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騰飛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灣學校 江蘇 蘇州 215000)
相比較而言,排球運動對于場地和器材的要求并不高,并且整個訓練過程充滿了趣味性,十分符合青少年的運動需求。在以往的小學體育課程中,排球訓練的出現(xiàn)頻率之所以不高,主要是由于缺乏系統(tǒng)化的訓練方案,不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靈敏性與球性,讓很多對排球感興趣的學生不得不望“球”興嘆。為了能夠進一步突破青少年排球訓練的瓶頸,在日后應當積極改進教學理念,根據(jù)傳統(tǒng)訓練模式中所存在的問題,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來打造出更具趣味性的訓練方法,讓學生能夠在排球訓練中充分感受到運動樂趣,實現(xiàn)練有所得、學有所樂的教學目標。
很多剛接觸排球訓練的小學生,由于在擊球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一定的疼痛感,再加上本身對這項運動的陌生感,進而會導致他們產(chǎn)生恐懼心理。如果想要完成正確的墊球動作,不僅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來形成肌肉記憶,才能保證排球方向的準確性。由于小學生的肢體協(xié)調(diào)能力較差,因此對于排球的落點很難準確判斷,經(jīng)常因擊球時的手腕力量過大而產(chǎn)生疼痛。在這一情況下,小學生自信心會受到很大打擊,難以感受到排球運動所帶來的成就感,進而影響學習興趣。
由于青少年的成長經(jīng)歷、身體素質(zhì)、運動能力以及性格特點等均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定排球訓練方案時也要關注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問題。但縱觀以往的小學體育課程,由于受到教學時間與專業(yè)技術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很多教育者在選擇訓練方法時大多千篇一律,同時也忽略了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的動態(tài)化表現(xiàn),進而影響最終的訓練效果。
目前,很多小學雖然在體育課程中安排了排球訓練,但由于并未設置專門的排球訓練場地,并且相應的訓練器材也沒有購置到位,從而導致很多訓練任務無法順利完成,降低排球訓練質(zhì)量。
在青少年的排球訓練中,比較常見的心理問題包括如下幾點:因擊球疼痛而對排球產(chǎn)生恐懼心理;在排球訓練中缺乏接球意識,總是想當然的認為自己的隊友會去接球進而出現(xiàn)失誤;很多學生由于客觀因素而導致訓練效果較差,因此在訓練或比賽當中畏首畏尾,因缺乏自信而影響真實水平。
為了能夠有效激發(fā)出學生對排球運動的參與積極性,教育者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從他們的角度出發(fā)來設計出趣味性較強的排球訓練模式。相比較而言,排球游戲更適合小學生,通過在枯燥乏味的排球訓練中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鎖定在游戲中,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內(nèi)輕松完成訓練任務,忽略身體上的疼痛。教育者可以在訓練中加入一些帶有競技性質(zhì)的小游戲,例如,“比比誰的動作最標準”、“爭當排球教練員”等,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由體育競技所帶來的滿足感和榮譽感,進一步規(guī)范他們的基礎排球動作;再例如,教育者還可以安排一些帶有合作性質(zhì)的小游戲,例如“快快接住球”、“撒漁網(wǎng)”等,讓學生能夠在游戲中準確掌握擊球點,并充分認識到隊員互助的重要性。
當學生初步掌握了基本的動作要領后,教育者則可以安排一些更具挑戰(zhàn)性的游戲活動,以此來進一步激發(fā)出學生的參與興趣。例如,在開展墊球訓練時,教育者可以在其中安排“爭當小軍官”的游戲,游戲采用計分制的形式,當每位學生正確完成墊球動作五次后,即可獲得一枚徽章,當積累十枚徽章后,可獲得一級軍銜。以此類推,最終成為軍官的學生就是游戲的獲勝者。事實上,每一位孩子都有著強烈的好勝心理,通過合理安排游戲活動將能夠有效起到正向激勵作用,讓學生朝向同一個目標來共同努力,克服自身困難的同時與其他隊員建立合作關系,為日后更高難度的排球訓練打好基礎。
除此之外,教育者還可以在訓練中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通過樹立榜樣的力量來強化學生對排球運動的參與興趣。在訓練活動正式開始之前,教育者可以將訓練主題告知學生,并教給他們一些基本的打球技巧。在講解過程中可以穿插一些真實的案例,例如我國著名的排球運動員,郎平、孫晉芳,她們是如何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中克服困難、磨礪自己,最終在奧運會中爭得金牌,讓中國的國旗在世界競技場中飛舞飄揚。教育者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向?qū)W生播放優(yōu)秀排球運動員的比賽視頻,將孩子帶入到真實的比賽氛圍中,排球運動員在賽場中英姿颯爽的身姿將會深深烙印在青少年的腦海中,在榜樣力量的帶動下,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排球運動的無限魅力。
(1)入門訓練。
對于剛剛接觸排球的低年級學生,訓練內(nèi)容主要以墊球為主,教育者要根據(jù)學生的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zhì)來制定不同的訓練目標,著重培養(yǎng)他們的控球能力與方位判斷能力。在日常訓練中,教育者務必要保證訓練方法的多樣性,避免千篇一律的機械式訓練,進而影響學生的訓練興趣。當初學者已經(jīng)掌握了基本的墊球方法后,則可以適當增加難度,例如,在規(guī)定范圍內(nèi)邊走邊墊球、面對墻壁墊球、坐著墊球以及圍繞障礙物墊球等等。為了保證訓練效果,教育者可以為初學者設置次數(shù)等級,例如,達到200次墊球后即可晉升下一難度。
(2)強化訓練。
當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的基礎訓練后,學生的墊球技術已經(jīng)達到了一定水平,基本能夠進行自主控球。此時教育者即可安排下一階段的強化訓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身體反應、移動以及配合能力。在這一階段中,訓練難度要適當增加,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nèi)掌握對墊技能。首先,在訓練當中,學生同樣要完成一百次以上的墻壁墊球,而后為其安排合作對象,由兩人一組來進行對墊訓練。對墊訓練的主要目標是強化學生的控球能力,準確掌握擊球力量的同時把握好角度。為了能夠保證學生一直處于良好的訓練狀態(tài),教育者要適當采用激勵式訓練方法,強化學生的自信心與成就感。例如,教育者可以讓學生在對墊訓練中,先完成3-5次的墊球,而后再將球墊給對方,此種方式要輪流進行。通過自墊與對墊之間的轉(zhuǎn)換,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另一方面則可以幫助他們提前了解球的不同路徑,強化應接能力。在此處需要強調(diào)的是,對墊訓練的標準應當靈活設置,通常情況下應當在100次以內(nèi)。以此來避免時間過久而造成身體疲勞。
(3)實戰(zhàn)訓練。
在正式進入到實戰(zhàn)訓練階段后,這就意味著教育者要制定出更加系統(tǒng)化的訓練方式:首先,技術訓練。基本訓練仍然不能停止,教育者要在原有訓練的基礎之上展開更高難度的技能訓練,例如,發(fā)球、扣球以及墊傳球練習等,在這一過程中,教育者要密切觀察學生的動態(tài)表現(xiàn),針對他們的薄弱之處來予以專項強化;其次,實戰(zhàn)體驗。對于很多學生而言,他們都十分渴望像真正的運動員一樣在賽場中大展拳腳。因此教育者要安排真正的實戰(zhàn)體驗活動,以此來驗證以往的訓練成果。在比賽過程中,除去要高質(zhì)量完成基本的訓練動作以外,同時還要保證移動速度和取位的準確性。教育者要提醒學生時刻注意自己的接球、扣球姿勢,在進攻過程中準確判斷對手的薄弱地帶,控制好身體節(jié)奏來保證扣球弧度;另外,在比賽過程中學生還要與其他隊員進行交流和呼應,盡可能避免讓球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調(diào)節(jié)好場面氣氛的同時讓自己時刻處于良好的狀態(tài);最后,進攻觀念。歸根結(jié)底來看,在比賽場中,如果想要得到最終的勝利,學生就必須要一直保持主動的進攻意識。為此,在實戰(zhàn)訓練中,教育者要著重強化學生的三擊過網(wǎng)意識,要求學生必須在第三次墊球后才能進行傳球動作,并藉此機會來強化原地扣球訓練。
在上文中有所提及,如果有關于排球訓練的基礎建設不到位,不僅會影響學生的訓練體驗,同時還會制約訓練效果。為此,校方要積極加強對基礎訓練建設的投入力度,為學生打造出良好的運動環(huán)境,以此來達到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首先,校方要保證的是排球數(shù)量與訓練時長,通過分析以往的訓練經(jīng)驗來有針對性的調(diào)整訓練方案,避免在訓練過程中出現(xiàn)學生摸不到球的情況;其次,校方要完善訓練場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過網(wǎng)訓練”、“障礙訓練”、“對抗訓練”等活動的順利進行;最后,校方要積極組織一些以排球為主題的校級比賽,以班級為單位來開展排球競技比賽活動,通過此種方式來驗證排球訓練的效果,進而提高學生的訓練熱情,為其多元化發(fā)展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保駕護航。
由于青少年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敏感時期,無論是身體素質(zhì)還是心理承受能力均不成熟。為了能夠保證排球訓練效果,教育者應當重點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在日常的訓練中適當安排一些加強心理素質(zhì)的訓練方法。首先,教育者要根據(jù)排球運動的特點,從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角度出發(fā),有針對性的安排心理訓練。通過面對面交流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緩解壓力,了解他們在訓練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其次,由于在訓練或比賽中,學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失誤,教育者則要及時給予心理疏導,避免他們對排球運動失去信心。此外,校方也要在校外聘請一些專攻青少年心理研究的專家,來到學校中展開心理指導或講座活動,幫助學生認清自己在心理建設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消除對排球訓練、排球比賽所產(chǎn)生的不必要壓力和緊張感,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頑強拼搏精神;最后,教育者要經(jīng)常性的深入到學生身邊,從朋友的角度出發(fā)來關愛他們,尤其是對于那些運動能力較差且并不喜歡排球運動的學生,教育者一樣要耐心的予以引導,讓他們懂得參與排球訓練并不是一項 “苦差”,也不必要與其他的學生來進行無謂的比較。只要能夠在運動中找到樂趣,讓自己的身體素質(zhì)變得更強,就能夠彰顯出真正的體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