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星
摘要:在電氣自動化產業(yè)的需求,論證,研發(fā),生產,應用,服務的各個階段都有一種現象,就是各部門之間接口的工作總是存在著低效率低質量的情況,比如一個部門的兩個板塊間對同一設備或生產方式的論述不一致,產品技術指標識別有偏差,甚至存在每個板塊出具的技術報告的格式不一樣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在現在電氣自動化企業(yè)中構建一個全新的部門-配置管理部,它用來統一各部門的認識,展現一致性標準,最終達到節(jié)約成本,提高質量,充實企業(yè)文化,為公司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價值的目的。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管理學;配置管理;集成系統;
分類號:TM76
電氣自動化產業(yè)是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工業(yè)的結晶,它興起于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并且在一戰(zhàn)二戰(zhàn)中因軍工產品的大量需求而快速崛起,特別是上個世紀四十年代計算機技術的出現,電氣自動化發(fā)展進入到了嶄新的時代。我國的電氣自動化引入比較晚,上世紀五十年代從蘇聯開始引入,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電氣自動化技術日益成熟,且其在各行各業(yè)中都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1]發(fā)展至今也涌現出了和利時,浙大中控等比較有代表性的電氣自動化產業(yè)巨頭。然而隨著電氣自動化公司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業(yè)務量的劇增,工程部門各板塊之間的協調運作也來越重要,挑戰(zhàn)也日益增多。各板塊之間標準的不一致既浪費了公司的人力物力,更是在整個外部環(huán)境的競爭中落入下風,急需出現一個新型工程管理部門來統一制定接口標準,設定項目基準,協調溝通各板塊,使他們能夠合作共贏。
一、分析電氣自動化產業(yè)中管理力量的缺失現象:
電氣自動化產業(yè)從無到有,歷經數百年時間,人們利用電氣元件、設置控制程序等來對生產的時間和順序等進行控制,這就是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刂评碚撘约半娏W理論是這種系統的重要理論基礎,而其技術手段主要有計算機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2]它的管理方法其實也是跟著我們管理學的脈絡一路走下來的,歷經了科學管理、行為管理、管理科學以及現代化管理理論。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生產效率的提高,生產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其中也出現了一些管理混亂的現象,至今也一直困擾著我們的企業(yè)。
(一)板塊間端口不統一
在電氣自動化產業(yè)的工程部門各板塊中,由于生產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為應對日益增長的業(yè)務量,部門中板塊的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多。但是因為各自工作的相對私密性,其實各板塊之間存在一定的封閉性,互相對對方的事物是不太清楚的。但是一個項目通常是由所有板塊的人員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的,這種私密性就對項目的及時交付以及質量的保證產生阻礙。例如工程領域一直存在著各板塊對于電子機柜接線端互相不統一的現象,只知道本版塊機柜中接線端的接線情況,也知道確實有一部分接線需要與另一板塊的機柜中的端子相連,但是不是很清楚連到那些節(jié)點上而且不知道對方的接線標準是什么。所以這些細節(jié)上面的溝通需求頻繁,而且耗時日久,很容易拖長工期,對企業(yè)造成損失。
(二)設計輸入的不統一
電氣自動化產業(yè)的各板塊基層人員對上層的設計輸入其實是不太清楚的,大多數人不知道他們所實施的圖表圖紙、測試報告、測試程序以及測試說明書是來源于何方。特別是依據上層的哪些設計文檔設計的這些下層文件他們是不清楚的,更不用說項目的合同中哪里有寫這些設計說明。這就使得人們不知道這個圖紙設計的來龍去脈,只知道一味的去使用,當圖紙中出現一些錯誤時,他們同樣難以發(fā)現。對上層文件認知的缺失也使得一些員工拘泥于眼前做的事情,不能從全盤考慮問題,不斷地做一些簡單的重復勞動,容易對所做的事情產生厭煩情緒,進而影響整體效率乃至出現士氣低迷,甚至會出現人員流動的損失。
(三)項目全生命周期節(jié)點文件的不統一
在一個電氣自動化項目中通常有幾個大的生產節(jié)點,分別是電氣柜生產時的裝配點、電氣柜集成好后的測試點以及所有硬件和軟件測試沒有問題后的發(fā)貨點,當然可能在前面或者后面因為一些特殊要求產生的其他節(jié)點,若無特殊需求通常來說就三大節(jié)點。在這三大節(jié)點之前通常要準備一些接下來要實施的文檔,比如圖紙或者測試規(guī)程。一般來說,測試人員也不是特別清楚他的需求文件是什么,這就會直接影響接下來裝配、測試以及發(fā)貨的質量,有可能漏掉某些測試環(huán)節(jié)或者漏發(fā)某些器件,由此會產生一些額外的返工或者違約費用,導致項目總體費用超支,這是項目的損失。
二、當前電氣自動化行業(yè)管理方法的思考:
針對以上的種種管理方面的混亂問題以及帶來的各種損失,一個針對各板塊的集成配置部門亟需建立,它隸屬于工程部門,包括集成配置經理、集成配置副經理、集成配置流程經理、文檔協調員、需求追蹤協調員以及以上人員和各板塊負責人組成的變更控制委員會等。該部門的目的是統一工程部門內部各板塊的認識,優(yōu)化工作流程、科學管理以及保證項目質量,它的職能有以下幾點:
1、收錄整個工程部門所有板塊的接口信息,各板塊按照樹狀結構進行編號整理,根據現有工具進行數據整合。不同板塊的相接端口用統一符號進行代替,按照統一標準填寫每個數據的屬性,如果要生成對照表格,只需在工具中根據所填信息一鍵生成即可。集成配置部門在文件中心下設定一個統一模板,每個板塊的工程師都可以按照項目進度向集成配置發(fā)起接口信息申請,集成配置部門的需求追蹤協調員根據統一模板中的信息為每個需求人員出具接口報告。
2、針對合同中的設計要求,組織過程資產,事業(yè)環(huán)境因素以及客戶的一些約定俗成的設計模板集合成一個基準文件。并且根據項目進度及設計需求的增加定期升級,當有新版本發(fā)布時,下發(fā)到各個板塊使進行學習統一認識。當出現新需求時集成配置部門會與各板塊負責人進行討論并且在追蹤工具中記錄這一需求,等到該需求被變更控制委員會中所有人同意后就放到基準文件中,等到積累到一定數量或者項目需求時,集成配置流程經理會升檔該基準文件。
3、針對生產環(huán)節(jié)的整個生命周期出具配置報告,該配置報告包含各生產節(jié)點的具體施工圖紙,測試說明書,測試程序,測試報告以及說明這些基礎文件對應的最新的設計文檔。同樣集成配置部門在文件中心下設定一個統一模板,當每個節(jié)點需要出具配置報告時,各板塊工程師向集成配置部門申請配置報告,然后在統一模板中填入相關信息,集成配置部門的文檔協調員首先會檢查統一模板中的信息,看是否是根據最新的基準文件更新的最新版文檔,確定無誤后出具配置報告。
4、開發(fā)兩種需求追蹤工具,一種是針對設計而言的,它包含客戶的設計需求,電氣自動化企業(yè)本身的設計理念以及項目過程中產生的設計需求。追蹤到新需求出現后,變更控制委員會根據需求本身的相關性把這個需求分發(fā)到相關板塊,板塊相關人員會根據需求研究是否歸屬本板塊以及是否有必要容納此項需求,若確實有需要的,歸納本需求到對應的設計文檔中并且在變更控制委員會上闡明必要性以及共同審核升檔的設計文檔。如果涉及變更需要花費成本時,也要提請到需求管理委員會上請相關成本管理人員審核討論通過,然后再實施,最終把這些設計文檔加入到下一個版本的基準文件中。另一種工具是針對一些具體的設計輸出文檔生成的圖紙圖表、測試說明書,測試規(guī)程,測試報告等一些具體的實施文檔中出現的變更需求進行追蹤。其中主要是有如實施時發(fā)現機柜硬件的損壞、測試報告中寫作表達方面的錯誤以及軟件升級等非設計變更的一些需求追蹤,這些需求由發(fā)起人直接發(fā)送給相關板塊的責任人,然后此責任人說明詳細情況送板塊領導及部門領導審批,如果針對項目以及涉及成本的,需由項目經理和成本經理審批通過,然后再實施。
三、結論:
配置管理部門的組件和運作對電氣自動化產業(yè)的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有利于部門各板塊接口的統一,而且更注重流程的正規(guī)化和可追溯性,對整個公司的安全穩(wěn)定的生產具有積極主動作用。也是我們管理學的現代化管理體系中的主動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 朱志強,陳高明,徐萌剛.廠房儀表的自動化校驗與智能管理[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5(8):142-143.
[2] 江 勇,田吉遜.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現狀及發(fā)展探討[J].電力與技術, 2021(6):235.
316450190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