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鉆娣 劉華就 姚松漢
【摘要】長久以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均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熱點,為了試圖解決現(xiàn)如今鄉(xiāng)鎮(zhèn)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低下的實際問題,更好地培養(yǎng)初中生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不少相關人員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實踐。本文以《驛路梨花》一課為例,闡述基于對話教學理論的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以及由此引發(fā)的思考。
【關鍵詞】對話教學理論;語文閱讀;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04-0063-02
【本文著錄格式】簡鉆娣,劉華就,姚松漢.基于對話教學理論的語文閱讀教學實踐與思考——以《驛路梨花》為例[J].課外語文,2021,20(04):63-64.
對話理論源遠流長,在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早期奠定時期,都有先哲推崇和主張通過“對話”來探究真理和知識。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新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提出了很多的要求,構(gòu)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實現(xiàn)師生平等對話已經(jīng)成為新課改的核心理念。
一、對話教學下的《驛路梨花》教學設計
課文簡介:《驛路梨花》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文,作者:彭荊風;教學主題:品讀課本,理解文章中直接寫人與間接寫人相結(jié)合的方法,同時進一步理解記述文中的抒情是學習本文的重點。通過速讀有效地把握文章的主線,并抓住“小茅屋的主人是誰”這一懸念,順藤摸瓜,引導學生對《驛路梨花》 進行分析與理解,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主旨。
(一)泛讀環(huán)節(jié)——初讀感知,拋出問題
要求學生在課下的時候預習課本,同時自行了解課本中的生僻字,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本內(nèi)容,為接下來語文課堂教學拋出問題奠定基礎。教師提問,讓學生進行思考,激活學生的對話意識。1.不知道同學們在生活中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當我們?nèi)ヒ粋€人煙罕見的地方游玩,不知不覺中玩到了天黑,最后感覺到身體非常的疲勞,同時也很餓的時候,最渴望遇到的是什么呢?——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提出問題,不一定要求學生回答驛站,主要是為了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調(diào)動學生參與積極性,進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對話意識。2.假如老師來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地帶旅游,身體疲憊又十分饑餓的時候,最想遇到的就是驛站,剛剛老師給同學創(chuàng)設的旅游情境,與我們接下來要學習的《驛路梨花》非常的相似,那么他們在途中遭遇了什么樣問題,是否都及時解決了呢?——教師提出問題,明確對話的主題。通過讓學生進行整體閱讀,引導整堂課的對話支架,讓學生在初次閱讀的情況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有效地喚醒學生的對話意識,以此作為學生深入對話的起點。
(二)“讀看”環(huán)節(jié)——讀看結(jié)合,帶入情境
1.教師可以自己對文章的作者進行簡單的介紹,也可以請了解作者的同學做介紹,教師在后面進行補充說明,為學生接下來語文閱讀提供詳細的背景,讓學生在了解寫作背景的情況下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2.同學們,下面,我們一起朗讀文章內(nèi)容,然后觀看關于《驛路梨花》的圖片,同學們一定要看仔細了?!行У乩枚嗝襟w信息技術讓學生在直觀的觀察中加深對驛路梨花的理解,并在示范閱讀與圖片雙重作用下,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身臨其境的情境,更是將學生置身于思考問題、產(chǎn)生對話的情境中。
(三)“精讀”環(huán)節(jié)——熟讀感悟,精讀精聽
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將問題內(nèi)容引入到教學中,并對課本的結(jié)構(gòu)與主要內(nèi)容進行重點的分析與解讀,引發(fā)學生共鳴。
1.“同學們感覺怎樣?聽了這篇課文,探究一下課本中描述了幾次誤會?”——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的空間與時間,進而讓學生深入探究課本內(nèi)容,并得到答案,也就是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與文本進行深入的對話,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作者在解決小小茅屋的主人是誰這一問題的時候,是否將答案告訴了我們呢?同時作者運用了怎樣的手法呢?這些寫法又有什么樣的好處?”——教師層層深入,對學生的語文閱讀思維進行進一步的引導,讓學生圍繞著問題進行有效的討論,促進師生對話與生生對話,不一定要求學生的回答完全符合教師的心理預期,只要學生能夠合理地回答出來即可。3.“這篇文章寫得為何如此成功,引人入勝呢?”——(作者在文章中設計了兩次誤會,三個懸念)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進而為學生下一步探究作者的寫作意圖做鋪墊,依然是教師在引導學生進一步進行有效的探究,并深入地進行對話。
(四)“賞讀”環(huán)節(jié)——探究交流,深入對話
1.“同學們,接下來,請找出文中描寫梨花的場景,主要有三處,并仔細地分析梨花象征的含義,進而理解文章標題的妙處以及主題”——(文章中有四處關于梨花的描寫,這里的梨花不僅僅是自然界中的梨花,更是指哈尼小姑娘,與文章主題遙相呼應,進而揭示了文章的樂于助人的主旨)——引導學生對梨花進行深層次的探究,感受文章中所表現(xiàn)的主旨,讓學生將探究的主題轉(zhuǎn)移到梨花上來,并進一步擴展到助人為樂的精神上來,一方面讓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由淺入深,使得學生的對話更加具有含金量,通過探究交流,培養(yǎng)學生助人為樂的行為品質(zhì)。2.“在文章的最后引入陸游的詩句有什么樣的深意嗎?”——(驛路梨花的最后引出陸游的詩句主要為文章增添了一些文化的韻味。)整篇文章雖然加入了虛構(gòu)的成分,但是字里行間無不體現(xiàn)出邊疆人民淳樸的民風,這就是文學作品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的原因,希望引導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夠?qū)W會觀察生活,體味生活,留心生活中的細節(jié),并善于發(fā)現(xiàn)美。
(五)“讀寫”環(huán)節(jié)——擴展遷移,實現(xiàn)延伸
1.“感謝文章的作者給我們展現(xiàn)了邊疆人民的淳樸的風氣,下面請同學們也針對自己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寫一篇感人的文章,同時結(jié)合文章中的描寫手法。”——進行擴展遷移,教師聯(lián)系學生生活的實際,設計寫作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加深對描寫手法的掌握,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2.“今天這節(jié)課結(jié)束了,但是雷鋒精神一直在我們的身邊,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與學習中將雷鋒精神發(fā)揚光大,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地問自己,今天你學雷鋒了嗎”——不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多大的貢獻,只要學生肯將雷鋒精神記于心中,落實到行動中,這就是真正地實現(xiàn)了延伸。
二、基于對話教學下的教學策略
(一)要切實重視學生的主體性
在對話式教學設計中,大部分都是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提問,沒有給學生提問的機會,因此教師應當適當?shù)赝顺稣n堂,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提問,然后由其他的學生回答,或者直接讓老師進行回答,學生判斷老師的答案是否正確,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再或者教師也可以靈活地設計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增加“答記者問”環(huán)節(jié),積極地鼓勵學生提問,為學生接下來的語文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對話教學設計問題要吸引學生注意力
《驛路梨花》這篇文章主要是“圍繞著小茅屋的主人是誰”展開的,主要是為了展示雷鋒精神在邊疆地區(qū)遍地開花的現(xiàn)象,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在對話式教學設計中,讓學生泛讀課本,并拋出問題,之后讓學生進行自由的討論。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才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教學對話中。
(三)對話教學設計問題要由淺入深
在對話教學設計過程中,在設計問題的時候,如果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的問題過大、過深,脫離了學生的語文水平,就會導致學生們無所適從,全班同學沒有一個能夠回答出來的,這樣依然達不到教師的預期目標。因此當學生在剛剛接觸《驛路梨花》這篇文章的時候,如果學生已經(jīng)知道文章的描寫手法之后,教師就直接引出“為什么要用驛路梨花這個題目,有什么樣的好處呢?”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然后進一步提出,“他們?yōu)槭裁词切∶┪莸闹魅四??”讓學生進行深入的討論,最后得到所有的學生都認可的答案“雷鋒精神”。這樣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進行對話,并過渡到文章的中心主旨,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果。
(四)對話教學設計問題要做到準確無誤
對話教學設計問題要做到準確,答案明確,不可模糊不清,對學生的答案進行有效評價,對于學生的回答接近正確答案的給予積極的鼓勵,如果學生的回答偏離正確答案很遠,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反思,是否哪里出現(xiàn)了錯誤。同時在設計對話問題的時候,應當避免學生的回答過于簡單化,同時考慮問題的層次與順序,否則就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導致學生的語文思維漸漸僵化,阻礙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不利于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三、小結(jié)
實施對話教學不僅是當前鄉(xiāng)鎮(zhèn)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需要,也是教師、學生以及語文閱讀本身的迫切需要。新課程標準的提出,教師自身素質(zhì)的提高以及教育觀念的更新都在為對話教學保駕護航,為鄉(xiāng)鎮(zhèn)中學語文對話閱讀教學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趙穎丹.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5).
[2]吳繼巧.基于對話理論的閱讀教學的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6.
附? ? 注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州增城區(qū)教育科學 “十三五” 規(guī)劃(專項)立項課題“基于理論對話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編號:zc2019035)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簡鉆娣,女,1982年生,廣東廣州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育學碩士,廣州市骨干教師,廣州市增城區(qū)名班主任,研究方向為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