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桃
摘 要:在小學的學習階段學生的塑造性比較強,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抓緊學生的關鍵時期,對學生進行思想品質的教學活動。閱讀字德育教育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小學生的見識和經驗都很少,可以通過閱讀來增加自己的知識面,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關鍵詞:小學閱讀;品德形成;引導路徑
引言
小學生正是思想品質培養(yǎng)的關鍵期,而良好的思想品質的形成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學生在學校接受思想品質培養(yǎng)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所以在小學的思想品質的教育中教師的作用就很重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閱讀的教育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小學生處于事物的好奇階段,想了解很多知識可以通過大量的閱讀去進行知識的拓展。教師要在小學階段多引導學生去進行一些有益的作品的閱讀,有針對性在閱讀的過程中對學生開展德育的教育,從而促使學生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一、思想品德與閱讀的關系
語言文字的作用是人們?yōu)榱怂枷敫星榈谋磉_而使用的一種工具。很多優(yōu)秀的文字工作者在進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將個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對于事物的看法和態(tài)度融入在創(chuàng)作的作品中。學生在進行一篇優(yōu)秀的作品的閱讀中,不僅是在對閱讀字句的揣摩還是在對文章的乃至整本書情感的體會,還是在對作者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了解。同時,在進行閱讀時,學生會將閱讀中的內容和現(xiàn)實的生活進行對比,讓學生在思想方面有強烈的感覺,產生思想上的碰撞,這樣可以引發(fā)學生在生活中和對世界中的想法問題的思考?,F(xiàn)在的社會中,很多的讀物都是經過作者的用心創(chuàng)作和出版社的精挑細選在進行審核才會發(fā)布的。所以,學生可以通過閱讀來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來開拓自己的眼界,去塑造自己的三觀,提升自己的事物審美能力,從而可以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質[1] 。
二、閱讀促進小學品德的形成路徑
1.從班級的建設中促進品德形成
學生的大多數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在班級中待的時間又是最多的,所以在班級中品德教育就是很重要的。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會潛不知不覺的影響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良好的班風建設,有益于學生學風養(yǎng)成。
(1)課內情境閱讀,養(yǎng)成讀物習慣
在進行語文課文的學習中,有很多可以結合進行品德教育的文章,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語文課本來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引導教育。教師可以引用課文中的文章內容對學生實思想品德教育,這樣不僅僅可以培育學生的良好的品德,還可以讓學生對課本的知識內容印象更加深刻,促使學生更快的掌握學習的內容。因為教材中的選材不同,歷史背景也與現(xiàn)在不同,學生可能無法切身的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這就要求教師在引導閱讀的過程中要結合文章的背景來進行模擬情境,讓學生有良好的閱讀氛圍,從中體會到作者的積極思想,促進自己的思想品德的積極養(yǎng)成。
(2)閱讀有益書刊,展開品德教育
閱讀可以促成長,在現(xiàn)階段的書刊的發(fā)行中,雖然國家的要求嚴格,=但是還是有一些的不良商家為了盈利不管不顧,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理傳播一些不正之風。所以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是要根據學生的具體發(fā)展,推薦有益的閱讀內容,建議學生閱讀積極向上,健康正能量的閱讀內容,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閱讀平臺,開展品德的健康發(fā)展。
(3)加強課外閱讀,拓寬品德內容
在課堂中的閱讀內容有限,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一些課外的有益優(yōu)質的文章甚至是整本書。課外閱讀的進行要有教師的進行指導下展開,讓學生自主閱讀的方式。所以在課外的閱讀中要將學生的個性化的發(fā)展來作為主要內容,拓展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的范圍,讓學生可以讀各種類型各種內容的文章,體會不同作者的不同的感情表達,從而使學生內心世界的感觸變得豐富,還可以使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在學生展開課外內容的閱讀時,教師可以借此來對學生的進行良好的思想品德進行滲透教育。
(4)把閱讀整合到各科教學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
閱讀是信息的收集,對于世界的認識,進行思維發(fā)展,可以獲得審美體驗的最佳途徑。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將閱讀融合進每門的學科中,認識不同的世界。各科的教學活動中進行閱讀的整合教育,有益于學生的思維力的激發(fā),增強學生在對知識的理解上都有增強,從而可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
2.從校園的建設中促進品德形成
校園環(huán)境的建設是學生進行品德發(fā)展的重心。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會影響學生的做事方法和考慮事情的思維。
(1)學校強化閱讀
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校可以進行閱讀時間的固定,比如每天早上有半小時的時間進行閱讀或者是下午可以,集中大家進行一些紅色故事或者是名人故事的閱讀。從紅色故事的閱讀中可以了解我國的先烈的偉大事跡并且學習他們的愛國精神。讀名人故事可以學習名人身上的做事不言棄,腳踏實地的精神。通過有益的閱讀,感染學生的內心世界,從而促進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和思想品德發(fā)展[2] 。
(2)組織課外活動
學校還可以定期舉行一些活動,比如每周一可以組織一個“讀書節(jié)”活動的,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比如將名人故事、詩畫展示等,去進行閱讀的分享交流。從平時自己的閱讀積累中學到的課外知識與大家進行交流,促進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也加強了學生對進行課外閱讀的閱讀興趣,還有利于學生品德形成。
(3)利用時間的碎片進行聽讀文章,形成閱讀菜單。
知識點和信息的來源本來就不是一整個體系,是經過閱讀進而將它進行整理。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一些零碎的時間對學生進行聽讀習慣的培養(yǎng)。在學校的廣播中播放一些優(yōu)質的文章,在校園的宣傳欄中可以張貼學生寫優(yōu)秀文章讓同學們進行品鑒。零碎的聽讀養(yǎng)成習慣,從而形成閱讀的菜單,提升思維學習能力。
結束語
在語文的閱讀中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不像是在課堂教學中的長篇大論,而是在閱讀的中不知不覺的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從而讓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品德。
參考文獻:
[1] 楊益喜. 基于閱讀的小學生品德形成的引導策略[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 2020, No.669(01):216-216.
[2] 康林華. 淺談小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規(guī)律及教育引導[J]. 中國現(xiàn)代教育研究雜志, 2004, 000(008):86-87.
2776500520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