省學聯(lián)創(chuàng)辦的報刊寫文章,主張男女平等,提倡婚姻自由等。
這邊,李素秋的工作開展得積極而順利;另一邊,她早已成為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眼中釘肉中刺”。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fā)動反革命政變。全國各地的國民黨反動派紛紛行動,大肆搜捕和殺害共產(chǎn)黨員和先進革命者。由于叛徒的出賣,17歲的李素秋不幸被捕。
盡管遭到了敵人的嚴刑拷打,她卻不曾開口吐露一個字。在獄中,李素秋時常向難友宣傳先進革命思想,傳唱革命歌曲,和大家一起相互支持鼓勵。她的妹妹前來給她送飯,李素秋還細心叮囑她:“我沒有什么的,將來還要做很多事情,你在家好好侍奉母親就行!”
年輕的李素秋,在反動派罪惡的槍聲中,永遠閉上了她的雙眼,一腔熱血灑落在蒼山的沃土之上,開出了一朵鮮艷而美麗的革命之花……
指導老師:種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