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科,林民明,袁潤興
(1.東莞市南城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wù)中心全科,廣東 東莞 523000;2.珠海市人民醫(yī)院急診科,廣東 珠海 519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臨床常見的肺部疾病,屬于以氣流受限為主要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統(tǒng)炎癥,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咳嗽、咳痰、氣喘、胸悶等[1]。布地奈德是一種糖皮質(zhì)激素,其可增強內(nèi)皮細胞、平滑肌細胞的穩(wěn)定性,減輕抗原抗體結(jié)合時激發(fā)的酶促過程,從而減輕平滑肌的收縮反應(yīng),但單一使用該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鹽酸氨溴索具有促進黏液排除以及溶解分泌物的特點,它可有效促進患者呼吸道黏稠分泌物排出,減少黏液在呼吸道的滯留,因而具有顯著的排痰效果,從而促進患者呼吸狀況的改善[2]。本研究重點探討了鹽酸氨溴索聯(lián)合布地奈德治療對COPD 患者血氣指標及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NLR)、C-反應(yīng)蛋白(CRP)、白細胞計數(shù)(WBC)水平的影響,現(xiàn)將研究結(jié)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對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于東莞市南城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wù)中心接受治療的68 例COPD 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按照患者采用的治療方案將其分為A 組和B 組,各34 例。A 組患者中男性21 例,女性13 例;年齡45~75 歲,平均(55.2±6.2)歲,病程4~15 年,平均(7.4±1.0)年。B 組患者中男性20 例,女性14 例;年齡43~74 歲,平均(54.6±6.4)歲;病程3~15 年,平均(7.2±0.9)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療指南》[3]中的相關(guān)診斷標準者;患者上呼吸道結(jié)構(gòu)完整者。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疾病、精神疾病者;有肺部感染或嚴重哮喘情況者。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消炎、解痙、化痰、平喘等常規(guī)治療。A 組患者在此基礎(chǔ)上應(yīng)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AstraZeneca Pty Ltd,注冊證號H20140475,規(guī)格:2 mL:1 mg)吸入治療,1 mL/次,2 次/d。B 組患者在A 組的基礎(chǔ)上聯(lián)合使用鹽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天津藥物研究院藥物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140305,規(guī)格:100mL/瓶)靜脈注射治療,200 mL/ 次,2 次/d,兩組患者均進行14 d 治療。
1.3 觀察指標①將兩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進行對比,顯效:治療后患者咳嗽、咳痰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有效:患者治療后的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均無改變??傆行?顯效率+有效率[3]。② 將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指標進行對比,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兩組患者動脈血3 mL,采用血氣分析儀檢測pH 值、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③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LR、CRP 及WBC,采集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進行3 500 r/min 離心 5 min 處理后取血清,采用貝克曼全自動特定蛋白儀檢測CRP,采用血液分析儀測定WBC、中性粒細胞絕對值(N)、淋巴細胞絕對值(L),計算出NLR 值。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yīng)用SPSS 20.0 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臨床總有效率等計數(shù)資料用[例(%)]表示,行χ2檢驗;治療前后血氣指標及NLR、CRP、WBC 等計量資料用()表示,行t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B 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較A 組提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血氣指標治療后兩組患者pH 值、PaO2均提升,B組高于A 組;兩組患者PaCO2均下降,B 組低于A 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CRP、NLR、WBC 水平治療后兩組患者CRP、NLR、WBC 均較治療前降低,且B 組低于A 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慢性阻塞性疾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屬于人體呼吸系統(tǒng)進展性、不完全可逆的慢性疾病,患者長期飽受炎癥與氣道高反應(yīng)性的影響,導致呼吸道對分泌物的清除能力大幅度降低,從而使得患者肺部功能有所下降,在雙重影響下血液中O2濃度降低,CO2潴留,最終導致患者病情加重[4]。臨床上多使用布地奈德治療,其可較好地起到抗炎作用,還能抑制患者支氣管上皮細胞受損,有舒張支氣管平滑肌以及避免氣道重構(gòu)的作用,此外該藥物還有極高的生物利用率,可以直接對支氣管產(chǎn)生作用,但單一使用治療周期較長。
表2 兩組患者血氣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血氣指標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P <0.05。PaO2:動脈血氧分壓;PaC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1 mm Hg=0.133 kPa。
表3 兩組患者 CRP、NLR、WBC 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患者 CRP、NLR、WBC 水平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P <0.05。CRP:C-反應(yīng)蛋白;NLR: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WBC:白細胞計數(shù)。
鹽酸氨溴索屬于黏痰溶解性祛痰藥物,能夠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zhì)釋放和纖毛運動,幫助患者稀釋痰液并降低黏稠度,增加黏液運輸系統(tǒng)的清除能力,促進痰液的排出;還能松弛呼吸平滑肌,聯(lián)合抗生素共同應(yīng)用下有助于提高患者肺組織抗菌藥物的濃度,縮短病程、減少抗生素的用藥時間,起到增強治療效果的作用[5]。本次研究中,B 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較A 組明顯提升;治療后B 組患者血氣指標改善情況優(yōu)于A 組,提示鹽酸氨溴索聯(lián)合布地奈德治療可有效緩解COPD 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血氣指標。由于COPD 患者的炎癥因子失衡,T 淋巴細胞激活而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的免疫反應(yīng)又由NLR 表現(xiàn),CRP 指標通常在患者受到細菌侵襲和病毒感染的情況下有顯著的升高趨勢,WBC 是機體防御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水平升高與細菌感染密切相關(guān)[6]。鹽酸氨溴索與布地奈德聯(lián)合使用可使呼吸道內(nèi)痰液溶解,促進纖毛擺動,將呼吸道內(nèi)分泌物清除,減輕疾病引起的炎性反應(yīng),發(fā)揮濕化、保護呼吸道黏膜的作用,利于患者預后[7]。本次研究顯示,治療后B 組患者CRP、NLR、WBC 降低幅度大于A 組,表明鹽酸氨溴索聯(lián)合布地奈德治療COPD 效果顯著,可通過降低炎癥因子指標,減輕氣道炎癥反應(yīng),同時改善血氣指標。
綜上,鹽酸氨溴索聯(lián)合布地奈德治療COPD效果顯著,可降低炎癥因子指標,減輕氣道炎癥反應(yīng),同時改善血氣指標,值得臨床推廣和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