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機盎然的自然界里,鳥兒與鮮花一樣,自古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被視作美好、幸福、吉祥的象征。在我國古今詩歌藝術寶庫中,有眾多以鳥言志、抒懷,或是寄情、寓意的膾炙人口的詩篇。
鳥類羽飾華麗,體態(tài)優(yōu)美,歌喉美妙,婉轉悅耳,深得詩人們的關注和喜愛。宋人歐陽修對家喻戶曉的喜鵲這樣贊頌:“鮮艷毛羽耀朝輝,紅粉墻頭綠樹林?!毙幸鳚膳系陌?,瀟灑秀麗的仙鶴,當然逃不過詩人的眼睛,“雪衣雪發(fā)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遠望天空一鶴飛,朱朱為頸雪為衣”。杜牧和馮誠修把白鷺和仙鶴的外形和生活習性表現(xiàn)得再貼切不過?!鞍賴是曤S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薄巴褶D嬌音人已醉,不須龍女唱歌來。”這是歐陽修和郭第分別對畫眉的贊句。
鳥類秀麗矯健的身姿,穿行于花紅柳綠之中,飛翔在長天碧空之上,為大自然增添了無限情趣和生機。大地漸暖,萬物復蘇,“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泵虾迫还P下的春天多么富有生機;秋風陣陣,萬木蕭條,“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彼枥L的秋景又何等凄然;“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保ǘ鸥Γ?,碧水青山分別映襯白鷺紅花,好一派綺旎燦爛的勝景;“一般毛羽結群飛,兩岸煙汀好景時?!保ㄌ啤ざ跑鼹Q)飛翔在霧氣蒙蒙的江面上的鸕鶿,烘托出濃郁的水鄉(xiāng)風情。在眾多以鳥寫景的詩篇中,當首推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兩行千古絕唱,既是動人的詩,又是絕妙的畫,引起人們美好而悠遠的遐思。
鳥類各式各樣的生活習性和行為,還常被人們借用來隱喻事物,抒發(fā)感情。我國最早的詩歌名著《詩經》開卷第一首便是“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窈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作者借用睢鳩這種鳥,形象地描述了青年男子對美麗姑娘的思慕之情。有關學者考證,古詩中的睢鳩就是魚鷹。魚鷹窠中有二室,雌雄分室而居。按此解釋詩句,作者是以一窠兩室的魚鷹為象征,生動、深刻地描述出青年男子求之不得的焦急心情。
用鳥類表達愛情的詩很多,李白有“雙燕復雙燕,雙飛令人羨”,以燕喻人,稱頌美好的愛情;錢洪的“遲日滿欄花欲睡,雙雙細語未曾休”,用白頭翁作為夫妻白頭偕老的象征。成雙成對,形影不離的鴛鴦,恐怕是表現(xiàn)美好堅貞愛情的最好代表。“花際徘徊雙蛺蝶,池邊顧步兩鴛鴦”(唐人劉希夷)。而李商隱的“雌去雄飛萬里天,云羅滿眼淚潸然。不須長結風波愿,鎖向金籠始兩全”,表現(xiàn)的則是鴛鴦分離時痛不欲生的情景,及忠貞愛情的象征。
除愛情外,詩人還借鳥類表達各種感情。南宋淳熙八年,辛棄疾被彈劾落職,閑居江西上饒帶湖。一日見湖中蓮花隨風搖動,一只白鷺默然肅立,不禁感慨萬千:“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表達了他憂國憂民的心境。宋人黃庭堅與兄長分別多年,感到十分孤獨,悵然之余吟道:“千林風雨鶯求友,萬里云天雁斷行?!庇眯→L與孤雁比興,表現(xiàn)自己孤寂、思念的心情。
雁,古稱鴻雁,由于返飛“守信”,古人多以雁來抒發(fā)強烈的愛國、愛鄉(xiāng)的情思。如杜甫:“故國霜前白雁來”,“夜聞歸雁生鄉(xiāng)思”。《漢書·蘇軾傳》記的就是利用“鴻雁傳書”使被拘牧羊十九年的蘇武歸國的故事。容易激人鄉(xiāng)思的還有春夏夜間聲聲不絕的杜鵑。杜牧詩曰:“蜀客春城聞蜀鳥(指杜鵑),思歸聲引未歸心。卻知夜夜愁相似,爾正啼時我正吟。”宋代文天祥被押送元朝都城途中所作:“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用“啼鵑”表示其堅貞不屈之心。
潔白如玉,振翼高翔的天鵝,是志向遠大的象征。杜甫以“舉頭向蒼天,安得騎鴻鵠”的詩句,抒發(fā)自己的高尚情懷;而喜棲籬間的黃雀,則常被喻作目光短淺、胸無大志?!叭踯|愧彩飾,輕毛非錦文。不知鴻鵠志,非是鳳凰群”(北齊·蕭毅)。
鳥類繁衍后代,每當雛鳥破殼而出,“吱吱喳喳”求食時,“父母”從早到黑,風來雨去,不辭辛苦四處尋找美味佳肴,哺育自己的“寶貝”。著名詩人白居易曾對家燕的育雛,作了長詩一首,寄寓父母養(yǎng)育子女的艱辛。詩曰:“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嘴爪雖欲弊,心力不知疲。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泵鑼懻鎸崱⒏腥?。
長期以來,我國勞動人民還將鳥鳴與農事、天象等自然規(guī)律聯(lián)系起來觀察,成為最早的物候學。宋代大詩人陸游作的《鳥鳴詩》:“野人無歷日,鳥啼知四時。二月聞子規(guī),春耕不可遲。三月聞黃鸝,幼婦閔蠶機。四月鳴布谷,家家蠶上簇。五月鳴雅舅,苗稚憂草茂……”這是古代將鳥鳴和農事耕作聯(lián)系起來預告農事,為農業(yè)生產服務的真實記錄。
鳥兒千姿百態(tài),鮮艷斑嫻,歌聲清新動聽,不但給自然界帶來無限的生機,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無窮的樂趣,而且豐富了我國詩歌藝術的寶庫,對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讓我們加倍珍惜和保護這大自然的生靈吧!