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高 敏
談到病毒性肝炎,聞者“色變”。一方面,病毒性肝炎往往意味著具有“傳染性”,而“傳染性”意味著疾病有可能給周圍的親人朋友帶來風險,也有可能會讓自己受到歧視。因此,“傳染性”往往比疾病的嚴重程度更讓人恐懼。另一方面,病毒性肝炎有慢性化的可能,與終末期肝病,如“肝硬化”“肝癌”有一定關系。那么,病毒性肝炎真的這么可怕嗎?其實,不然!
關于“傳染性”。首先要了解病毒性肝炎的傳播途徑。肝炎病毒可分為甲、乙、丙、丁、戊型。甲肝和戊肝多為急性發(fā)病,一般預后良好。乙肝和丙肝病程復雜,遷延成慢性后可發(fā)展為肝硬化或肝癌。甲肝和戊肝主要經消化道傳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發(fā)流行。乙肝和丙肝主要經血液、母嬰和性傳播,例如輸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注射器和針頭(如注射毒品等)、侵入性醫(yī)療或美容器具(如文身、穿耳孔等)、共用剃須刀和牙刷、與感染者進行無保護性行為、攜帶病毒的孕產婦可將病毒傳染給新生兒。丁肝的傳播途徑與乙肝相似,與乙肝病毒同時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礎上才能感染。
怎樣預防甲肝和戊肝?要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加強水源和糞便管理,改善供水條件;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飯前便后洗手,不吃生食,不飲生水,切斷了傳播途徑可有效預防甲肝和戊肝。另外,接種疫苗可通過保護易感人群有效預防甲肝和戊肝。甲肝疫苗已納入擴大國家免疫規(guī)劃,對18月齡兒童給予免費接種。食品生產經營從業(yè)人員、托幼機構工作人員、集體生活人員等重點人群也應接種甲肝疫苗。目前我國已有戊肝疫苗,可自費自愿接種。
怎樣預防乙肝?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我國實施新生兒免費接種乙肝疫苗。除新生兒外,成年高風險人群,如醫(yī)務人員、經常接觸血液及血液制品人員、托幼機構工作人員、經常接受輸血及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職業(yè)易發(fā)生外傷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者的家庭成員。乙肝病毒往往具有家族聚集性,乙肝母嬰阻斷措施可有效預防乙肝母嬰傳播,避免了乙肝“代代相傳”。
丙肝與乙肝有相似的傳播途徑。目前尚無丙肝疫苗,但采取有效措施切斷傳播途徑是可以預防的。杜絕非法采、供血;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輸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到正規(guī)的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進行注射、輸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可大幅減少感染丙肝病毒的風險。以下行為也可有效預防丙肝:不與他人共用針具或其他文身、穿刺等工具,不與他人共用剃須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個人用品;正確使用安全套,避免不安全性行為等。
前面談的是“防”,現在再談談怎么“治”。
甲肝和戊肝絕大多數是急性發(fā)病,經及時規(guī)范治療,多數患者半年內可完全康復。少數重癥患者有肝衰竭危險,應予以重視。
乙肝容易轉為慢性,目前尚無有效藥物可完全清除乙肝病毒,但經過規(guī)范的抗病毒治療,可最大限度抑制病毒復制,延緩和減輕肝臟損害,阻止肝硬化、肝癌及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命。
丙肝也容易轉為慢性,經過規(guī)范全療程的抗病毒治療,絕大多數患者可治愈。隨著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丙肝治愈性藥物的問世,使得消滅丙肝成為可及目標。
總之,病毒性肝炎可防可治,并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