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國鵬,孫亮亮,孫能宏
(濰坊市人民醫(yī)院麻醉科,山東 濰坊 261041)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常由于飲食結構的改變、工作壓力增大以及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原因所致,多數(shù)胃癌患者早期無明顯癥狀,或有上腹部不適等非特異性癥狀,常與慢性胃病癥狀相似,容易被忽視[1]。腹腔鏡胃切除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而術后鎮(zhèn)痛被認為是腹部手術后快速康復概念中的關鍵點,舒芬太尼為臨床手術常使用的鎮(zhèn)痛藥物,其與阿片受體的親和力較強,但其對劇痛的鎮(zhèn)靜效果較差[2]。氫溴酸依他佐辛為中樞性鎮(zhèn)痛藥物,鎮(zhèn)痛效果較強,持續(xù)作用的時間也較長,可以更好地抑制患者疼痛反應[3]。本研究旨在探討氫溴酸依他佐辛聯(lián)合舒芬太尼對經(jīng)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炎性因子及疼痛介質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2019 年6 月至2020年5 月濰坊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49 例經(jīng)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分為對照組(74 例)與觀察組(75 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2~63 歲,平均(52.33±10.35)歲;其中男性35 例,女性39 例;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SA)分級[4]:Ⅰ級13 例,Ⅱ級43 例,Ⅲ級18 例;體質量指數(shù)17.19~22.32 kg/m2,平均(20.01±2.11)kg/m2。觀察組患者年齡31~69 歲,平均(55.39±12.16)歲;其中男性38 例,女性37 例;ASA 分級:Ⅰ級11 例,Ⅱ級44 例,Ⅲ級20 例;體質量指數(shù)17.39~23.12 kg/m2,平均(20.12±2.57)kg/m2。納入標準:符合《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5]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者;無其他器官、系統(tǒng)疾病者;溝通交流能力正常者等。排除標準:疼痛敏感史者;對所用藥物過敏者;存在哮喘史者等?;颊呋蚣覍賹Ρ狙芯恐橥?,且經(jīng)院內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兩組患者術前(T0)均給予禁飲食等常規(guī)處理,入手術室后常規(guī)開放外周靜脈,插入導尿管,行氣管插管靜脈全麻,建立氣腹后作穿刺孔,插入手術器械,根據(jù)腫瘤位置使用超聲刀逐層切開腫瘤附近組織,清除淋巴結,游離胃網(wǎng)膜血管、肝總動脈及膽總管,將空腸經(jīng)結腸前拉出腹腔,行腸胃吻合,然后縫合,置引流管。兩組患者術后連接使用便攜式電子泵,對照組藥液為枸櫞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4171,規(guī)格:1 mL:50 μg)100 μg+注射用鹽酸托烷司瓊(西南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470,規(guī)格:5 mg/支)5 mg+生理鹽水100 mL;觀察組在對照組藥液基礎上加用氫溴酸依他佐辛(深圳萬樂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5171,規(guī)格:1 mL:15 mg)15 mg。兩組患者流速均為2 mL/h,單次追加劑量1.5 mL,鎖時為15 min,鎮(zhèn)痛時間為48 h。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指標,記錄鎮(zhèn)痛泵按壓次數(shù)、首次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②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 h(T1)、術后4 h(T2)、術后8 h(T3)、術后24 h(T4)、術后36 h(T5)視覺模擬疼痛量表(VAS)[6]評分。③于T0與T5時分別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3 500 r/min離心10 min,取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介素-18(IL-18)、白介素-1β(IL-1β)。④ 于T1與T5時分別采集兩組患者血樣,血樣采集及血清制備、檢測方法同③,檢測血清P 物質(SP)、前列腺素E2(PGE2)、5-羥色胺(5-HT)水平。⑤ 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記錄惡心嘔吐、嗜睡、皮膚瘙癢、呼吸抑制、眩暈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 表示,行t檢驗,多時間點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描述,行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指標觀察組患者鎮(zhèn)痛泵按壓次數(shù)少于對照組,首次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
2.2 VAS 評分兩組患者T2~T5時VAS 評分較T1時均持續(xù)下降,且觀察組患者在各時間點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VAS 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VAS 評分比較(,分)
注:與T1比,*P<0.05;與T2時比,#P<0.05;與T3時比,△P<0.05;與T4時比,▲P<0.05。VAS:視覺模擬疼痛量表。
2.3 炎性因子兩組患者T5時血清hs-CRP、IL-18、IL-1β水平較T0時均上升,但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疼痛介質兩組患者T5時血清SP、PGE2、5-HT 水平較T1時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3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注:與T0比,□P <0.05。hs-CRP:超敏-C 反應蛋白;IL-18:白介素-18;IL-1β:白介素-1β。
表4 兩組患者疼痛介質比較()
表4 兩組患者疼痛介質比較()
注:T1比,*P <0.05。SP:P 物質;PGE2:前列腺素E2;5-羥色胺:5-HT。
2.5 不良反應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例(%)]
早期胃癌患者多無明顯癥狀,當腫瘤破壞血管時,可能出現(xiàn)吐血、黑便等胃腸道出血癥狀。微創(chuàng)治療是腹部外科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雖療效良好,但手術創(chuàng)傷和炎癥反應會加重術后疼痛感,延緩患者康復時間,甚至引起術后疼痛綜合征。舒芬太尼為術后鎮(zhèn)痛最常使用的藥物之一,具有強效鎮(zhèn)痛的作用,且無藥物蓄積作用,但部分患者使用后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呼吸抑制的不良反應。
氫溴酸依他佐辛為一種阿片受體激動劑,是具有苯并氮骨架的新中樞性鎮(zhèn)痛藥。藥理學顯示,其具有嗎啡-激動劑及μ-拮抗劑的性質,故與噴他佐辛或布托啡諾相同屬于麻藥拮抗性鎮(zhèn)痛,其可以在手術對患者機體造成刺激反應開始之前,阻斷與阿片受體的結合[7]。由于手術對患者的機體造成一定的損傷,導致患者機體炎性因子水平急劇上升,大量血清hs-CRP、IL-18、IL-1β 會在血液中異常釋放,這些炎性因子不斷激活產(chǎn)生,進而介導患者機體炎癥細胞浸潤,加重炎癥反應。有研究顯示,氫溴酸依他佐辛應用于手術后,可通過其自身的鎮(zhèn)靜作用,阻止血液中炎性細胞的異常分泌,進而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8]。根據(jù)上述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鎮(zhèn)痛泵按壓次數(shù)少于對照組,首次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短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T5時的血清hs-CRP、IL-18、IL-1β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提示氫溴酸依他佐辛聯(lián)合舒芬太尼可有效縮短經(jīng)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首次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減少鎮(zhèn)痛泵按壓次數(shù),抑制炎癥進程。
血清SP、PGE2、5-HT 是介導疼痛過程的神經(jīng)肽,血清SP 作用于外周組織,其水平升高常代表痛覺信號強烈;血清PGE2具有致痛的活性,其水平升高代表患者機體疼痛反應強烈;血清5-HT 的大量分泌,可以促進組織水腫,增加機體對痛覺的敏感度,增強痛感。而氫溴酸依他佐辛可以提高患者機體痛閾值,阻斷神經(jīng)末梢對疼痛信號的傳遞,進而起到降低患者的疼痛介質水平的作用[9]。有研究表明,大劑量的阿片類藥物可能具有免疫抑制劑的作用,而氫溴酸依他佐辛的加入可消除對阿片類藥物的需求并減少劑量,可以將不良反應降到最低[10]。上述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T2~T5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T5時血清SP、PGE2、5-HT 均低于對照組,提示氫溴酸依他佐辛聯(lián)合舒芬太尼可有效減少疼痛介質分泌,降低疼痛反應,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
綜上,氫溴酸依他佐辛聯(lián)合舒芬太尼可有效縮短經(jīng)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首次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減少鎮(zhèn)痛泵按壓次數(shù),降低疼痛反應,抑制炎癥進程,減少疼痛介質分泌,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