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核心素養(yǎng)下的高中英語教學,既要重視語言基礎知識教學,還要重視學生語言意識、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目的。文章在核心素養(yǎng)下,簡單分析了語言能力的內(nèi)涵,指出了滲透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的路徑,希望有助于英語教學達到更好的成效。
【關(guān)鍵詞】高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語言能力;路徑
【作者簡介】殷雋卉,江蘇省昆山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高級中學。
英語語言能力是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英語語言能力指聽、說、讀、寫能力。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給英語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如今,雖然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學已經(jīng)成為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但是,許多人對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認識仍舊不夠,許多學生也提不起英語學習和表達興趣。在此情景下,高中英語教學要積極探索語言能力培養(yǎng)路徑。筆者結(jié)合多年英語教學實踐,總結(jié)了以下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方法。
一、重視基礎教學,完善知識體系
語言能力培養(yǎng),是各個階段的英語教學都非常關(guān)注的任務,高中英語教學也不例外。英語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重點是讓學生用聽、說、讀、寫的形式,將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傳遞有用的信息。但是,要想學會表達,必須要積累一定的語言知識,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這也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摒棄好高騖遠的心態(tài),從基礎做起,重視英語詞匯、短語、句式、語法知識教學,為學生語言能力提高、完善知識體系打好基礎。如在“Let's talk teens”單元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基礎的詞匯、語法教學,重點講述equality、character、advances、balance、goal、challenge、rise to等詞的詞義和用法,讓學生掌握基礎的語言知識。為了增加課堂教學的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教師還可以采取詞義解析、詞場構(gòu)造等形式去講述語言知識,或者將詞匯放在具體的語境里,加深學生的記憶,讓學生牢記單詞,夯實基礎。如在學習balance這個詞時,教師可以一一講述balance的不同詞義(均衡;平衡;均勢;平衡能力;余額;使(在某物上保持平衡;立穩(wěn);相抵;抵消;同等重視),讓學生對這個詞的指向、內(nèi)容有一個詳細的了解。然后,再將這個詞的同義詞(remainder, surplus, rest, remains, balance)、近義詞、反義詞(Inequality, imbalance, imbalance, deficit, overspending)、相關(guān)詞組(balance with,balance out,balance against,in the balance,on balance)等,都以知識樹的形式集合到一起,或者將一些詞匯和語法知識放在例句里,讓學生將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進行關(guān)聯(lián)記憶,有效記憶,幫助學生打好基礎,促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語言能力。
二、豐富教學內(nèi)容,培養(yǎng)英語思維
英語語言能力,還包括語言意識、交際身份意識和語言知識運用能力等。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語言知識、語用規(guī)則,能運用英語去交流,為學生成長為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打好基礎。學生語言意識、交際能力和語用能力培養(yǎng),都與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密切聯(lián)系。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調(diào)動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營造一個能讓學生積極思考、進行交際實踐的學習環(huán)境,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為學生建構(gòu)完善的知識體系和自主學習模式加油助力。如在學習“Natural disasters”一課時,教師可以以教法為輔助,以思考能力培養(yǎng)為主線去編制導學案,設計問題,借助各種手法讓學生去進行深層思考,探究英語的使用要義、文化價值和社會意義。如教師可以借助導學案讓學生閱讀課文,完成預習檢測,思考和回答相關(guān)的問題,為學生思考、學習注入活力。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播放有關(guān)日本地震的視頻,借助視頻提出問題: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earthquakes? What are the hazards of earthquakes? Have you ever experienced an earthquake? When an earthquake comes, what are the self rescue methods?借助問題點燃課堂氛圍,促使學生順利進入到教學情景中去。在課文教學中,將文本分析、閱讀的權(quán)力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找文章的中心詞、關(guān)鍵句,劃分段落,概述段落大意,指出文章中心、主旨,并在文章結(jié)尾處給出提示語,讓學生思考英漢語思維、語用之間的差異,嘗試進行概要寫作,以鍛煉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運用語言時能克服思維障礙,靈活表達,有效交際。
三、情境教學,培養(yǎng)口語表達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重點是讓學生有說英語的機會,用英語的勇氣。但是,過去在英語教學中,許多老師都非常關(guān)注理論知識教學,都習慣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去學英語,很少會給學生提供語用機會,導致許多學生對英語交際和運用都缺少信心,一些人還會對英語有恐懼、排斥心理。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必須要讓學生攻克心理關(guān),消除心理障礙,有敢于表達的勇氣。情境教學法是一種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人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掘人的動力的教學方法。將情境教學法運用到高中英語教學中去,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可以讓英語學習和學生語言能力提升變得輕松、有趣。所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情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刺激下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提高語用能力。如在學習“The world online”單元閱讀教學中,我們知道本課是一節(jié)以語言感知、操練和運用為主的輸入課,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學習一些詞和詞組,如In need of,address的用法,掌握without...would構(gòu)成的虛擬語氣結(jié)構(gòu)。為了達成學習目標,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多說多練。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展示有關(guān)“高中生網(wǎng)絡使用情況調(diào)查”的問卷,播放一些有關(guān)網(wǎng)絡犯罪案例,給學生的感官帶來直接刺激。然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When did you start surfing the Internet? What do you often do with the Internet? Does the Internet destroy your normal life? Have you ever made friends online? Why is the Internet so popular among young people? Is the Internet harmful or beneficial? What do you want to say to those young people who ar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借助問題搭建自由表達的平臺,鼓勵學生結(jié)合實際開口說英語,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開展對話活動,讓學生多說多練
語言是一種有聲的載體。在語言構(gòu)成系統(tǒng)中,聽是基礎,說是在聽的基礎上,對語言更高層次地靈活運用。營造聽的環(huán)境,開展說的練習,可以為語言能力培養(yǎng)和提升注入動力。所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要改變那種由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的做法,給學生提供更多說的機會,讓學生大膽去說英語,用英語。課堂學習活動是知識的載體,也是學生比較喜愛的一種教學方式。在英語教學中,可以開展各種形式的對話活動,討論活動,以活動為媒介和紐帶,讓學生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生說英語、用英語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去交際的信心和勇氣,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如在學習“Scientists who changed the world”一課時,在課文研讀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讓學生玩角色扮演游戲:基于課文研讀,由一個人以老師的身份提出五個問題,另一個人回答問題。然后,另一個人提出問題,對方回答問題。問題可以從課文細節(jié)提取,也可以是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如關(guān)于課文,學生可以問各種問題,包括“right or wrong”類問題,如 :Tu Youyou is the first Chinese scientist to receive a Nobel Prize.Tu Youyou was born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studied medicine at Zhejiang University.right or wrong?開放性的問題可以是關(guān)于科學家的問題,也可以是關(guān)于科學理想的問題,如:Who do you think is the greatest scientist in human history? Why?Who is the greatest scientist in China? What do you need to do to become a scientist?這樣以學生為本開展對話練習,可以提升學生說的能力。
五、擴大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語感指直接、迅速地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語感是對語言文字分析、理解、體會、吸收能力的濃縮,是語言能力的直接體現(xiàn)。語感的強弱,與生活經(jīng)驗、知識積累有著密切關(guān)聯(lián)。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促使學生構(gòu)建有效的語感圖示,對于學生英語學習、語言能力提升有重要的幫助。關(guān)于這一點,在英語教學中非常常見:在做選擇題或者問學生在說一句話該用哪個介詞時,許多學生雖然說不出道理,但是都能憑感覺給出正確答案,這個感覺就是語感。在英語教學中,讓豐富教學內(nèi)容,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進而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所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拓展空間,促進教學延伸,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如在“Festivals and customs”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反復閱讀,讓學生對課文中的一些句子進行分析、拆解,并正確地用句子結(jié)構(gòu)造句,讓學生活學活用,提高英語的敏感性。當然,教師還可以從文中挑選重要的句式,譬如使用連詞and,but,while,so, not only...but also的并列句,或者定語從句結(jié)構(gòu)(主語+系動詞+ the one(s) that主句 +which/ when ……)等,設置新語境,讓學生運用特殊句式去造句,促使學生通過語言運用掌握語用規(guī)則和要義,知道在口語表達和寫作時如何擴充要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課外閱讀,閱讀一些有關(guān)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作品,或者進行名著閱讀,閱讀名著中有關(guān)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片段,進行文學鑒賞,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感受文化的意義和活力。這樣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使學生的思維和表達更連貫、流暢。
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是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要求,也是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英語教師只有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從基礎做起,做好英語語言知識教學,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語言知識,同時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開展語言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說英語的機會,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讓學生真正受益。
380750033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