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萱
你,是你,是我,是他;是花,是山,是河,是無數(shù)的物……你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你的某種樣子很美。
請以“你_______的樣子很美”為題寫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那年,那依依楊柳不知飄落誰家墻院,老了青墻,濕了黛瓦。
——題記
我不由地停住了腳步,為那一方清池,幻一息煙雨;為一洼落葉,渡一刻清淺;為這一座縹緲婆娑的烏鎮(zhèn)。
很久沒有見過這樣清透的碧水了,與新疆喀納斯湖的凈水不同,這水似乎更加恬美,富有生機。水不深,但很清,能看見水底細小的沙石,能看見憩息的紅鯉,水草在悠悠地搖擺。抬頭望去,那橫跨碧水的幾座石拱橋,頗有幾分韻味。它們古老的橋身沉穩(wěn)又不失典雅,雕欄上精細的圖案,仿佛能沁出跨越千年的酒香。一葉葉搭載旅客的扁舟,不時從橋下經(jīng)過,船夫站在木舟的后端,身子一晃一擺,手中的木漿也一晃一擺,這小舟啊,也就不急不慢、一晃一擺地前進了。不知不覺中,小舟已在船夫充滿茶香的歌聲中漸行漸遠,消失在遠處的青墻粉黛中。
在小鎮(zhèn)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開了一家油紙傘店,我們感到十分新奇,便走進小店。門店雖不大,但十分整潔有序,房梁下一根長長的亞麻線吊起了十來把制作精美的油紙傘,古樸而又秀麗。“你們好呀”,循著聲音看去,一位微胖的老婦人正坐在簾后,手里像是在裁剪什么,仔細詢問方知道,原來這琳瑯滿目的油紙傘都是老婦人親手縫制,一把卻只售賣20元。我知這20元賣的不只是一把油紙傘,更是一種情懷,一種永不磨滅的中國匠人精神。
淡泊雅致,不諳世事,是烏鎮(zhèn)留給我的印象。轉(zhuǎn)眼看那燈紅酒綠的城市,去其華衣,徒留下一些虛幻。人們總在期待物質(zhì)的變遷,但也是這樣才讓青墻粉黛、煎雪煮茶成為了陳年故事。山麓上燦爛的野桃,變成了一圈圈尚且年輕的年輪,孩童們嬉鬧的小院變成了千篇一律的鋼筋混凝土筑成的高樓。那種舊日味道終究難以尋回。
烏鎮(zhèn)啊,也許正是你的“不諳世事”才賦予了你別樣的神韻,讓人莫名地愛上你,我只愿你的美能永遠地定格在時光深處的記憶中。
一山一水一烏鎮(zhèn),合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