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兆燕
“你這孩子,又不聽話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媽媽的嘮叨也隨著我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多。兒時的我,對媽媽的嘮叨感到反感,可是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離不開媽媽的嘮叨,因為我從媽媽的嘮叨中感受到了那深沉的愛。
記得上幼兒園時,媽媽特別心疼我,對我是百依百順。可是當我上了一年級,媽媽卻變了,變得愛嘮叨了,她總是讓我獨立完成一些事情。比如,每天下午必須先完成作業(yè)再吃飯;自己的內衣、襪子自己洗;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閱讀……每當我做不好一件事,媽媽總免不了嘮嘮叨叨,好讓人心煩。
到了高年級,媽媽對我的嘮叨也越來越多了。我的心理也在慢慢地發(fā)生變化,由原來的心煩變成了反感,由順從變成和媽媽頂嘴。記得剛上五年級時,我上課看不清黑板了,怕媽媽又嘮叨我,就沒有告訴她,可單元測試成績的“78”分赫然擺在媽媽眼前,她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愣了一下,然后又開始了喋喋不休的指責,我忍無可忍,大吼一聲:“別說了!我都看不清黑板了,你讓我怎么考?”我摔門而去。媽媽匆匆吃完晚飯就出去了,到了很晚才回家,臉上滿是汗水,直沖我說:“沒事,眼睛會治好的,我都問了,只要每天去做治療,一定能恢復的,明天媽媽就帶你去……”媽媽還在嘮叨著,可這次我看著媽媽那疲憊的臉龐,心中有了一份心疼。
以后每天下午放學,媽媽都要騎10多里路的車子,帶著我到一家治眼機構進行眼部按摩,雖然我戴著眼罩,但是我卻感受到媽媽那期待的目光。在回來的路上,我坐在后座,看到媽媽彎著腰,費力地蹬著自行車,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知道媽媽沒有變,她還是原來那個疼我、愛我的媽媽。這樣過去了四個月,我的視力沒有恢復,最終還是帶上了眼鏡,可我特別享受媽媽那不停的嘮叨。
現(xiàn)在我小學就要畢業(yè)了,我學習優(yōu)秀,生活自立,六年來我閱讀了大量的書籍,是班里的“女博學”,這都是媽媽“嘮叨”的功勞。
愛有很多種,但媽媽“嘮叨”的愛,會伴隨著我的成長,讓我受益終生。
(指導教師 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