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蘭
(山東醫(yī)學高等??茖W校附屬醫(yī)院,山東 臨沂 276004)
目前,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CTA)是排查和診斷冠心病十分重要的方法[1],能夠早期發(fā)現冠狀動脈疾病,有效降低猝死事件的發(fā)生概率。但在檢查過程中需要高壓注射粘稠度較高的對比劑,部分肥胖患者注射壓力過高,容易導致高壓針筒爆裂、對比劑外滲等不良后果,從而影響就檢者的冠狀動脈成像質量。為此,本文探討不同溫度對比劑對高壓注射器的壓力影響。
1.1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就診的360例疑有冠狀動脈病變的患者。納入標準:均行冠狀動脈CTA檢測;無禁忌癥。排除標準:腫瘤化療、血管炎等導致上肢靜脈異常者。將納入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各180例。A組:男106例,女74例;年齡36~89歲,平均(52.18±10.29)歲。B組:男109例,女71例;年齡37~83歲,平均(51.87±11.6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獲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或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儀器設備及檢查方法 駝人耐高壓20G一次性使用靜脈留置針(Y式),MEDRAD Stellant高壓注射器,佳能Aquilion ONE TSX-305A 320排640層CT。準直器寬度320 mm×0.5 mm,掃描層厚及層距均為0.5 mm,Volume采集,0.275 s/圈。采用120 kV管電壓,管電流400 mA,自適應迭代劑量減低算法(AIDR)重建。然后通過工作站(Vitrea Version)進行三維重建。檢查前測量患者的心率,患者仰臥位,連接心電信息設備,建立靜脈通道。訓練患者呼吸,囑其平靜呼吸下屏氣,訓練3~4次,檢查前5 min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25 mg。掃描范圍從氣管隆突下2 cm到膈肌層面,應用Surestart追蹤技術自動觸發(fā)掃描,監(jiān)測層面為掃描范圍的中央層面,觸發(fā)點定于監(jiān)測層面的降主動脈內,觸發(fā)閾值190 HU。掃描完畢在后處理工作站測量數據。
1.2.2注射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前臂靜脈穿刺,成功后注入1 mL對比劑進行靜脈內碘過敏試驗,觀察1 min如無過敏反應方可進行冠狀動脈成像檢查。增強時,打開高壓注射器電源,安裝調試注射器雙筒泵管,選擇非離子型對比劑碘海醇(35 g/100 ml)。將生理鹽水和對比劑吸入針筒進行加熱,進行排氣,接通注射通道,設定好生理鹽水劑量為25 mL,根據患者體重對比劑劑量在40~68 mL內選擇,注射速度4~7 mL/s。注射模式:生理鹽水-對比劑-生理鹽水,留置塑料針套。A組注入對比劑的溫度為37℃,B組注入對比劑的溫度為20℃。操作方法:操作者有5年穿刺操作經驗。
1.3指標評定 高壓注射器的峰值壓力:根據高壓注射器壓力測量功能直接記錄;動脈CT值:通過手動畫取圓形感興趣區(qū),冠狀動脈分叉水平,面積為30 mm2;圖像質量:按4分法進行評定[2],4分:圖像質量優(yōu),噪聲小,無偽影;3分:圖像噪聲較小,血管腔邊界稍模糊,圖像質量滿足診斷;2分:圖像噪聲較大,血管腔邊界模糊,有運動偽影,圖像質量尚可滿足診斷;1分:圖像噪聲明顯,血管腔邊界不清,不能滿足診斷要求。由2位影像主治醫(yī)師分別評價圖像質量,如果2人結果不一致協(xié)商后取得一致結果。
2.1兩組注射壓力及升主動脈CT值比較 B組出現3例高壓注射器針筒爆裂。A組注射峰值壓力低于B組,升主動脈CT值高于B組。見表1。
表1 兩組注射壓力及升主動脈CT值比較
2.2兩組圖像質量比較 所有患者均完成檢查,3例患者因呼吸運動再次掃描完成檢查。 A組圖像質量優(yōu)于B組(χ2=16.70,P<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檢查圖像評分比較[n(%)]
3.1冠狀動脈CTA的優(yōu)勢 冠狀動脈CTA是通過靜脈快速團注對比劑,使冠狀動脈被高濃度的對比劑迅速填充,使其主干及其分支血管的管壁、管腔情況得以清晰顯示。據文獻報道,冠狀動脈CTA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診斷準確率達90%以上[3-4]。本研究采用佳能320排寬體探測器為16 cm的CT,1次掃描即可覆蓋全心臟,實現了同一時相內收集各個數據,同時減少對比劑的用量,而且避免高心率造成檢查失敗的弊端,本研究病例最高心率為144次/min,均成功完成檢查,獲得良好的圖像,克服了以往設備需要控制心率的缺陷。
3.2對比劑溫度對注射壓力的影響 對比劑濃度是冠狀動脈CTA檢查的重要因素,快速注入對比劑碘海醇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但碘海醇比較黏稠,常規(guī)手推注射法不能達到要求。高壓注射器由耐高壓針筒、連接管、一次性使用靜脈留置針、控制系統(tǒng)、推進系統(tǒng)及顯示屏等組成,能夠將足量、準確的對比劑快速注射到穿刺靜脈內[5],對于肥胖患者其注射速度達到7 ml/s,注射壓力達到300 kPa,穿刺靜脈的局部血管承受壓力較大,容易造成對比劑外滲等并發(fā)癥,會引起局部組織滲透壓發(fā)生改變,嚴重者導致局部皮膚壞死。加熱可以降低碘海醇的黏稠度,減輕液體流動阻力,能夠使注射壓力明顯降低,有效減輕了靶血管靜脈及高壓注射器的負荷,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比劑溫度過低會導致實際注射速度難以達到設置速度,導致冠狀動脈濃度不夠,顯示效果欠佳。本研究結果表明,將對比劑溫度加熱至37℃時,可有效降低注射壓力,提高CT值及圖像質量。
綜上所述,對比劑加熱至37℃時,會降低高壓注射器注射壓力,實際注射速度越接近預設值,冠狀動脈對比劑濃度相對保持較高水平,確保圖像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