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教育在小學教育中越來越受重視,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有部分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比較差,很難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無法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完成更高質量的課堂教學任務,還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谶@一點,本文聚焦于分析和探索思維導圖在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提出一些具體應用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思維導圖;小學英語
【作者簡介】孫珊,甘肅省金昌市第六小學。
引言
小學英語教學與思維導圖相結合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整體改善,促進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整理自己的學習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模式,發(fā)展學生的探索性思維,以便在英語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核心素養(yǎng)下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應用的意義
目前,教師講解通常是小學英語課的主要因素,學生要背誦教師強調的重點和困難,課后機械練習。一些學生仍被動學習,缺乏自我學習,并且學習英語的熱情下降,使學生的學習狀況出現(xiàn)了非常嚴重的兩極分化。從長遠來看,學生的思維擴散訓練受到了抑制。在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要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必須積極探索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有效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在這樣的背景下,思維導圖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工具,越來越受到小學英語教師的關注。思維導圖圍繞中心詞在多個層面上擴展。根據(jù)中心詞、一級分支、二級分支和多級分支的嚴格邏輯,思維導圖直觀地呈現(xiàn)出一個非常完整的系統(tǒng)和發(fā)散思維過程。例如,使用思維導圖來解釋小說中角色之間色彩斑斕的情節(jié)和復雜的關系。在國外,某些國家教師的教育計劃也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xiàn),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必修科目中都包含了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種簡單、有效、放射性、視覺化的思維工具,它極大地發(fā)展了大腦的潛能,極大地刺激了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另外,思維導圖在口語、詞匯、句子文本、練習和其他教學方面取得了特定的結果,使學生加深了記憶力和知識的理解。例如,英語口語是參與所有單元的內容,但口語部分的教學在小學英語教科書中占很小的比例。在通常的教導中,使用書中的單詞和短語進行聽力和閱讀訓練時,很少將其口語結合起來。事實上,口語是英語學習的要點,和漢語拼音一模一樣,學不好會影響孩子的詞匯拼寫和拼寫能力。因此,需要注意口語學習。在各單元復習時,可以用思維導圖的方法概括口語的發(fā)音規(guī)則,真正學習發(fā)音的本質。教師通過思維導圖模式教學生英語,有助于訓練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改善學生的記憶學習系統(tǒng),以達到有效的課堂和學習目的。
二、核心素養(yǎng)下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應用的方法
1.基于教材課本內容設計思維導圖。為了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和掌握課文,教師使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組織課文的上下文,讓學生明確掌握課文的內容。除了制定課程計劃、設計、制作課件和組織教學課題外,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作用。在核心素養(yǎng)下,教師需要更加注意思維導圖,實現(xiàn)思維導圖作為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的發(fā)散思維工具的重要價值。教師可以加強課堂互動,將思維導圖有效地應用于教學中,從而加強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英語課中,教師通常教學生語法、單詞、課文等,使學習者能夠以教育目的學習英語常識。教師將每個班級分成多個記憶點,學員為了目的背誦這些記憶點。但是,學生學到的東西,很難形成一個整體。由于這一現(xiàn)象,教師可以設計思維導圖,形成“蜘蛛網(wǎng)”的狀態(tài),學生可以利用關鍵字讀取思維導圖,有效降低知識遺忘率,他們學到的東西可以以后使用。
(1)運用思維導圖展開英語詞句教學。小學生處于吸收基礎知識的階段,需要進行知識的積累。但是在積累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常常感到內容非常雜亂,不知道如何整理自己的知識。教師利用思維導圖整理知識點,在同一張圖片中加入同一類型的單詞和句子模式,用于整理語法,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英語的基本知識。詞匯和句子模式是英語的基本知識。只有幫助學生通過課堂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才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形成英語核心素養(yǎng)。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教英語單詞和短語時,讓學生不斷地讀英語單詞,進行簡單的模仿練習,課后再做作業(yè),學生必然覺得英語課很無聊。在教詞匯和句子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把特定詞匯作為中心詞,然后圍繞這個中心詞發(fā)散思維,讓學生動員學生發(fā)展關聯(lián),幫助學生建立英語知識體系。
比如,在人教版新起點一年級的教學中,英語教師使用“food”作為思維導圖的中心,向學生提問,將“Fruit”“Meat”等作為較大類別,并將其視為第一級分支,再從“Fruit”分為“apple”“banana”“pear”“orange”“peach”,等等從“Meat”分為“chicken”“fish”“pork”“beef”等等,再讓學生在課堂上面歸納,這樣可以加強課堂對話,活躍課堂氣氛,劃清不同詞匯單元的界限,學生形成以“food”為主題的比較完整的詞匯系統(tǒng),加深記憶。
例如,在學習句子的時候,課文中為學生展示了一些常見的以“where is the...”。教師可以將它作為第一層,“where is the rule?”“where is the book?”“where is the apple?”等等,這樣的句子有很多,只是改變了某個單詞,教師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繪制下來,形成一個小小的冊子。當學生日后想要使用句子時,有了一個模板,就能夠更加方便、快捷使用句子。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學生英語積累實現(xiàn)提升,從而使英語基礎知識更加扎實。
(2)運用思維導圖展開英語語篇教學。閱讀教學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因素。當思維導圖應用于閱讀課時,教師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達到理想的教學結果。教師在分析和閱讀語篇時,可以通過課堂互動與學生一起確定語篇主題,分別篩選和概括語篇的各個段落,然后在相應的思維導圖上繪制文章的結構,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閱讀文章。一旦學生掌握了閱讀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教師就可以安排學生在預覽中獨立完成文章結構的思維導圖的繪制。并且,用思維導圖提示英語文章中包含的所有英語知識,將詞匯、句子模式、語法視為文章思維導圖的一級分支,通過不同的思維和回顧關聯(lián)與學生有效地整合相關的英語知識,完成文章的回顧,完成學生的閱讀。
人教版新起點一年級學習toys時。教師準備玩具,然后向學生提問:What toy do you like?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玩具,由教師告訴他們相應的英文單詞。Plane,ball,doll,bear,car,train。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然后再用“Can I have a...”的句子,與學生共同通過發(fā)散思維和回顧聯(lián)想,最后,學生回答“sure,here you are”“sorry, no”等句子,有效整合相關英語語言知識,以此完成對于文章的復習,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2.創(chuàng)設相應的課堂情境。積極主動是小學生特有的身心發(fā)展表現(xiàn),他們在學習中不會長時間的專注。因此,在實際的英語課堂中,教師需要根據(jù)這一特點設計教學計劃,并根據(jù)教材內容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課堂情境,增加學生學習動機。在教室展示了思維導圖,進行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的班集體活動,學生可以融入課堂,進行自我角色的扮演,加深知識的記憶。
例如,在人教版新起點一年級“Drink”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這一單元,展示一個課本劇,在課堂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表演“water”“juice”“milk”“tea”等等,這也是為思維導圖創(chuàng)設了一個相應的教學情境。在學生的表演完成之后,教師就可以將“Drink”作為本課學習的關鍵詞,梳理演出的過程、進行相關內容的教學。除了在“thirsty”需要“drink”,部分思維活躍的學生會在此時想到,自己喜歡喝什么呢?這一部分的內容可以交由學生在課后繪制思維導圖來進行自主的學習,理出自己喜歡的飲料。因此,基于教材和思維導圖產生的情境的英語教學可以充分喚起學生的主觀想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鍛煉學生的口頭表現(xiàn)力,培養(yǎng)使用英語知識的能力。
3.組織小組開展思維導圖式的活動。對學生來說,“聽、說、讀、寫”都是需要改善的能力。但是,小學生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能力還不夠,需要教師的指導。教師使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交流方法,使學生更容易參與英語練習。思維導圖是用圖像進行思考的工具,是用圖像進行思考的輔助工具來表達思考的工具。它使用關鍵字和想法來激發(fā)可視化的建設和分類想法,并將所有代表性短語與想法聯(lián)系起來。在課堂上,進行小組思維導圖討論活動,目的是有效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充分發(fā)揮口頭書寫表達能力,指導提高英語應用能力的內容。
例如,在人教版新起點一年級“Room”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和交流,分成小組然后讓學生根據(jù)實際自己房間情況,將“room”作為關鍵詞,討論自己房間是否有“l(fā)ight”“door”“bed”“box”等等,并與小組同學討論它們的位置,組內同學也可以提出相應的意見,提出自己與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可以采取繪畫的方式,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語言輸出。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來鼓勵學生表達自我,進行英語的學習。
例如,在一次教學中,學生圍繞“animals”的話題,來說說自己喜歡什么動物,為什么喜歡。很多學生在剛開始的時候不知道如何去闡述。教師在黑板上繪制了思維導圖,讓小組學生進行討論,最后讓一個代表總結。在“animals”這一個層次中,學生可以先討論“What's this?”,先由小組同學幫助認識動物,“tiger”“dog”“l(fā)ion”等等,然后在此基礎上去進行填充和完善,表達自己為什么喜歡,使語言表達層次更加豐富。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學生,能夠明白討論的步驟,而不是漫無目的的去討論,讓語言實踐能力的發(fā)展更有目的性,更能發(fā)揮小組合作的效果。
結語
受新課程改革的影響,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逐漸滲透核心素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在培養(yǎng)素養(yǎng)的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要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就必須積極探索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可以設計實施基于思維導圖的各種活動。但是思維導圖只是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工具,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只有通過師生的相互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范婷婷.核心素養(yǎng)下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5):105.
[2]賬媚.試析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廣場,2019(2):133-134.
[3]岑蘋娟.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翻轉課堂中的應用——以小學英語讀寫教學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8(Z1):151-153.
3972500338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