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教育變革的不斷推陳出新,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已無法滿足時下中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需求,在實際教學中,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務必契合新時期教學思想。眾所周知,高中化學與初中化學不同,復雜、抽象是其代詞名,且存有一定的困難梯度和知識斷層現(xiàn)象?;诖嗽颍瑒荼赜绊懖糠謱W生化學學習熱情,增大化學教師教學阻力,借助翻轉課堂教學能有效解決此類問題。翻轉課堂教學能幫助學生有效內化化學知識,并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緩解化學教師教學壓力,進而實現(xiàn)化學教學高質性。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中化學;意義;教學
一、 引言
在信息技術支撐與新教學思想引導下,翻轉課堂教學為學生帶來新的學習體驗,并打破傳統(tǒng)教學時間、空間上的弊端性,便于學生隨時隨地的學習知識。在新的教學思想中一直倡導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翻轉教學能幫助學生根據(jù)自身學習進度,搭建隸屬于自己的學習環(huán)境,利于凸顯其主體地位,并便于教師因材施教。本篇文章首先簡述何為翻轉課堂教學,并闡述其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接著進行翻轉課堂化學教學有效策略探究,旨在實現(xiàn)高中化學教學高質性。
二、 何為翻轉課堂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傾向于引導教學,并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各科教師將教學重點以視頻課件的形式進行呈現(xiàn),高中生借助課下時間,提前瀏覽視頻課件,并擁有足夠的課堂學習、問答時間進行問題思考、習題練習?;瘜W課程是最早應用翻轉課堂教學的課程,早在慕課流行之前,可汗學院通過將提前錄制的大約15分鐘視頻免費分享至網(wǎng)站中,供學生自由學習。學生學習過程的透明化、趣味化,使得學生學習興趣更為高漲,課堂教學效率亦更加高效。
三、 翻轉課堂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意義簡述
(一)打破傳統(tǒng)教學格局
實驗是幫助學生驗證化學原理、理解抽象知識的有效途徑。將翻轉課堂教學應用到化學教學中,不但能打破教師為教學主導的傳統(tǒng)教學格局,使學生不再被動的學習化學知識外,還能使學生擁有更多自由規(guī)劃的時間,自主的進行知識探知,使其真正成為“課堂主人翁”?;诖?,高中化學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授課模式,在注重教學知識講解的同時,著重培養(yǎng)學生求知、探索精神,鼓勵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探索各事物之間的規(guī)律,進而激發(fā)學生化學學習熱情。
(二)趣味教學,構建活躍氛圍
在翻轉課堂教學,知識點的傳授通常借助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學生在課下完成學習,課上進行問題探知。為提高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翻轉課堂教學課件具有短小精悍的特性,視頻播放時間通常5~10分鐘,且視頻內容應具有趣味性。學生通過觀看微視頻課件,抽象的內容變得直觀化、具體化,并形成一定的知識印記,當化學教師在課堂中進行知識提問時,學生早已知悉答案,便踴躍回答,學習氛圍濃厚,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三)教學融合,高質教學
在現(xiàn)代化教學中,無論化學教師進行現(xiàn)場實驗演示,還是借助ppt進行實驗演示,都不能孤立進行。為實現(xiàn)課堂教學高質性,化學教師可借助翻轉課堂,科學的將教學重點巧妙整合,以幫助學生在觀看演示、實驗時,系統(tǒng)高效的學習化學知識。譬如:在學習物質中的化學變化內容時,化學教師利用實驗直觀的幫助學生內化相關知識,但學生在探求微觀世界中各化學間的變化時,定會需要多媒體輔助設施,直觀的學習化學知識。翻轉課堂作為綜合性教學方式,能打破各教學手法之間的獨立性,實現(xiàn)各化學教學中各元素的融合,使其協(xié)同教學,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四、 翻轉課堂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精彩呈現(xiàn)措施
(一)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高質教學
由于高中化學內容的錯綜復雜性,許多化學知識通常以碎片的形式存在?;诖?,在翻轉課堂微課件制作時,化學教師務必根據(jù)教學側重點和學生特性,系統(tǒng)性的制作課件,以便于學生記憶。將翻轉課堂應用到此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其豐富的教學手法,不但能幫助教師進行化學知識模塊的整合,還能借助互動式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有效內化模塊知識,實現(xiàn)高中化學學習高質性。在實際教學中,師生之間應積極溝通,并積極商榷、探討教學中常見問題,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案?;诜D課堂教學基礎,化學教師應按如下步驟,有序進行。第一,推陳出新,強化知識。在實際教學中,化學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回答微課中問題,引導學生在課堂中提出新的化學問題,并商榷新的答案;第二,小組商討,求得問題答案。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商討,并及時給予學生相關知識援助;第三,暢所欲言,提高班組凝聚力。待各小組都有自己的答案后,教師可安排集體討論會,使學生自由探討,以凸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第四,及時歸納總結,下達新任務。化學教師應根據(jù)學生所提問題,科學的篩選重難點,并依照答題狀況,設置分層式開放性問題,鼓勵學生自由解答?;谡n堂時間限制,在各個環(huán)節(jié)實施中,教師應根據(jù)其內容,合理搭配問題問答時間,以確?;瘜W翻轉教學的有效進行。
(二)以興趣帶動學習
為實現(xiàn)高中化學翻轉課堂教學高質性,化學教師應將課堂主動權主動賦予學生。學生只有切實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才會在不甘落于人后的學習氛圍下,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并和老師、同學更加深入地探討化學知識?;诖?,化學教師應根據(jù)化學教學內容,實時而科學的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以激發(fā)學生化學求知欲望,積極且主動的進行化學知識探知。高中化學所倡導的是學有所用,學生應靈活的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并在實踐中再次驗證化學原理。因此,在化學翻轉課堂教學設計中,化學教師應靈活注入趣味元素,使學生在趣味因子的牽引下,主動進行化學知識的把握,進而實現(xiàn)化學教學新目標。
譬如:在學習“物質的量”教學內容時,由于理論知識較為抽象,如果依舊采用傳統(tǒng)講解式授課方式,學生很難短時間內內化相關化學知識。因此,化學教師應提前錄制“集體”“單個”關系教學視頻。教學視頻中可含有:一根香蕉對應10根香蕉(將其視為一把);1毫升飲料對應1升飲料(視為1千);一個原子則對應N個原子(將N視為阿伏伽德羅個數(shù))。為提高課堂活躍氛圍,激發(fā)學生課堂探究興趣,視頻中的香蕉與飲料應為實物拍攝。教師應充分發(fā)揮教學引導作用,使學生知悉物質的量與定量微粒集合之間的關系,并鼓勵學生列舉出生活中存有的相關例子,進而幫助學生充分內化物質的量相關知識點。
(三)靈活注入資源,提升教學效率
在翻轉課堂教學課件制作時,化學教師不但應注重化學知識的講解,還要側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在新課改理念下,各科尤為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而化學恰是一門講求實踐與理論知識相互融合的課程,因此,化學教師在課件制作時,應靈活的注入實驗內容,并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充分理解化學反應原理。由于高中課時的緊張性和實驗安全性,部分實驗并不能在課堂上進行演示,因此,化學教師應提前錄制視頻,并進行視頻剪輯,添加問題。教師應鼓勵學生在觀看視頻實驗時,進行相關問題探討,通過思考探究,掌握化學知識,進而提升教學效率。譬如:在講解“苯的性質”時,因其有劇毒,且易揮發(fā)的特性,使得此類實驗不能在課堂中進行。此時,教師可通過借助提前錄制苯的實驗視頻,使學生直觀觀看實驗過程,掌握苯的化學、物理性質。
(四)提問導學,激發(fā)學生化學思維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并未根據(jù)化學特性與學生特性科學的設置問題,形式化的提問,造成部分學生只是理解化學知識表層含義,并未理解化學本質,不利于學生化學思維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基于此,為有效彌補傳統(tǒng)教學缺失,化學教師應根據(jù)教學重點與學生個性特點,科學設疑,并積極營造問題探討情境,使學生在切身探討中,強化化學思維。為實現(xiàn)教學高質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適當增加師生溝通頻率,掌握學生真實動向,才能科學設疑。譬如:在學習“有機物的特點”內容時,教師可提問“何為有機物”“怎樣區(qū)分有機物與無機物”“如何借助實驗驗證有機物中含有碳、氫元素”等問題,借助一系列問題,幫助學生回顧以往知識,并通過翻閱資料、瀏覽網(wǎng)頁尋找答案。利用問題導學法,學生不但能有效內化有機物的特點,還能根據(jù)其特點,列舉出生活中常見的有機物,例如:橡膠、淀粉,纖維等,進而有效內化相關化學知識。
五、 結語
在信息技術支撐與新教學思想引導下,翻轉課堂教學為學生帶來新的學習體驗,亦有效緩解了化學教師授課壓力,利于學生化學實踐能力和化學思維的培養(yǎng),對學生將來的成長起到不可比擬的作用。為此,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也需要注重在教學工作的開展中,緊密把握學生的實際需求,注重對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與升級,以自身的努力去推動學生的更好發(fā)展。文章所述內容皆立足實踐,圍繞高中化學翻轉課堂的應用實踐,就高中化學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價值及路徑進行簡要的分析,希望能夠為今后高中化學教學工作的升級,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王艷麗.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有效策略探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8(7):154.
[2]胡玉林.翻轉課堂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探討[J].考試:教研,2019(3):52-54.
[3]林福森.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下優(yōu)化高中化學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8(3):134.
[4]董曉梅.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創(chuàng)新教學有效策略探究[J].大觀周刊,2016(51):13-14.
[5]李素榮.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化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2019(24):109-111.
[6]何琦.空間想象能力對高中化學物質結構知識學習的影響[J].化工管理,2018(2):23.
作者簡介:
何焱焱,貴州省遵義市,遵義市南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