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晴
因為父親工作的關(guān)系,他從小住在玄武湖公園里。離家五百多米的職工食堂,每到下午有點心賣,他喜歡吃食堂的糖包子。
父親說,給你零錢,自己去買吧。以前是父親去買,現(xiàn)在父親病了,只能他自己去。
他膽怯。他一直不敢獨自出門。
父親給他出主意,說,膽子要大點,有張嘴走到哪都能回得了家。
父親一字一句地叮囑他:出門,左拐,繞過假山,找到兩個臺階,上坡,下坡,直走下去就是食堂的大門,左邊就是買糖包的窗口。
果然,他獨自完成了人生第一趟旅程。五百多米,六歲的孩子用足了全身的勁。
想去兒童樂園玩。父親說,途中要經(jīng)過一條小路,路兩邊的花開了,慢慢跑,正好聞聞花的香味。
天熱了,父親的病仍沒有好起來的跡象。外面?zhèn)鱽碣u冰棍的叫賣聲。父親說,你去買根來吃吃呢。
他的膽子慢慢大了,敢獨自出門了,敢開口問路了。外面的世界,值得一試。
天冷。父親的身體越來越弱。父親問他:怎么不找小朋友們玩呢?他沒吭聲。小朋友們不喜歡跟他玩,嫌他什么都不會,連他給別人叫好、鼓掌,別人都嫌棄他慢了半拍。
父親拉他到身邊坐下,把他的小手握在掌心里。父親告訴他,雪落在湖里就化成了水,而落在樹上樹就白了。父親說天熱時,荷花開了,湖上就飄來一股香味,荷花是淡淡的粉紅色,粉紅色是什么樣子呢?粉紅色就是白中帶點紅……
生病后的父親吐字不清晰,努力想要講得清楚、明白,可大自然曼妙的變幻、輪回,哪是聲音就能講得清楚的呢。他會追問,火紅是什么樣子的?火是什么樣子的?父親輕輕嘆息,極細(xì),怕他聽到,但他還是聽到了,他聽懂了。那嘆息,是父親為自己講不明白而生出的懊惱、無奈。
那回,他把姐姐攢錢買的筆碰壞了,姐姐不高興,說你看不見就別亂動啦!
父親生氣,說:你批評他可以,為什么非要說他看不見呢!你為什么要傷他的自尊心呢!
他知道犯了錯,不安。但父親說的自尊心,是什么呢?
這是他第一次聽說自尊心這個詞。父親為了他的自尊心,第一次動手打了女兒。
父親舉著打姐姐的那只手,看了半天才落下,父親一定是不相信自己會打孩子。
他沒見過父親的面容,沒見過父親的背影,他沒法看到父親的模樣。后來,聽別人讀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下身去……”他流淚了。此時,父親已離去多年。
他也有背影,是自己的,他的背影一直在被父親注視著。多年后得知,他去買冰棍、糖包子,去兒童樂園的路上,身后總悄悄跟著一位拄著拐杖的老人,是父親。父親邁著因中風(fēng)而不能勝任的步子尾隨在他身后,當(dāng)路上有臨時出現(xiàn)的障礙時,父親搶在他前面,悄悄讓行人指引他一把;當(dāng)他站在賣糖包子的柜臺前,個子矮、手夠不著時,父親會從柜臺里接過包子放在離他的手稍近的地方……
父親所要做的,是讓他知道自己“能行”,社會是暖和的。后來,他創(chuàng)辦了南京第一家盲人中醫(yī)醫(yī)院,為解決盲人就業(yè)一次次建言獻(xiàn)策、捐資捐物、身體力行。舉手投足,他的背影一直在被父親注視著。
他病了,很重。知道這一次可能邁不過去了,他說,我想把我的故事,都講給你聽。講到父親時,他說,父親走在我身后,他對我的背影,不知滿意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